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海有位年轻的画家,准备推出一幅力作。他想博得大家的喜欢,于是,用心构思,苦心绘制,终于画出了初稿。他对自己的画稿左看右看,心中没有把握。他想听听别人的意见,就把画稿搬到街头,在旁边附上说明,搁上笔,请看过画的路人在不满意处作出标记。傍晚他去取画,令他大吃一惊:整个画面竟然作满了标记,被人评得一无是处。几天后,画家照原样绘制了一幅,重新搬到街上,还是在旁边附上说明,搁上笔,请人对这幅画的最满意处作上标记。傍晚他又去取画,更令他愕然:整个画面,又作满了标记,居然被人看成无处不佳。(摘自《初中生》…  相似文献   

2.
3.
泰戈尔的诗像一幅幅画,静静的,让人遐想。 他的诗.没有刻意求工.自然而淳朴。自然得就像青山绿水一样,线条是那么简洁;自然得像生活本身一样,色彩是那么柔和。然而在自然之中.我们体味到了他的清新淡远,他的温馨幸福。  相似文献   

4.
《竞争州长》(选自《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 是马克·吐温的早期创作.那时,南北战争刚结束不久,代表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党和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利益的民主党正在标榜民主,推行自由竞选制度,社会上还弥漫着对美国的民主、自由的浓厚的幻想.这篇小说通过一个假想的独立党州长竞选人的遭遇,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这种自由竞选的肮脏内幕和民主政治的虚伪本质.即此一点,已教人敬佩作者的高度政治洞察力和艺术才能.  相似文献   

5.
《文化生活》第一课"体味文化"在第7页安排了两幅图,场景都是在公交车上。左图为一男青年在公交车上旁若无人地抽烟,周围乘客愤而掩鼻,十分反感;而抽烟青年神态自若,毫无愧意。右图是公交车上一小学生起身为老奶奶让座,博得乘客们一致赞许。该情境设置的问题是:"你认为,这两个镜头中西装革履的男青年和稚气未脱的小学生,谁更有‘文化’?"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可谓一部社会的百科全书。各行各业,各种知识都在其中。特别是书中描绘了几幅画,而这几幅画却又不那么简单的仅仅是画,它包含的内容比画的本身多。第五回中贾宝玉随贾母等人到宁国府去观赏梅花,疲倦了欲睡中觉,由比他大得多的侄媳妇秦可卿领着,走进贾蓉秦氏上房内间,见挂着一幅《燃藜图》,“心中便有些不快”,断然不肯在那儿小憩。宝玉为什么会有如此反应呢?因为他压根儿讨厌那幅劝学图!《燃藜图》是一幅当时盛行的劝人勤学苦练的画,讲的是汉代刘向在黑夜里独自诵书,一位神人手持青藜杖,用杖头的光芒照着他,还教授了刘向许多古书…  相似文献   

7.
王安忆的《香港的情和爱》在人物设置、情节安排上都与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有相似之处,然而由于两位女作家不同的生命体悟和不同的美学风格,最终导致她们的作品在深层意蕴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曹彦 《文教资料》2009,(18):86-88
<家>和<围城>都是描写年轻一代知识分子在动荡的大时代背景下生活状态的经典文学作品,<家>中生存的知识分子们在痛苦中也孕育着希望,并且为着这新的希望作出了努力,<围城>中的方鸿渐等人苦闷而卑怯地生存着,却挣扎不开生活的泥潭.古往今来的众多文学著作,所透露出来的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都有所异同,而对于现实生活,文学作品中的知识分子也投射进了自己的身影.  相似文献   

9.
《死水》和《大堰河》分别是爱国诗人闻一多和艾青的代表作。通过对两首诗的感情性质、艺术手法、抒情方式、审美风格、诗歌体式五个方面比较异同,从而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和诗作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0.
千出鸟飞绝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 [析译]:这是柳宗元独具慧眼、别出心裁所描绘的一幅寒江独钓图。这幅图画所展示出来的画面,便是柳宗元眼中的现实世界。这个世界是“冷冰冰”  相似文献   

11.
欧·亨利的名篇《爱的牺牲》运用漫画般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19世纪美国草根阶层生活的无奈与艰辛,表达了作者对幸福真谛的理解:只有"爱"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相似文献   

12.
<正>【案例】板书课题后问学生:"名扬中外是什么意思?"学生说:"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气。""这幅画为什么会名扬中外呢?"学生一时无语,预习的内容记不住什么。"让我们对照图画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再交流一下读后感受。"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生词、难懂的词很多,于是就调整了原教学设计,将导言中的提示性学习环节改为让学生边读边圈画不理解的、难读准的词语。结果学生汇报的有:"汴  相似文献   

13.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统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教师要通过观画导入、总体介绍、阅读文本和训练表达等环节,引导学生复习、运用学习过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同时,在这过程中,让学生沉入文本,初步掌握鉴赏名画的基本方法,理解、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自觉传承中华文化,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新教材第二册在苏洵的《六国论》后附录了苏辙的《六国论》。两篇文章,可比之处很多。首先是立意选材。两文均是史论,分析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但本意不在悲叹六国灭亡,而在讽谏统治者要以六国为鉴。所以他们不像历史学家那样对历史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论述,而是剖开一个历史层面,选择一个问题,分析论述,表明自己的看法,以古鉴今。苏洵之文着眼于当时宋朝统治者屈服妥协的对外政策,围绕“赂”选材,批评统治者屈辱苟安的国策;苏辙之文着眼于战略形势,围绕“势”选材,批评统治者缺乏战略眼光,见利忘义,不识形势而相互攻杀的错误…  相似文献   

15.
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和中国作家曹禺的<原野>讲述了原野中激烈的爱情与复仇的故事.两位作者都以原始的、与世隔绝的原野作为舞台,描述了狂野、强悍的人性.也揭示了激情一旦遭遇不公就会成为一股极具破坏性的力量,最终也会毁灭爱情.这两部作品既是对淳朴爱情的一曲赞歌,也是一曲挽歌.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永遇乐》词写成百余年后,刘辰翁依其声律,写就另一首《永遇乐》,因此两词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从历史背景、情感、结构、手法、语言等方面深入钻研,则可析出许多细微差别。  相似文献   

17.
(一) 在世界历史上,拿破仑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有一点颇为相似之处,即都出现过一个企图征服整个欧州的冒险家,这就是十九世纪初的拿破仑和二十世纪三十——四十年代的希特勒。他们两人在自己所发动的战争中也的确几乎占领了整个欧州大陆,最后却都失败了。关于描写这两次战争的小说很多,但是全面描写拿破仑战争的历史小说迄今只有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而全面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小说迄今只有赫尔曼·沃克的《战争风云》和《战争与回忆》。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历史上的著名文豪,他的《战争与和平》早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的杰作之一。赫克曼·沃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即开始发表作品,七十年代他的  相似文献   

18.
试从比较的角度,就《春月》和《百年孤独》的思想性、民族性及艺术性谈它们的巨大成就,试图说明一部作品要赢得世界性声誉,必须立足本民族生活,兼收并蓄多种手法和技巧,写出反映时代特征和富有民族特色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相声是笑的艺术。它寓庄于谐,善长讽刺,往往通过揭露社会现实矛盾,来刻划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深刻的主题思想。在我国优秀的曲艺传统节目中,就有许多相声的珍品。刘宝瑞同志整理的单口相声《连升三级》就是其中脍炙人口的一篇。 这个相声是一幅绝妙的封建官场现形图。它通过一个不学无术,一字不识的地主狗少爷如何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最后竟然还连升三级的荒诞不经的故事,辛辣嘲讽了封建皇帝、文武百官、地主少爷等一群混蛋,揭露了封建官场拍马行贿,阿谀逢迎的腐朽黑暗的现实。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编选了画家吴冠中写的一篇文章——《桥之美》,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内涵含蓄丰富而言语表达又多用艺术术语,学生理解文章难度很大。尤其是文章中作者以画家的视角来观察桥、描写桥,表达自己对桥的独特感受,这些内容使学生对文章的主题、结构很难把握和正确理解,而这却又正是理解本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