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校于2001年参加《优秀电影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实证研究》课题组,同年被中央电化教育馆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授予“电影课实验学校”,从而拉开了我校开设电影课的序幕。一、把电影课作为校本课程来开设要用活动电影来教育学生,要让电影这种教学手段走进课堂,要使电影课作为一种课程在中小学校里开设起来,就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找到它与学校课程计划之间的结合点。1.通过学、研、析、找“四程序”,提高全体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决定》,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办法》,分析当…  相似文献   

2.
《为小学生开设电影课》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素质教育实验研究》的重点子课题,由中央电教馆的组织领导。我校自开设电影课以来,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一、建构新型课程体系,实现电影课与学科课的整合电影课资源由教育专家,人才学专家、儿童电影专家进行前期初选,内容丰富多彩,百看不厌。但这些优秀影视片,仅仅是引导学生观看,还不能充分体现其强大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3.
从2009年开始,我校设置电影赏析课程,把电影课编入课程表里,用丰富的现代媒体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用高位的传统文化引领学生的人生,提升学生品行;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高雅艺术,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 理念先进,与时俱进.我校选择"电影赏析课程"作为校本课程,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理念:电影课的开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开发电影课是切实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需要;电影课的开设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电影贴近学生生活,寓教于乐,意义深远,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只要发挥电影的特有优势,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就能把学科德育和德育实践活动融为一体,提高学生参与研究的意识,改进和提高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4.
<正>"不要让学生看所有的电影,让所有的学生看最好的电影""我们没有办法把学生带到全世界,但是电影课可以把全世界带给学生",这是电影课创始人雷祯孝教授给我最有感触的两句话。英语电影课是把原版的英语电影片段作为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素材,运用"赏、析、模、演、配、编"六步教学步骤,促进学生语言、文化和艺术相结合的学习,形成以听说能力为主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课程。我校  相似文献   

5.
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课题《为小学生开设电影课的实验研究》已圆满结题。我校在开展影视实验研究的四年时间里,首先把电影课列入课表,作为校本课程安排,做到每个学生每一星期保证能看上一场电影,围绕观片,学校课题组还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影视辅导活动,对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显示了功效。  相似文献   

6.
我校开展"优秀电影提高学生素质的实证研究"以来,通过开设电影课,全校师生可观看到很多中外优秀的影视片,使学生在思想品德、知识、能力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我校是全国电影课课题实验校,电影课中有许多优秀的爱国主义影片,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艺术内涵,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可信、感染力强的特点.如何把爱国主义教育寓于电影课中,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用“看一看、议一议、唱一唱、写一写“的形式,让学生在动脑、动眼、动口、动手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校是全国电影课课题实验校,电影课中有许多优秀的爱国主义影片,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艺术内涵,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可信、感染力强的特点。如何把爱国主义教育寓于电影课中,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用“看一看、议一议、唱一唱、写一写”的形式.让学生在动脑、动限、动口、动手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培养电化教育课教师和电教专业人员,我校不久前举办了全国首次电化教育讨论班。参加讨论班的有:上海师大、北京师大、吉林师大、华中师院、西南师院、上海外语学院、兰州大学等三十七所高等院校的准备担任电化教育课的教师、电教机构的负责同志和电教专业人员,共44人。讨论班开设了六门课程:电化教育概论、电化教育的物理学基础、幻灯、录音与扩音、电影、电视。另设专题报告:教学电影的摄制、磁带录象与磁带电影、程序教学与电子计算  相似文献   

10.
理工院校文学类公选课的设置旨在培养大学生文学阅读与欣赏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目前我校开设有十多门文学公选课,如唐诗宋词赏析,古代文学精品赏析,现当代文学作品赏析,外国文学名著及同名电影赏析,西方女性文学选讲等。目前的公选课教学存在这样的误区:教学者将公选课视为同名专业课的复制品。笔者认为由于教学对象、班级人数、教学学时的差异,公选课的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美珍 《江西教育》2000,(10):13-13
伟大的思想家鲁迅先生曾预言:“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半个世纪过去了,鲁迅先生的预言真的成为了现实。而且用优秀影视片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素质教育,已成为国家、社会加强孩子们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措施。  我校为了进一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把世界上最好的影视片献给孩子,开设了电影课。充分利用影视片对孩子们进行多方面的教育,无疑起到了书本上起不到的作用。我们的做法是:  一、让孩子们在影视中得到启迪。  “学校开电影课啦!”孩子们奔走相告…  相似文献   

12.
电影是一种深受孩子喜爱的综合艺术形式,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多看优秀电影,寓教于乐,能使孩子们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受到情感教育。优秀的影片展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它以有声有色的人物形象,生动具体的真实情境,感人肺腑的故事情节充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让他们从情感中悟出道理,从情感中产生强有力的行为动机。自我校开设电影课以来,孩子们不仅能从影片中获取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还潜移默化地受到影片中人物情感的影响,一、电影伴随孩子走进文本,感受爱小学二年级第四册第13课《妈妈的爱》的教学,按照新课程理念,不仅通过教学生学会生字,…  相似文献   

13.
电影是现代社会最普及、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之一。在短短九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它已拥有了属于自身的艺术表现手段体系,成为一门具有独特艺术表现力的独立艺术。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越来越引起艺术理论界和教育界的重视。为了普及电影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并促使中国电影更快地走向世界,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电影艺术作为一门学科,开始逐步进入普通高等院校文科课堂,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综合性院校和师范院校文科已开设了电影课。我校是从1985年开始在中文系陆续开设了“电影文学概论”,“电影艺术”等课程,并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目前电影课也成为人们研究的亮点课题。人们对电影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将电影课作为一种学科教材的一课或教学的辅助材料来研究,二是将电影课作为一种教育教学课程来研究。随着本课题研究的发展,下面拟从第二个方面对电影课作一些深层次的探讨。对基于电影课程的内涵与意义分析  相似文献   

15.
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课题《为小学生开设电影课的实验研究》已圆满结题。我校在开展影视实验研究的四年时间里,首先把电影课列入课表,作为校本课程安排,做到每个学生每一星期保证能看上一场电影,围绕观片,学校课题组还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影视辅导活动,对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显示了功效。一、开展影评写作竞赛实验初期,在广泛观片、选片的过程中,让学生用一句话、一段话来表达观后的感受,引导学生写观后感,在逐步形成“有话要说、有事可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写影评。在适当的时候,学校课题组配合语文教研组举行全校性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素质教育的多种途径,1998年我校申报了中央电教馆“九五”规划的研究课题,将“应用电教媒体促进中学生创造思维发展”确定为我校教育的研究内容。经过近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发现,影视课深受学生的喜爱。每当星期六或星期日给学生上电影录像课,学生兴趣浓烈,都踊跃前来观看。影视课的开设,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视野智力的拓展,行为习惯的培养,辨别是非美丑能力的提高,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许多家长反映,自开设了影视课后,孩子们仿佛一下长大了许多,懂得体贴孝顺父母了,更能分清美丑和好坏了,做事待人有了明显…  相似文献   

17.
向中学生进行电影文化教育,是开辟第二教学渠道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九八三年八月,北京举办了全国高等院校电影课讲习班,为一百八十多所大学培训了三百多名电影课教师;一九八四年八月,在上海又举办了第二期全国高等院校电影课教师讲习班,再次为一百多所大专院校培训了一批电影课教师。大学开设电影课,揭开了高等院校文科改革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当前我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内容的现状和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相结合,深入剖析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计算机专业课教学模式的几点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以提高我校计算机专业理论与实验的教学效果,推进我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学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2015年1月16日,我国电影课、人才学创始人雷祯孝教授回到母校四川省宣汉县南坝镇一完小,开启了他在四川东部农村电影课实验学校的"问诊"第一步。在随机听取了母校的几堂电影课"示范课"和实地考察后,雷祯孝高度肯定了母校电影课研究"整部好片周周看、学科电影课对课、交响课程新时代"的"三步曲"模  相似文献   

20.
观课议课教学活动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我校观课议课方式,观课议课的探索过程,经过各种探索,最后形成的我校颇具成效的观课、议课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了观课议课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