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谐语境与德育的关系 "和谐"一词缘于<管子·兵法>中的解释:"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而能谐,谐故辑.""畜"在古汉语中作"积储"解,"辑"作"和睦"解.  相似文献   

2.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朦胧诗.因其故事的虚化、意象的空灵及意境的隐喻,诗出以降,解诗者争讼不已.一是刺襄说,<诗小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二是招贤说,<诗沈>道:"盖下游为雒京,士之在周者,如见其在水中央,而不可得也.上游为开渭,士之在秦者,道阻且长而可致也."  相似文献   

3.
谢俊美 《考试周刊》2013,(37):13-14
<正>在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中,"文"与"道"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命题。例如刘勰《文心雕龙》开篇即是《原道》,他认为:"文之为德也大矣……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①唐代古文运动的中坚,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自己"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②强调为文的目的乃在于"道"。  相似文献   

4.
"兴"之涵义,历来众说纷纭."兴"在<周礼>中首次出现,至<诗大序>也有简单关于"兴"的论述,至毛亨的<毛诗故训传>,"兴"才成规模成系统的进入<诗经>的注释领域,"兴"的基本特征逐步清晰化,"兴"之意义在逐步地完善.  相似文献   

5.
刘洪强 《天中学刊》2010,25(3):82-84
<歧路灯>的创作并非只参考了明代<型世言>中的一些情节,它至少还汲取了宋代沈俶<谐史>中的"四明戴献可"篇的养分,"四明戴献可"中的义仆"杨忠"与<歧路灯>中的义仆"王中"的名字十分相似就是最大的确证.因此,<歧路灯>曾经参考过<谐史>与<型世言>,但<型世言>在国内"佚失了近四百年",李绿园看到是应该是<型世言>改编本--<幻影>、<三刻拍案惊奇>与(别本)<二刻拍案惊奇>等.  相似文献   

6.
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现行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17课<端午的鸡蛋>中说:"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句中"与有荣焉"是引用古人常语,教材脚注中释日"因而也感到荣幸".这个注释中的"因而""也""感到""荣幸"四个词都是怎么来的?它们是无法与被解释语"与有荣焉"对号入座的.  相似文献   

7.
声音     
<正>有人说"教学总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但正因为有遗憾,才更需我们去追求"精致和谐的生态政治课堂"。近读贡和法老师发表于贵刊中学教学版2014年第11期的《生态政治课堂:从粗放低效走向精致和谐》一文,感悟颇深。我认为,"精致和谐"应该处理好几对关系:师本对话应精炼深刻;师生对话该精简高效,生本对话需精益求精,生生对  相似文献   

8.
<正>学者问:今天读《孟子》,至"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句,未得其旨。师傅能否开示一下?师答曰:欲明其义,须通观上下文。学者曰:《孟子》原文是这样的:"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师者曰:很显然,"反身而诚"的前提是"万物皆备于我",其结果是"乐莫大焉"。最后那句话的意思是:力行恕道,即是求仁最切近的路径。它提示我们:《孟子》此章所言乃求仁之事。学者曰:关于"万物皆备于我",从哲学史到教育史,不少教科书将它理解  相似文献   

9.
《离骚》"结构"研究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近五十年来楚辞学界从不同"视角"研究<离骚>结构的代表性实例,论析了"文章学"的<离骚>"两个主题旋律"及"一个中心链条"结构说,"楚辞学"的<离骚>"二段式结构"说,"民俗学"的<离骚>"巫事活动形式"构成说,"审美形态"学的<离骚>"悲剧结构"说的成就得失,提出了适应文学作品的"多层次"、"复调"结构特点,进行多侧面的结构研究,以揭示<离骚>等文学作品艺术奥秘的主张.  相似文献   

10.
<正>人们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那么,到底什么是"三宝殿"呢?佛教以"佛""法""僧"为三宝,以佛讲法,僧保守之,此三者具有互相联系的神圣关系。通俗地说,"佛"指大知大觉之人(也说,佛指释迦牟尼),"法"即是佛所说的教义,"僧"指继承和宣扬教义之人。三宝所在之殿,就是"三宝殿",也称"三宝地"。其中,"佛"是佛事活动的场所,例如"大雄宝殿";"法"是珍藏佛经的处所,例如"藏经楼";"僧"是和尚燕息(睡觉)之处,例如"寂  相似文献   

11.
<正>在阿拉伯数字中,"9"是个位数中最大的数。《素问·三部九侯论》中也说:"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意思是:天地自然之数,开始于一,而结束于九。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就常以数字"九"极言其多其重。如称天之高为九天,天空的最高处为九霄;地之  相似文献   

12.
<正>何谓"中和"?"中和"是儒家中庸之道的精髓,它以"中"与"和"两个范畴的有机组合来体现"尚中求和"的内外之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和"把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付诸应用,达到中正、和谐的境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当事物达到中和,天地各就其位,各行其是,各自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在这样的和谐环境下,万物就得到了化育,获得了蓬勃生机。"中和"  相似文献   

13.
<正>和谐,是指事物的现象各个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元化的统一,是真善美的体现,是人和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和谐的教学课堂具有感召力、凝聚力、创造力,是教学成功的保证。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是语文现实的必然选择,是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话题。一、建立和谐真挚的师生情感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兴"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是古人从<诗经>中总结出来的一种借此言彼、托物寄情的诗歌创作方法."兴"源于远古人类的原始思维方式,产生于原始宗教的祭祀文化.它保留了人类的原始思维属性和原始文化形态,在文学上的最初特征表现为单纯的起句、起韵与起情,"兴"在诗中起烘托与象征主观情绪的作用,是一种情感性的意象.  相似文献   

15.
<正>冯友兰说:"才,指人的天赋;学,指后天的习得。"孔子的"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岂非与冯氏的说法相契合?《中庸》开篇即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其中,"性"犹如"才","率性""修道"犹如后天习得的"学"。顺着人的天性、天赋,后天的不断习得,越来越展现人的本质,也正体现了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说。所学,应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体现了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理论。如此说来,古今中外的智者们谈论人的本质问题,其实是殊途同  相似文献   

16.
胡彭华 《现代语文》2006,(10):116-116
倨句 <汉语大词典>:"亦作'倨佝'倨拘',物体弯曲的形状角度.微曲为倨,甚曲为句.<周礼·考工记·冶氏>:"[戈]已倨则不入,已句则不决,长内则折前,短内则不疾;是故倨句外博." 居句 <汉语大词典>:"犹言方圆直曲."<史记·乐书>:"居中矩,句中钩."<古代汉语词典>解释云,"居"通"倨".直也.段玉裁释"倨"时,引<礼记·乐记>作"倨中矩,句中钩."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和谐是我国古代和思想的延续和升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和内在精神。和谐一词最早见于《广雅·释诂三》一文,和者,谐也,可见,和谐一词为两字同义。古代先贤们认为和谐是人的思想协调和主观能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孔子曾说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至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  相似文献   

18.
"莫"字词性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惠 《现代语文》2006,(5):128-128
"莫"最初是"暮"的本字,<说文>:"莫,日月冥也."<说文通训定声>:"莫,假借为无."段玉裁认为是引申义,<说文>段注:"引申为有无之无."几乎所有对"莫"的训释,皆以为"无"字,如<广雅·释言>:"莫,无也."<诗·邶风·谷风>:"德音莫违."笺:"莫,无也."<小雅·天保>:"以莫不庶."笺:"莫,无也."<礼记·檀弓>:"莫相予位焉."注:"莫,无也."<论语·阳货>:"小子何莫学夫诗?"皇疏:"莫,无也."皆以"无"为训,这种训释含混模糊,因此,后世对"莫"的用法争论颇多.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古代戏曲的唱词中,"水词"占居着重要的地位,"水词"往往并不表达什么实际的意思,比如《西厢记》中一句"开言有语叫张生",其中"开言有语"便是水词。没了水词,音韵不谐,听着也就不美了。汪曾祺就曾经提出将水词整理成册,以供研究。  相似文献   

20.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和谐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和即是谐、谐即是和,引申表示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所谓"和谐教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协调各种教育因素,力求教育活动同学生身心的发展水平与发展需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