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邵代全 《现代语文》2005,(11):27-27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相似文献   

2.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相似文献   

3.
赵庭 《今日中学生》2007,(10):17-17
警句者,“诗文中语意新颖、警策动人的句子”也。在我国浩如烟海的优秀诗歌中,涌现出了成千上万的警句,我们可以信手拈来,脱口而出。诸如: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也许,人们在提到这些警句时,[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程俊红 《小学语文》2007,(10):48-49
教学语文多年,尤其喜欢古诗的备课与教学研究。下面我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游山西村》一课为例,谈谈我对古诗备课与教学的一点体会和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和宋代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都是展现村居生活题材的田园诗佳作,描述了古代农家人的好客热情及招待远方朋友的场景。虽然二者都是农村游记题材,但两首诗从美学的角度去分析却“同题不同趣”,展现出在美学风格上的极大差异。文章从两首诗的文本内容出发,从诗歌结构、诗歌主体和诗歌意境这三个方面找出两首诗歌美学意蕴上的不同,找到同题不同趣的深层原因,并应用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6.
张琳 《文教资料》2020,(2):84-85,120
《游山西村》一诗因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流传至今,相关解读大同小异。在设计教学时,作者另辟蹊径,抓住“从今若许闲乘月”一句中的“闲”字设计三重比较,让学生先通过诗歌内部矛盾的发掘,引起深思;继而通过对关键字的把握,加深理解;最终通过对诗人其他诗作的补充,形成对诗人的全面认识。本堂课容量看似很大,补充的诗歌多达五首,但所有教学内容的安排都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使学生在不断比较、思辨的过程中对诗歌及诗人有更加深入立体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8.
春风得意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登科后》一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46岁才得中进士,他自以为从此风云际会,龙腾虎跃一番了,满心按捺不住欣喜若狂的得意之情.便写出了这首诗。“喜风得意”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一个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情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心花怒放的得意心情,可谓入木三分。  相似文献   

9.
10.
我在讲初一语文第一册中,收编《诗五首》时意外地发现《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这两首诗出奇的相似。于是我用一个课时有效地完成了这两首诗的教学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词。 2.读懂这两首古诗的意思,能说出阅读“不认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教材选录的陆游《游山西村》,是一首于闲适中见忧情的佳作。然而,一般认为,这首诗是作者表达对农村生活的留连向往与热爱之情的闲情诗。笔者不揣浅陋,结合陆游的人生经历及  相似文献   

13.
朗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直到可以提高学生理解和感受文章思想情感的能力。反复诵读更能够增强学生记忆文章的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朗读促进发展学生的理解力为多数优秀老师所采用,于永正老师的课堂上不乏朗读气息:课堂解读前的学生自读;解读过程中或情深意切的朗读,或配手势语的朗读,或想象的读。都旨在让学生理解文本意义。本文将以《游山西村》为例,以朗读为切入点,、分析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4.
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式,正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新要求。以《游山西村》线上研究课为例,通过设置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创设具体的探究性情境、开展互动的小组式合作、提供丰富的助学式资源、创设生成的个性化成果等五个方面阐述古诗教学微项目学习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5.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诗出自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的一首七律《游山西村》,数百年来,脍炙人口。叶剑英副主席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巧妙地引用了这两句诗。他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确实,这场斗争的伟大胜利使我们党和人民打开了新的眼界,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获得了新的活力。”在这里,叶副主席古为今用,既概括而形象地总结了我国  相似文献   

16.
夏承焘、吴熊和、陈祖美指陆游《钗头凤》为蜀中冶游之作,其说不确。陆游沈园所题应为《钗头凤》;最早记载沈园题词的《耆旧续闻》和《齐东野语》均有较为可靠的史料价值,未可轻易否定;诸家史料所载《钗头凤》本事基本一致,所存抵牾处与基本事实不生矛盾;《钗头凤》写作时间不应在入蜀后,应在越州时期;《钗头凤》非游冶之作,所抒感情确为被迫离弃的夫妻之情。  相似文献   

17.
陆游的《入蜀记》叙其入蜀途中的地理风光、人文历史,在奇山丽水的游览之中,抒发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并借古讽今,抨击时政,充分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激情和主战精神,从而树立了南宋一代昂扬刚健的美学典范。  相似文献   

18.
陈晓龙 《语文知识》2004,(12):26-27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相似文献   

19.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著作,它辑录了孔子及部分弟子的言语行事。每段文句大多三言两语,各自独立,互不连贯。所记内容,大都是孔子门徒认为最有启发性的,因而文字虽简,但含义深远,其中有许多精辟动人的名言警句。例如:  相似文献   

20.
《陆游散论》是张福勋先生多年从事陆游研究的成果的结集,虽然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在1993年10月出版社面世,但由于印册少,出版社又处于祖国的北疆之地等等流通不便的原因,很多学者并不知道这样一本陆游研究的力作。由张燕瑾、吕薇芬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宋代文学研究》部分可以说是对目前学术界宋代文学研究成果的一个总的揽括,可惜也没有著录此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