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一、走向市场是广播电视的大趋势过去,我们一向只是强调广播电视的政治属性。现在,我们知道,广播电视属于第三产业,属于服务行业。既然广播电视是一种产业,就必然走向市场,必然参与市场竞争。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广播电视产业提供的有些产品,如录音带、录像带等,可以作为商品销售,它们要参与市场竞争,这比较好理解。但是,由于广播电视产业提供的服务与其他服务行业所提供的服务有所不同,广播电视受众基本上是坐在家中收听和收看,既不需要购票,一般也不收费(有的国家实行收费制),似乎不存在交换和市场竞争。而其他服务行业所提供的服务一般是有  相似文献   

2.
在三网融合语境下,广播电视和电信产业将展开全业务的竞争,但与电信产业化不同,广播电视具有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的双重属性,两者要协调发展,不可偏颇。本文认为,广电网络传输方面,应建立无线、有线、卫星和互联网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广播电视覆盖网,其中,满足受众基本需求的无线和卫星信号覆盖是政府主导的公益性事业,当前在满足受众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可考虑适度的市场参与;内容供给方面,广播电视媒体在保留时政新闻节目制作前提下实行制播分离,加大对新闻、教育和文化等正外部性和公益性节目的支持力度,娱乐、影视剧等可经营性节目由市场运营,产业化运作。  相似文献   

3.
早在1983年,中共中央有关文件中就明确规定,"应采取措施,广辟财源,增加收入——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的服务公司或服务部,要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十年后,199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把广播电视正式列入第三产业。至此,我国的广播电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了特定的"产业属性"。城市电视台也随着全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大趋势,进入了产业化阶段,并在发展自己产业链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城市电视台产业链发展现状及问题纵观我国城市电视台的产业之路,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成立产业集团,从事和电视媒体有关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服务,如传媒中心、传媒集团、电视直销、有线电视网络  相似文献   

4.
属性的重新界定:新闻出版业分类发展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新闻出版的公共物品属性 ,决定新闻出版具有公益性 ;新闻出版的私人物品属性 ,使其同时具有产业性。新闻出版业的外部性决定其不同于一般的产业 ,其产品即出版物具有物质与观念双重形态 ;传播的内容具有意识形态属性 ,运作过程具有商业经营属性 ;行业既具有产业性 ,也具有公益(事业 )性。新闻出版业可以在合理划分事业产业属性的前提下 ,实行分类运营 :一部分意识形态属性明显、宣传导向性强的环节或门类 ,列为党和人民喉舌单位 ,可以纳入机关系列管理 ;一部分文化传承性明显、公益性强的环节或门类 ,可以纳入事业单位范畴 ;另一部分意识形态较弱、经营性较强的环节或门类 ,则纳入产业范畴 ,实行企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5.
朱晓奕 《视听界》2004,(1):72-72
一、管理体制创新管理体制主要指广播电视宏观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和管理形式。表现在国家广电部门与地方广电部门、政府与广电部门、上级与下级之间的职责、权限方面的有关制度、方法和形式等。1.将广播电视划分为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两大部分,实行分别运行、分类管理。公益性广播电视事业主要是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视面临的三大矛盾和三大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电视行业公益性服务和赢利性经营的矛盾 中国电视是否属于产业,能否实行产业化?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对此并未完全建立共识,实践上也会面临诸多阻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理论认识的混乱。中国电视坚持自己是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社会公益性事业,但又要凭借自身优势通过经营性活动追求经济收益的最大化,人们甚至希望电视行业能够在社会价值体系中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国务院在90年代初作出了加强发展我国第三产业的重大决策。并明确了广播电视属于第三产业,这为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8.
电视产业化是近年来中国电视界的热门话题之一。我国政府在80年代中期把电视业划入第三产业,从而使电视有了双重身份,既是事业单位,又属于产业。提出电视产业经营的意义在于:认同了电视媒体也是一种生产与经营的实体,强调电视媒体应该面向市场,重视经济效益,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靠自身经营,获取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入手,对公共服务职能在社会领域的逐步推进、制作传播技术手段的进步、媒介的经营观念和体制日趋市场化以及产业初见规模等方面进行分析,继而指出我国广播电视现行的体制结构模式与广播电视行业发展之间不相适应的地方,以及给政府的行业管理、网络建设、节目生产、广播电视宣传的整体效果和产业化进程等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版权是广播电视产业价值链的核心,从本质上说,广播电视内容产业属于版权产业。媒体是内容资产的载体,内容是媒体的表现形式。传媒行业现代化、产业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使得广播电视媒体所拥有的传统播出渠道不再成为稀缺资源,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渐遇瓶颈。对广播电视媒体来说,在渠道资源以外,多年积累的大量内容资源应当是其最有价值的核心资产。如何将自身的内容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内容  相似文献   

11.
县级广播电视如何拓展业务,结合邓州实际提出以下想法。一、更新观念,给有线电视正确“定位”首先,要正确认识有线电视的属性。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广播电视的性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突出宣传工作的中心地位。但我们还应该十分重视并认真研究和利用有线电视的产业属性。有线电视作为信息产业的组成部分在政策上已趋明确,但对有线电视的产业属性却认识浮浅,这是事业发展中必须剔除的思想障碍。有线电视属于服务性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已成定局。而且现在多数县级有线电视属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这种似是而非的事业单位存在着突出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发育成熟 ,广播电视产业化经营的问题已经非常现实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成为我们研讨、把握和实践的重大课题。一、广播电视的产业化经营具有其必然性首行 ,按照产业经济学的说法 :“产业是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的集合 ,又是国民经济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部分。”例如农业、畜牧业为第一产业 ,工业为第二产业 ,商业、服务业为第三产业。近年来又有将电子通讯、信息传媒等行业列为第四产业的划分。而所谓产业化则是“指社会生产劳动的基本结构体系与社会生产活动方式的现代化过程。”广播电视业既是新闻宣…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行业之间和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广播电视行业改革的力度加大,产业化进程加快。面对这种紧迫形势,我们确立了以管理为重点,以效益为目标,确保机构、人才、工作三个到位,实行网台分营的改革和发展思路,并大胆地实施。在强化管理,确保三台合一的体制改革的同时,我们积极探索广播电视产业化经营的新路子、新模式,追求最佳行业效益。为了加快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做好做大网络这块蛋糕,去年,我们将有线电视网从有线电视台中剥离出来,成立了广播电视信息网络中心,为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定编18人。电视台集中精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媒介行业在政府和市场的推动下实现了产业化。在其三十多年的发展轨迹中,从"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经营模式逐步发展到集团化的现代企业运营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媒介产业必须借助个性化、便捷性和强时效性的移动互联网特点赢得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升级。  相似文献   

15.
广播电视集团具有事业与产业的双重属性。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在福建省广电行业中率先实行编外辅助人员劳务派遣制度,劳务派遣以其制度灵活、保障全面、手续便捷、便于人才流动而获得劳动力市场的青睐,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创新。  相似文献   

16.
自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决定》中明确将广播电视列入第三产业以来,全国各地都在探索实现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变革之路,使整个广播电视业处于快速发展的态势一但是地市广播电视业相对于国家级和省级产业的发展略显缓慢,这与地市经济条件和社会进步有关,也与地市广电业内部管理体制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7.
广播电视产业化经营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广播电视传媒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竞争日益激烈,产业化经营问题日渐浮出水面,本文拟对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广播电视产业化经营势在必行 所谓广播电视产业化是指:从事广电传媒的机构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单纯的文化、精神产品生产的事业单位,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规则,向产业经营过渡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18.
《视听界》1993,(Z2)
广播电视事业历来是国家的事业单位.最近,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文件中把广播电视事业列入第三产业的范畴,又为我们广播电视事业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今年以来,我们紧紧抓住这个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广开门路,  相似文献   

19.
北京广电管理体制调整,广电集团转制为企业集团.原集团所属的电台.电视台等公益性单位划出.作为广电局所属的事业单位。其影响已经波及全国.也突出了新的尖锐问题:电台、电视台既不是企业.但又从事经营.如何理解其公益性?本文拟以这一事件为由头.重新思考广播电视事业与产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对图书馆产业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翠芬 《图书馆界》2005,4(2):25-27
由于经费短缺等原因造成了图书馆的生存危机,“图书馆产业论”应运而生,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产业论”遭到了质疑,本文在对质疑论进行批驳的基础上,充分肯定了图书馆产业论,并且提出了在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应采取“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方式”进行过度,积累资本,待条件成熟后再实行产业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