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维《建城以来史》开始写作的时间,因与他的写作目的联系在一起,一直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但也始终存在争论,争论的原因主要是缺乏直接证据。本文在梳理和考察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李维本人的论述,认为李维在内战结束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历史写作。这一时间的确定有助于我们理解李维历史写作的动机和目的。  相似文献   

2.
《商君书》历史观的内涵相当丰富,涉及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历史发展动力等重大史学理论问题,也勾画出我国古代历史演进的基本轮廓。其历史进化论、对社会矛盾与经济作用的认识都已达到时代的顶峰,为变法运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关于李维桢、郭孔延、《史通》三者之间的关系,清代《四库全书总目》的说法错误较多,不足尽据。李郭二人是各自撰写自己评论《史通》的著作的,并没有相约著书,不存在年轻的郭孔延为年长的李维桢续作评释的情况,相反倒是郭孔延写作在前,李维桢反在其后。郭孔延是依据李维桢提供的张之象校刻本《史通》修订其书的,并非没有见到张之象刻本。李维桢也应该是依据这一刻本来撰写其书的。二人著作的合刊本不是出自二人之手,而是出自第三者。  相似文献   

4.
陈衡哲是中国世界史研究的先驱人物,她的《西洋史》是民国第一批世界史教材之一。她的世界历史观以主张世界和平为基础,强调文化是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文化交流是历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并认为各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道路可以有多种选择。尽管她的世界史观存在凸显精英意识这一局限,但她的世界历史观念及其研究和教学实践,尤其是她对世界和平的执著追求和包含中国的世界历史观,对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吕氏春秋》糸杂家之作,既有博采之长,又有杂糅之弊。其历史观存在明显的矛盾性:既认为天道无为,又宣扬天人感应;在君道起源论中否定了君权神授,在五德始终说中又宣扬君权神授;既承认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又认为历史是不断循环的。从总体上看,是属于唯心史观,但其中又包含有朴素的、辨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因素,注意从人的物质利益上去探求历史发展的原因,朦胧地看到了国家是社会斗争的产物。值得强调的是:《吕氏春秋》的发展观点、变法革新的主张和忧患意识,不仅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而且至今尚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台北建城与开发,主要是淮军抗法名将、台湾省首任巡抚刘铭传在台时期开始的。刘铭传大规模兴建交通、市政、商贸、文化教育等设施,奠定了台北城近代化基础,台北由此成为台湾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基于台北开发和建城的历史变迁,着重探讨刘铭传的历史功绩,并作一综合考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精神现象学》历史观内涵的发掘着手,探讨了历史的起点、中心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建构。认为黑格尔把历史的起点看成是一个从潜在到现实的逻辑过程,对解决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起点的论争,具有重要意义。对历史中心问题必须通过科学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来考察。  相似文献   

8.
赵翼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与钱大昕、王鸣盛并称为清代考据学派三大家。他不拘泥考据,侧重对史事的评论,使他的成就远远高于钱、王二人。赵翼与儒学仁爱观念糅合在一起的朴素的人道主义思想;进步的史学思想;冷静、公正的评史态度是他成为有清一代著名史学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史记》构建大一统历史观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夏民族皆黄帝子孙 ,这就是司马迁的大一统历史观。《史记》全书的内容和结构 ,也充分地体现了司马迁的这一思想。司马迁的大一统历史观 ,在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上起了巨大的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历史书写风起云涌。《长恨歌》表面上是一个很应时的作品,实际上它不是怀旧,其中蕴藉了王安忆的“日常”历史观:历史并不是仅由事件构成的,琐细平淡的日常人生构成了历史的底子。王安忆.以封闭的历史时空和高超的叙述技巧完成了独特历史观的审美表达,深刻体现了对细密柔韧、独立坚忍的市民精神之美的礼赞和对朴素人性生活与城市历史精神价值式微的悲剧性体验。  相似文献   

11.
王安忆在其作品《长恨歌》和《小鲍庄》中,从时空两个方面传达出她与传统主流历史观有别的边缘化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不是讨论重大历史事件和时代变迁,而是讨论人类整体的生存状态和发展传承,它启示我们应对处于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给予同样的关注和尊敬。  相似文献   

12.
林琳 《文教资料》2009,(19):33-34
莫里森在小说<爵士乐>中通过小说叙事者和叙事时间的变化来表达她的历史观:让叙事者解构历史叙事的真实性;巧妙地处理叙事时间,书写黑人心灵历史.  相似文献   

13.
要实现《纲要》预期教学目的,必须着重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历史观,使其学会从事实出发,运用历史观点观察问题,具备从整体上、“长时段”地审视历史、理解现实的意识,能够正确理解国家历史与地方历史的辩证性关系,深刻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充分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唐初著名史家李百药奉诏修撰的《北齐书》,记载了东魏、北齐两朝44年的兴亡史。该书所宣扬的君权神授观、皇朝德运观、历史盛衰观,分别体现了作者关于历史起源、历史过程、历史动力问题的认识,这既是对唐以前纪传体史书编纂传统的继承,又反映出唐初最高统治者在政治、思想、文化上的诉求。总结李百药历史观的内涵及形成脉络,对于深化李百药史学思想研究,了解唐初政治与史学的密切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基雅维里不仅是对后世颇具影响的政治思想家,而且也是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第一流历史学家。他的《君王论》、《佛罗伦萨史》、《李维罗马史疏义》构成了系列的历史著作,充分显示了他作为史学家才华。他的历史观,既表现出对旧时代的传承,但更显示了对新时代的开拓,以及对后世的深远意义。马基雅维里史学是西欧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史学的代表,堪称为西方史学史上杰出的史家。  相似文献   

16.
罗伟章在当代文坛上是一位值得关注的生力军,也是2021年第六届郁达夫小说奖的获得者。他的长篇小说《声音史》和中篇小说集《寂静史》都是对乡村的现代化进行书写。他以宏阔目光来面对正在发生的时代之变,并以独特的视角来对其进行文学的烛照。他在小说中对现代化带来的种种问题予以了深刻的反思和批评,同时秉承着人文关怀表示同情与理解。此外,罗伟章还为两部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小说施以了审美的光辉,使其在情节的发展中显现出一种崇高感。  相似文献   

17.
《快曲》是蒲松龄十五种俚曲之一种,它通过颠覆性的结局迎合了下层民众的阅读期待,是对长期以来“尊刘抑曹”正统观念的进一步加强,宣扬了鲜明的“忠君”思想,反映了蒲松龄典型的儒家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李延寿改写《北史》,其主要依据是《魏书》,所以《北史》和《魏书》两书在史料上大部分是相同的,但如果我们认真比较一下两书就会发现李延寿对《魏书》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删削和增补,所以两书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点。本文主要对两书的异同进行粗略地比较,并且重点论述其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司马迁在《史记》写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丰富、复杂的历史观这一现象出发,经过爬梳与分析,指出《史记》存在着既否定“天命”又颂扬“天命”既坚持神学又坚持人学的二律背反现象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中共历史学家龚育之的中共历史观,认为龚育之的历史观体现在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党的立场与科学立场的统一,中共历史研究队伍要加强理论修养,开展正确的学术批评等方面。这些理论对于深化中共历史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