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体育课的点名,是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师都必须认真实施的教学常规。但是,有些教师对点名的作用缺乏正确、全面的理解。有的教师认为一个班来了多少人,一看就知道,点名没有多大作用;有的教师认为,一节课特别是四、五十分钟的体育课,教学内容多、时间少,再在点名上“浪费”时间,很不值得;有些教师虽也进行了认真的点名,但却只是从考勤的角度来考虑的。那么,如何看待体育课点名的作用呢? 体育课点名不仅仅是考勤的需要,而且还具有振奋学生的精神面貌、培养学生的组织纪  相似文献   

2.
一、实施点名是组织教学所必需的课堂常现在体育课中,准备部分的主要任务是要用较短的时间迅速将学生组织起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明确教学内容与要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精神振奋、情绪活泼地开始一堂课的学习。然而,上课实施点名既是教师把握教学开局,提高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的良好歼端;也是树立教师威信和形象,增强教师责任感,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和教学水平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点名的方法,讲究点名的艺术性,并通过教师的体态和诙谐幽默的语调,使体育课一开…  相似文献   

3.
<正>体育课的点名不仅仅是考勤的需要,而且还具有振奋学生的精神面貌、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集中注意力、锻炼反应能力、提高兴奋性、活跃课堂气氛以及良好的师生关系等作用。以下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总结的几种点名的方法,在此和同仁们分享一下,不当之处请多多指教。1在课的开始部分进行常规点名的方法及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庄 《体育教学》2006,(2):27-27
体育课上的气氛是学生在体育课中情绪情感等心理特征的综合体现,它与课上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条件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体育教学中,只有认真研究教材内容,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的教学和练习手段,才能够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5.
踏入高三阶段的学生,大部分都喜欢和愿意上好体育课,但也有小数学生不大乐意上体育课,甚至有些错误地认为:“体育课是主学不考的次要课”,可上可不上,个别学生往往躲在教室里学习或借故病假。有的上课了,也敷衍了事。对此,应采用何种办法上好体育课?笔者认为应做好如下几点。一、抓好学生思想工作在开学第一次理论课上,对学生灌充体育对锻炼身体的意义,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和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每节体育课应坚持点名制度,发现问题及时  相似文献   

6.
析体育课的点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课点名不仅仅是考勤的需要,而且还具有振奋学生精神面貌,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集中注意力,锻炼反应能力,提高兴奋性活跃课堂气氛等作用。通常可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点名:1通点即一般常用的按正常学生的名册顺序往后点,这是被普遍采用的一种普通点名法。2快点用缩短点名时间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素质教质全面展开的今天,体育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重视怎样才能在课堂上创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急待解决与改善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相似文献   

8.
一、分组导入法在学生整队进入操场后,教师经过点名报数,进入体育课的初始阶段,这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采取分组导入法,既方便课堂的分组教学,又增加练习的密度和强度。同时还有利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能够合理利用场地和器材,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比如,在上投篮课时,本人把学生分成8组,然后讲:“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分组投篮,我们比一比,哪个组投进得多,那么怎样投篮命中率才会比较高呢?老师  相似文献   

9.
以哈市6所中学生对体育课教学的认识和评价为依据,分析体育课教学中引起学生参与体育课教学的动机因素,从生理和心理上提出了调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课学习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中幽默的应用,对于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体现体育课紧张、活泼的特点,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协调发展等方面效果都很好。一、幽默应用于课前和课中,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性体育课前,尤其是午睡后上体育课,学生的大脑皮层尚处于抑制状态,兴奋性较低。体育课中练习某个单调的运动项目,学生容易感到乏味、提不起精神,课堂气氛显得沉闷。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失时机地抓住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句话与学生开些善意的玩笑,鼓励学生说些健康的俏皮话或者做段学生错误动作的滑稽示范,则课堂气氛会在学生的笑声中活跃起…  相似文献   

11.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情感的产生具有很大的作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其强烈的兴趣。“快乐体育”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实施中,因其自身的特点,特别强调情调情境的创设,重视在每节课中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是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建立参与锻炼、保持锻炼的先决心理条件,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下的体育课教学,运动技能教学仍然是主流,怎样让学生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而获得身、心、社的发展,这是新一轮课改体育课教学的追求。而要实现这一追求,就需要我们反思、变革传统的体育课教学,建立有利于运动技能形成的、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新的技术体系。这一点在课改体育教学中越发显得重要,同时也有必要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对中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课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经常有人写文章说“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我们也发现,确有一些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有的甚至找出种种理由请假或逃课。为此,对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对改进教学是必要的。 笔者对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实验中学1296名初中学生(其中初一448人、初二432人、初三416名)进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182份,问卷有效率为91.20%。 一、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喜欢上体育课的男生占82%,女生占63%;对体育课抱无所谓的男生占13%…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职业学校教育的特点和实际.继续以班级为单位的形式进行体育教学,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和要求,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充分发挥,个人兴趣爱好和积极性受到抑制,难以调动。若采用“课程标准”按“水平五”的要求进行“分项教学”,按照学生的个人兴趣,进行体育课分项教学活动,以专项教学与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相结合的形式将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优化。  相似文献   

15.
评价一堂体育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评价一堂体育课对体育教学具有导向作用,因此显得至关重要。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感受,供同行们参考。一、重在一个“动”字看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是否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能否体会到体育的乐趣,只有做到这一点学生才有可能既爱体育,又爱体育课,才会自觉参加体育活动,才会“动”起来,逐步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学生能否在课堂上动起来,关键是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了重视和体现。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技巧的展现。还有一种教师主导、…  相似文献   

16.
谢学兵 《山西体育科技》2002,22(2):66-67,71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并不是原来的体育课加上原来的健康教育课而合并成的一门新的综合课程,而是强调体育课要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扎扎实实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课是实施、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导思想的主要环节、重要途径。能否上好一节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关键,如何在体育课上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本文主要内容,本人通过第十四周公开课和参加广东省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评比活动,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的尝试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臧定 《体育教学》2003,(2):10-1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带来了指导思想、基本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一系列的变化,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在新课程标准下是什么样的?具有哪些特点?这是每一个体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具有以下特征:一、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健康第一1.充分体现体育课的健康价值体育课是所有学科中与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学科,因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理应成为体育教学重要的任务,这也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提供和代替的。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要改变过去…  相似文献   

18.
体育课时教学目标是体育课中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南和依据。因此,在上体育课之前,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仔细的分析,并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制定好该堂体育课的具体目标,以便根据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课时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课时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包括对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1.课时教学目标对教师教学的作用(1)课时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一旦确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如果教师要求学生提高某一动作技能水平,那…  相似文献   

19.
分组教学法的灵活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教学中,有不少学校存在着一部分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现象。学生喜欢自己玩,只是受考勤的约束,不得已勉强上课而已。即使上了体育课,也是出工不出力,根本达不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为改变上述不良现状,笔者从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入手,采用分组比赛法进行体育教学。这一教学的基本特点是结合青少年的竞争心理,并利用竞争诱导学生自发的积极练习的兴趣。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分组法的合理实施,对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全体学生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广大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譬如,笔者在篮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课程的教学都出现了学生厌学的现象。体育课也不例外。少年儿童本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他们讨厌体育课的原因很多,有的是由于课的内容、方法太枯燥,导致学生反感;有的则受教师中心论的影响,把学生置于“被管理、被训练”的被动从属地位;有的是只从教材内容来安排组织教法,很少考虑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态与情感。由于忽视了学生不同的体育兴趣、爱好和特长,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目前有很大一部分小学生怕上体育课,只要一上体育课就感到浑身不自在,头脑一片空白,呼吸和脉博加快,面色苍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