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制度变革是当代中国改革的关键线索,是制度批判和制度建设的统一,制度批判是前提,制度建设是目的。制度批判既有理论依据,也有人性发展依据。制度建设要形成建设范式的哲学思维,要实现由革命性思维方式向建设性思维方式的转变。制度建设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贯彻以人为本、追求公平正义、尊重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从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分析入手,提出了新世纪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培养具有国际眼光,有着良好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创新型人才”,而这必须通过对教学计划管理、课程管理、考试管理、师资管理、学籍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措施改革以完善学分制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借鉴美国经验改革我国院士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美国的院士制度及其特点,即没有院士,只有会员,是独立于政府的、松散的自我管理的咨询机构。同时也介绍了美国多元化的资助体系,客观独立的院士选举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制度是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产物,中国自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逐步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人。只有选好人,用好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够与中央保持一致、善于驾驭复杂局面的党员干部队伍,我们才可能从容应对考验,完成人民所赋予的历史重任。近一段时期以来,各地按照中央精神的要求,坚定扩大民主的基本方向,不断加快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为党的执政能力的增强奠定了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6.
关于完善我国院士制度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是我国最高科学技术咨询机构和学术思想库,两院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界的杰出代表和最高、终身荣誉学术称号。他们作为我国科技大军中的领军人物,代表着我国科学家的最高学术水平,当选院士是对我国科学技术领域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的充分肯定,享有崇高的社会声望与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不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需要,为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使之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以解决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各种相关的社会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养老、失业、医疗等领域的改革已取得显著成绩,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未来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院士制度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院士,在许多国家,原本只指谓一些以"学会或社团"形式自愿献身于科学的仁人志士。他们不为功名利禄,只为求真和认知。然而在我国,眼下的院士不仅拥有更高的地位、更多的荣誉、更好的待遇,也掌握着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有关基金项目和科研奖励评审等诸多方面的权力。结果,物极而返,使得院士制度开始发生异化,并逐渐殃及学风、道德和传统,使科技界出现权力日益压倒学识和真理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责任划分模糊、立法滞后、覆盖面不全,社会保障水平低等问题。为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历史回顾及现状出发,具体探讨了当下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所面临的巨大现实困境。关乎此,我们应在明确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总体思路的前提下,注重党政领导干部观念的彻底转变,一定程度上寻求“制度”出路,并努力建构有利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1.
姚云  吴敏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2):21-29,109,110
通过分析博士后院士学术成长经历,揭示博士后制度对杰出科技人才成长的价值。本研究采用文献法与定量研究法,统计分析所有50位博士后院士的学术成长经历,发现博士后制度能够促进博士后成长为院士,使中国科技创新有了源源不断的杰出人才;能够缩短博士后院士学术成长的时间,为他们早日成为学术带头人赢得了时间;有利于博士后院士聚焦专业定位,为他们确定了研究的主攻方向;有利于博士后院士接受大师指导,促使他们的学术训练受到熏陶;能够为博士后院士提供学术研究的平台,使他们有了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研究结果表明,博士后制度是一种有利于杰出人才学术成长的国家人才战略制度。  相似文献   

12.
彼得一世是俄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君主,为了使国家富强起来,他在用人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积累了不同少成功经验,但他毕竟是贵族阶级的代言人,他的改革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留下了教训。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院士制度施行以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院士队伍逐渐扩大,目前两院院士已经达到了千余名。院士作为科学家的最高荣誉,是国家给予在科学界有突出贡献科学家的最高奖励。然而,当院士逐渐成为众星捧月的对象时,当院士头衔成为有些科学家的终极追求时,科学技术的纯粹性会不会大打折扣?院士制度实施多年来有没有改进的必要?诸如此类的问题逐渐凸显,在今年两会上,农工党中央黄延楠委员的"关于我国院士制度改革的提案"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离不开正确的策略思想。周恩来在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建设时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经济社会改革的策略思想,这些思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作了非常重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代中国干部人事制度中一些不合时宜的缺陷和弊端也日渐暴露,逐步建立一套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的新型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留学生与中国院士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晚清至今,中国留学生约百万之数。从1948年中国第一批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产生至今。中国共有院士1600多名。中国院士是中国科学家群体的杰出代表。留学生与中国院士的计量分析说明:一,一百多年来的中国留学运动,随着政治局势的变迁,留学国别和留学规模起伏不定;二,留学生是现代中国科技事业的开拓者和促进者;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留学生对中国发展的作用多反映在科技领域;四,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留学的普及,中国的留学教育将最终成为不具有任何特殊性的常规教育,归国留学生并将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影响中国社会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7.
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既是贯彻“人才优先发展”与“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赶超发展”与“浙中崛起”目标的迫切需要;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及资料分析发现,金华市在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着诸如政府与企业思想认识不到位,人才需求与现状不相符,重引进轻培育,人才工作的政策力度与力量配备不足等问题,认为金华市可从更新理念、按需引才、引育结合、完善政策和配备这四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本从知识形态出发,提出历史赋予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唯有改革才是必由出路。  相似文献   

19.
《教育》2013,(14):11
马广志在2013年5月3日《北京晨报》撰文指出:其实,我们在引进西方制度的时候,往往忽视了改造我们固有的文化环境。院士本来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是一种荣誉,与权力、利益无关。尽管我国的院士制度也有这样的明文规定,但是我们的文化传统仍然是"官本位"和权威崇拜。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在制度上存在培养目标难以达到、课程内容的知识与技术融合性差、单向度评价制度效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传统观念制约、管理体制效力欠缺、经费投入不足及课程内容和培训与实际脱节等方面找到改革的动因,进而提出技能型人才培养制度改革的三条路径,即设计路径、技术路径和实施路径,分别关注人才培养制度中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师资培训与团队建设、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为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的制度改革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