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灵凤     
罗雪村 《出版参考》2014,(6):M0002-M0002
江苏南京人。现代作家。少年时曾在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学习。1925年加入创造社。曾主编过《洪水》半月刊。1926年与潘汉年主编《幻洲》半月刊。1928年主编《现代小说》和《现代文艺》。1934年与穆时英合编《文艺画报》。他不仅能创作小说,还擅长绘画。  相似文献   

2.
丁景唐1920年生,浙江镇海(今宁波)人。1937年冬参加革命,作家、诗人、出版家。笔名洛黎阳、歌青春、丁英等。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毕业于光华大学中文系。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创办《蜜蜂》文艺半月刊。曾任《小说月报》编辑,《文坛月报》编辑。抗战胜利后,主持上海文艺青年联谊会工作,出版《文艺学习》,开展进步文艺活动。1949年后历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宣传处、新闻出版处处长,上海市出版局副局长,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名誉社长、编审。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二、三、四届代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协理事,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第一届理事,上海版协副主席、顾问,上海市编辑学会名誉会长。主要从事鲁迅、瞿秋白、"左联"五烈士和左翼文艺运动史的研究,为上海文艺出版社策划影印"左联"、"文总"等文学刊物40余种;主持编辑出版《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书》、《中国现代作家论创作丛书》以及《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20卷,其中《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获第六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主要作品有诗集《星底梦》,评论集《学习鲁迅作品的札记》,2004年出版《...  相似文献   

3.
《现代》(1932.5~1935.5)杂志是由上海现代书局出版发行的大型文艺月刊,共出版了6卷计34期,虽然存在短暂的3年,但对中国现代期刊与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成为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出版界影响最大的文艺期刊个案。《现代》的成功与影响,与其经营策略密不可分,本文试图以史实为依据,从编辑理念和市场营销等方面来探求《现代》杂志的经营谋略,以期为今日之期刊经营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加缪在中国的精神之旅阿尔贝·加缪(1913-1960)的中国之旅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80年,上海译文出版社首次出版汉语本《鼠疫》(“外国文艺丛书”),由顾方济等人翻译,他的另一部小说杰作《局外人》,则在第二年现身于袁可嘉等人编译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上海文艺出版社),就此引发西方现代文  相似文献   

5.
郁达夫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也是一位爱国的新闻工作者。郁达夫从事新闻工作的时间不算长。一九三八年末,为宣传抗战,郁达夫应邀到新加坡,服务新闻界,直到一九四二年二月因日寇侵占新加坡而开始了到印尼苏门答腊岛的流亡生活。在这三年多一点的时间里,他担任了当时新加坡最大的华文报纸《星洲日报》三大副刊(日报副刊《晨星》;晚报副刊《繁星》和《文艺》星期副刊)的编辑工作,兼编《星槟日报》文艺副刊和《星光画报》文艺栏,接编《星洲日报》的《教育周刊》副刊,还一度代理过《星洲日报》总编辑,以后又主编英国当局在新加坡创办的《华侨周报》。这三年多里,郁达夫前后发表了时评政论、文艺评论和杂文、随笔等四百多篇。  相似文献   

6.
王进珊(1907~ )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戏剧家(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中国现代文学辞典》),也是贡献卓著的文艺报刊编辑工作者,在他几近30年的编辑工作中,先后主编过十多种文艺报刊,其中以在重庆主编《文艺月刊》、《文艺先锋》半月刊和在上海主编《申报》文艺副刊《春秋》和《文学》周刊影响最巨。由于王进珊所主编的各种文艺报刊,多为当时国民党官方所办或具有官方背景,因而其在编辑领域的有关活动,在大陆报刊史学界长期不为人所知。这里摭拾其编辑文艺报刊的几则佚事,以飨读者,或可补报刊史研究之未及。  相似文献   

7.
1950年2月我在上海参加三联书店工作前后,三联出版了不少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作品,使人耳目一新,留下很深的印象。这里只举出解放初三联书店出版的《工农兵文艺丛书》、《文艺建设丛书》和《戏剧创作丛书》三套图书,作一简介。编印《工农兵文艺丛书》的目的是为了给广大工农兵读者阅读的,也是为他们唱和演  相似文献   

8.
楼适夷     
楼适夷,1905年生,浙江余姚人。1925年参加革命。1929年赴日本自费留学。1931年回国,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党团成员,参加左联机关刊物《前哨》(后名《文学导报》)的编辑工作。从此开始了他长达数十年的编辑生涯,并历任《文艺新闻》编辑,《大陆新闻》、《社会生活》等刊物主编,武汉《新华日报》副刊主编,《抗战文艺》编辑,《文艺阵地》代主编,江苏淮阴华中版《新华日报》社编委,上海《时代日报》、香港《小说》月刊编辑等职。  相似文献   

9.
封面人物     
《传媒》2003,(1)
杨潇 四川省达州人,编审。1969年插队,1976年毕业于现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80年到四川省科协所属《科学文艺》编辑部工作,历任编辑,副主编,主编,社长。《科学文艺》于1991年更名为《科幻世界》,任该社社长、总编,后任社长。  相似文献   

10.
施蛰存先生是我国五四以来著名的诗人、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和编辑家,又是蜚声中外的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严谨学者和一代名教授。他在30年代主编的《现代》、 《文艺风景》等刊物,均荟萃了鲁迅、郁达夫、巴金等全国第一流作家的佳作,近年曾分别由上海书店、百花文艺出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西安事变70周年。近日,笔者又一次研读了陕西省档案馆馆藏资料《西安事变史料》上下编。期望能因枝振叶,沿波讨源,见人之未见,丰富深化我们对这段在中国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上,都具有重大影响和鲜明特点的伟大事件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所幸笔者果真有所收益,为此特撰此文,与读者共飨。并以此纪念为国殉难的抗日英雄,探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相关问题。《西安事变史料》精心汇编了当年在西安地区以及在全国各地出版发行的《解放日报》、《晋阳日报》、世界日报》、《文艺日报》、《中央日报》、《华闻晚报》、《大公报》、益世报》、…  相似文献   

12.
副刊,按照传统的定义,是报纸上刊登文艺作品、学术论文等的专页或专栏。副刊几乎与现代报纸同步发展,人们常将副刊与新闻、评论、广告称作报纸的四大组成部分。纯文艺副刊或纯学术副刊曾经占有报纸不小的版面,尤其是纯文艺副刊,高峰时几乎每天一个版。然而,曾几何时,这类纯文艺副刊受到新闻版面的挤压,逐渐萎缩,各类都市报以及党报对纯文艺副刊已不再强求,有的还在坚持,有的早已砍掉。如《城市商报》,虽然每周出两期《春来茶馆》专版,但编辑方针明确是现代生活气息浓郁的散文、杂文。  相似文献   

13.
刘贺 《新闻窗》2013,(6):96-96
《梅兰芳》上映后遭致了过多文艺理论家的批评。但个人认为,除对章子怡、黎明二人过于矫揉造作的京剧扮相难以接受外,就人物塑造、人性剖析、故事展开来讲,其实《梅》还算得上一部可以与《霸王别姬》相提并论的影片。不是《梅》输给了《霸》,而是黎明输给了张国荣,不是陈凯歌艺术修养的腐化,而是文艺输给了市场。  相似文献   

14.
一个玛雅王朝的女孩竟然穿越时空来到现代学校!远古女孩来到现代社会,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梦幻之旅。这就是发生在上海少儿出版社《少年文艺》杂志编辑刘婧所撰写的《玛雅咒语》系列故事里。  相似文献   

15.
1951年2月1日,上海解放后第一家文艺刊物———《文艺新地》和读者见面了。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为该刊题写了刊名。主编是冯雪峰、唐弢。同年4月,冯雪峰奉命调往北京。《文艺新地》改由巴金、唐弢任主编。我当时是该刊编辑。那时编辑部名义上有6个人,实际上还不足三个整劳动力。《文艺新地》作为上海解放后第一份文艺刊物,首要的任务是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宣传、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和政策,繁荣文艺创作,促进社会文化进步和建设。《文艺新地》围绕这一中心,做了大量工作,不少著名作家积极投稿。这些文章,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考验,今…  相似文献   

16.
体育颂     
皮埃尔·顾拜旦,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起人,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终身倡导奥林匹克精神。本文摘自《奥林匹克主义》一书。1912年第五届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的组织者,吸取了1908年奥运会文艺比赛的前车之鉴。早在1911年9月,《奥林匹克评论》就刊登了文艺比赛的英文官方宣传广告。宣传中要求提交的作品必须是先前从未发表过的,并且其灵感要来源于体育运动,以契合主题。  相似文献   

17.
徐柏容生于1922年,江西吉水人。1944年毕业于国立中正大学。他长期从事编辑工作,曾任天津人民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部主任、副社长等。是出色的编辑家,编审、曾荣获韬奋出版奖。徐柏容的书评实践,始于上世纪40年代。六十多年里,他对书评一直笔耕不辍,孜孜不倦地追求。他最早的书评是1940年评黎烈文、王西彦主编的《现代文艺》创刊号。当时,他在江西上大学,他认为东南文艺刊物  相似文献   

18.
刘飒 《记者摇篮》2014,(9):14-15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两次发表《讲话》,深刻阐述了革命文艺在党的整体工作中的位置,阐述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以及如何服务的问题,批评了某些背离当时革命战争形势、党的路线和要求的错误观点。这个《讲话》,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讲话》发表至今,已经有72年了。它的基本精神,一些重要观点,继续闪烁着其真理的光辉,照耀着社会主义文艺的前进道路。  相似文献   

19.
1989年3月18日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向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起诉少年儿童出版社侵害了该社江苏《少年文艺》的合法商标权;要求少儿社停止使用《少年文艺》刊名。两个《少年文艺》突然因刊名重复,打起了官司,顿时引起了新闻出版界的关注。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少年文艺》月刊是在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的直接关怀下,于1953年7月创刊的。宋庆龄为该刊题写了刊名、撰写了发刊词。《少年文艺》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本以高小、初中程度少年读者为对象的文艺刊物。“文革”期间被迫停刊。1977年7月正式复刊,被认为是新中国儿童文学代表性刊物之一,在海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少年文艺》拥有20万少年读者。少儿社负责人说,从严格意义上讲侵权是(江苏)《少年文艺》而不是上海《少年文艺》。因为江苏少儿社在1979年1月创办(江苏)《少年文艺》,少年儿童出版社曾于1979年2月、3  相似文献   

20.
高信 《今传媒》2003,(5):94-95
谢冰莹主编的《黄河》文艺月刊,在陕西现代出版史上,特别是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史上,领军的地位恐怕是毋庸置疑的。1940年2月,《黄河》创刊;四年后,《黄河》停刊,彭古丁主编的《高原》继起;《高原》停刊后,赵望云主编的图文刊物《雍华》迅即跟进;未几,《雍华》停刊,《黄河》又行复刊。可以说,《黄河》给陕西40年代的文艺刊物的出版,既开了头,又收了尾。但更为重要的一点则是,由于有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