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国演义》以两大战役为转折点,为刘蜀集团的兴衰历程勾画出一条"马鞍型"生命曲线,《三国演义》的布局特点在于突出表现一个态势、两次转折和三大段落以及贯穿全篇的线索,显示出一种严整而流畅的结构艺术之美。情节因素与非情节因素的交织,"断"与"连"的更替,显示出一种灵动而巧妙的结构艺术之美。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其美学思想和精深的艺术造诣。  相似文献   

2.
文化的传递是文学翻译中的难点,而<三国演义>是我国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典著作.因此,从文化空缺和文化不对称现象两个方面探讨<三国演义>俄文翻译中文化的有效传递,是为了向俄语读者更好地展现<三国演义>及其所蕴含的中国文化,帮助其读懂这部作品,从而促进两国文化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3.
<三国演义>在现代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改)写(翻)译本是吉川英治的<三国志>.本文聚焦其中的关羽形象,探讨日本文学对<三国演义>的接受,指出其主要特点之一是:以"情"取代"志",以对既逝美好事物的感叹取代对未来理想的追求.而结合对日本古典文学的深入考察可知,其根源是日本文学的表现悲美传统.  相似文献   

4.
<三国志演义>号称明代"四大奇书"之一.<三国志演义>之"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人物、故事之"奇";2)文章之"奇".<三国志演义>之"奇"的形成,与史传、平话的遗传、传统英雄史观、道德史观、宗教思想的影响,以及罗贯中本人政治理想的制约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三国演义>是中国影响最广泛的小说之一,它的影响无疑来自有效的传播,比如戏曲、评书等.随着电视、网络等传播手段的加入,<三国演义>的传播有了本质变化,这不仅是传播速度远非戏剧、评书所能比,更重要的是它将经典的<三国演义>变成了非经典的"三国演义",这是消费社会文化逻辑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以叙述故事,描写战争见长的<三国演义>,其中也渗入了浓厚的抒情气氛.小说中展现了丰富、复杂的情感,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包括悲恸之情、豪迈之情以及怨怒之情,作者通过各种艺术手法加以呈现,具有摄人心魂的震撼力量.  相似文献   

7.
<三国演义>对商人形象的塑造是十分独特的.它打破了传统文学偏重于对商人进行道德谴责的认知模式,完全正面地肯定了商人的品德;打破了传统文学以个别商人为中心的结构模式,塑造出以刘备集团为核心的商人群像;打破了传统文学就商言商的叙事模式,将商人安排为历史演变大舞台上的主角,展现了商人在政治军事活动中的内在品格及其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作用.这些反常的做法,既体现了历史演义尊重史实与历史规律的体制性要求,又显示出作家非凡的历史理解力与艺术表现力.就其原动力而言,则这一切又都是作家源于儒家政治伦理思想之主体意识的强势介入与渗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关联理论视角看《三国演义》的翻译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经典之作,是中华文明的绚丽瑰宝.美国汉学家罗慕士将其译为英语,使更多的英语读者领略了其魅力.笔者以罗氏<三国演义>的英译本为蓝本,在关联理论翻译观的指导下,详细例证了补充、省略、转换、加注等几种间接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三国演义>有姓氏可查的人物就有九百八十位之多,其中知识分子的数量占的比重虽无确切估算.但居其他人物之冠是毫无疑义的.而且如毛宗岗所说:"三国人才之盛,写来各个出色",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褚、典韦,下至冈行间而贻笑知古的蒋干,无不各极其志.莺视小说巾人物形象的刻化,并加以细致的分析,是毛宗岗评价<三国演义>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三国演义》的神异现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神异现象在<三国演义>中大量存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小说的艺术特色和小说内在的叙事结构上.  相似文献   

11.
姜开勇 《现代语文》2008,(2):109-110
作为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和代表作, <三国演义>是以严密的史学著作为依托的,罗贯中在吸收平话精华的基础上,参照正史的体系和规模,用通俗流畅的语言进行再创作,从而实现了"信"和"美"的融浑,实录和虚拟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最末三卷书(相当于毛本最后16回书)对三国归于一统这一历史趋势所揭示的艺术深度,以及罗贯中对这一历史趋势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渗透着浓郁的人文情怀.首先是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表现为一种士人的救世情怀;其次是把人文情怀渗透到一些人物形象中,表现为对一种忠义仁厚的道德化人格模式的着力塑造;第三则表现为一种向后看的思维定式和以往历史的深切反省.  相似文献   

14.
在<三国演义>中,有不少故事包含着二难推理,本文试图对其作些逻辑分析: 用二难推理进行劝降、规劝等.如李恢劝马超投降刘备时说:……"今将军与曹操有杀父之仇,而陇西又有切齿之恨.前不能救刘璋而退荆州之兵;后不能制杨松而见张鲁之面,日下四海难容,一身无主.若复有渭桥之败、冀城之失,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  相似文献   

15.
黎红霞 《文教资料》2008,(18):15-17
本文通过对<三国演义>天命观的分析,以加深对<三国演义>创作主旨的理解,探究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历史发展、社会兴衰、人生命运等重要问题的认知与阐析.  相似文献   

16.
以赤壁之战为例,罗贯中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巧妙地改变了描写的侧重点,在战争的细节描写上轻吴重蜀,把赤壁之战的大部分功劳归给刘备君臣,从而贬低了在赤壁之战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吴军.从情节上看,在<三国志通俗演义>里的赤壁一战中,对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蜀军的主要情节描写有舌战群儒等六处,而对吴军的主要情节描写只有群英会等三处.  相似文献   

17.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英雄,都是有血有肉的鲜活人物,都是矛盾性格的有机统一.然而,我们误解了他们,尤其是几种文学史教材.阅读名著,要从生活的复杂性和人物性格的多方面入手.只有走近英雄,才能看清英雄.  相似文献   

18.
骂人是一种情感发泄的方式,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三国演义>中随处可见骂人的场景,武将上阵时大声喝骂来提高士气,文人之间也时常君子动口,仔细研究,俨然是妙趣横生、其乐无穷.  相似文献   

19.
袁斌 《华章》2011,(14)
<三国演义>是一部塑造人物形象艺术水平很高的作品,其中众多的武将、文臣、谋士被塑造得栩栩如生,而关羽则是其中一位被艺术加工成的英雄人物.他是一位忠于蜀汉事业、忠义耿直、知恩图报的仁义豪杰,又是一位武艺超群、有勇有谋、屡立战功威震"三国"的英雄.  相似文献   

20.
<史记>中人定胜天的英雄史观,纪传体的叙事方法,略貌取神、定而有变的人物塑造,以及壮美的悲剧艺术风格等,对<三国演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