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迄止今日,无论是在普通观众还是电视剧从业人员中。对于制片管理作为一个专业的工作范畴都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很多人认为,所谓制片管理。就是为一部戏搞到钱。然后管这些钱怎么花。实际上。这是非常片面、偏颇的看法。这种看法反映了我们的电视剧创作生产在某种意义上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个规范,完整、科学的作业流程。还没有形成为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2.
当人们谈到一部成功的电影或者是电视剧时,津津乐道的往往是它的导演和那些主要演员们,而幕后的剪辑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3.
一部谈电视剧制片管理的书《本子、班子和票子——制片人谈制片》,即将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近年来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率先实行了制片人制,许多制作单位相继采取这种制片体制。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研究会编辑的《本子、班子和票子——制片  相似文献   

4.
制片主任在电视剧生产中是一个重要角色,对它的研究无疑会对电视剧艺术的发展和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这里不揣浅陋,结合我个人的工作体会,谈谈认识。一、制片主任是摄制组的行政领导和组织者电视剧是一门综合艺术,摄制组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集体。它是为生产精神产品而临时建立起来的单  相似文献   

5.
电视剧制片人是指专门从事电视剧及相关产品生产和营销的项目经理人。有人说制片人相当于公司老板,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根据国内的情况,制片人并不是用自己的钱投资拍摄电视剧.他不是投资人,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板.制片人往往是把通过融资筹集到的资金用来拍摄电视剧,而且与一般的公司经理人不一样,电视剧制片人往往是相对于某部剧的运作而言,一个人可以在这个剧中担任制片人.也可能在另一个剧中担任制片主任乃至导演。一部剧的运作完成了,制片人的使命也随之结束。  相似文献   

6.
罗霆 《现代传播》2001,(2):67-69
1999年10月30日,《630剧场》在全国近百家有线电视台主频道18:00~19:00时段同时推出。作为一个每天播出30分钟的大型电视剧栏目,《630剧场》的出现及其一年多以来的动作,确立了一种新的电视剧制片模式,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模式有以下一些特点。 首先,新型的制播关系是《630剧场》运作的基础。 电视剧制作的社会化、市场化已经是电视界的共识,也是当前电视剧生产的主要方式,但是,把制作和播出的关系相对的固定化、栏目化,形成一种电视台与制作公司之间比较长期、稳定的合作,这样的实践还很少…  相似文献   

7.
湖南卫视自制剧的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磊 《东南传播》2010,(9):50-53
电视剧作为电视产业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电视剧生产、制作和播出的商业化倾向越来越明显。近年来由湖南卫视掀起的自制剧狂潮已经席卷大江南北,抢占各个电视台,充斥着电视荧屏。自制剧的偶像化、同质化使得自制剧的营销成为一部自制剧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尝试从植入式广告、编播策略、整合营销这些角度来分析湖南卫视对其自制剧的营销策略,借此探寻其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杜谦  卢英  王峰 《新闻传播》2004,(5):66-66
制片人制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出现了第一批电视剧制片人。90年代初,一些电视台开始电视节目制片人制的试点,使电视节目制片管理成为电视改革的一个热点。1993年,在上海出现了不靠国家拔款,而靠自己经营、靠电视节目的经济效益自负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国电视剧,作为一门最年轻的叙事艺术,虽然仅仅经过了40几年的发展历史,但却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据2002年统计,当年审批通过的电视剧已达到了804部、16420集,电视剧在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观看电视剧已经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但对于电视剧艺术的理论研究,尤其是电视剧发展史的研究还是相当薄弱的.北京广播学院的高鑫教授和吴秋雅博士合著的<20世纪中国电视剧史论>(学苑出版社2002年11月版),可以说是近年来关于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0.
电视剧是一个年轻的艺术门类,然而它一经诞生,就显示出迅猛发展的势头。近几年来,中国电视剧空前繁荣,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影响最广泛、受众最巨大的一种文化样式。电视剧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体形式,对大众文化的传播,在现代社会文化的传承中显而易见是有着非同寻常的积极意义的。然而,我们也不无忧虑地发现,大量充斥荧屏的,却是一些观众“不爱看”、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电视节目是一个多部门互相配合、共同完成的工作,不仅需要在屏幕前的主持人,还凝聚了幕后的编辑、记者、制片、策划、部台领导和同事一系列的工作人员、多个工种的付出和辛劳,是集体劳动的结晶.因此,主持人只有融入集体,摆正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与集体成员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共同发挥集体智慧,才会为观众呈上一台好看的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2.
电视剧制片人是指专门从事电视剧及相关产品生产和营销的项目经理人.有人说制片人相当于公司老板,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根据国内的情况,制片人并不是用自己的钱投资拍摄电视剧,他不是投资人,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板.制片人往往是把通过融资筹集到的资金用来拍摄电视剧,而且与一般的公司经理人不一样,电视剧制片人往往是相对于某部剧的运作而言,一个人可以在这个剧中担任制片人,也可能在另一个剧中担任制片主任乃至导演.一部剧的运作完成了,制片人的使命也随之结束.  相似文献   

13.
获奖     
《视听界》2012,(1):4-5
中国电视剧产业群英榜近日,首届中国电视剧产业群英盛典暨中国电视制片委员会成立20周年庆典在京举行。江苏广电总台出品的《人间正道是沧桑》、《老大的幸福》入选“百部优秀作品”群英榜,台长周莉荣获“突出贡献人物——出品人”称号。  相似文献   

14.
想当年,一部《敌营十八年》曾让国人由衷地骄傲: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电视连续剧,而且长达十几集。似乎也是从那一刻起,中国电视剧的创作观念也渐渐步入了一个误区:以长短作为评判一部电视连续剧创作水准的重要标准之一。于是,一部剧作一旦长度超过30集,什么“宏篇巨制”、“大手笔”、“大制作”、“巨片”之类的赞誉便铺天盖地而来。  相似文献   

15.
电视制片管理者(制片人、制片主任等)在一个制片群体中占据着主导的位置。无论多么动人的本子,多么高明的导演,离开制片管理都将无所适从。制片管理者要具备丰富的电视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经济管理水平,以便顺利完成电视作品的前期选题、筹集资金、选本搭班、宣传炒作、拍摄制作、播出发行和获利分配。那么,优秀的电视制片管理者应该把握好哪些环节呢?  相似文献   

16.
《共和国之魂》(以下简称《魂》)在全国播出后,引起了很大反响,回顾《魂》的创作过程,制片工作的细致扎实为此部大片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魂》片于1996年12月27日正式在北京开拍,第一个采访对象是肖克上将,此时还没有成立专门的制片办公室.lop年2月18日,江西有线电视台与上海有线电视自在南昌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后,制片办正式成立.从此,制片办开始了紧张、有序、高效的运作.为摄制工作创造良好、便利的工作条件,是制片办的主要职责.为各访组购买提供必要的设备器材、通讯、交通工具等自不待言,制片办对在一线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7.
戴盈 《声屏世界》2014,(8):40-42
<正>作为传播文化、传递价值观,凝心聚力的表现形式之一,影视剧在凝聚亲情、社情、国情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5年前(1990年)一部《渴望》让人们记住了中国勤劳善良的女性代表——刘慧芳,当年热播时万人空巷让人记忆深刻,《渴望》的成功,使它成为了中国电视剧发展历史性转折的里程碑。一年后,以讲述六位来广州打工女性的电视剧《外来妹》轰动全国,在城市化矛盾中,如何去找寻自己的位置成为那一年代的问题焦点,文化冲突困扰着每一个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也始终是一个重要话题.电视剧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是向世界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承载着跨文化传播的重大使命.美版《甄嬛传》作为第一部,也是惟一一部在美国主流媒介平台以付费形式播出的国产电视剧,是中国电视剧对外传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对我国电视剧"走出去"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理论出发,试图运用高低语境理论、文化维度理论,从语境、剧情、主题等方面分析美版《甄嬛传》的对外传播策略,并总结出我国电视剧对外传播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随着广播电视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媒体产业化经营运作的理念得到认可.电视剧的制作管理等问题已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关注。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些有关电视制片管理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扩大读者涉猎的视野,本刊特邀北京广播学院制片管理教研室主任陈晓春以“电视剧制片管理”为主题,撰写了系列文章6篇。从本期开始,这组文章陆续在“专题讲座”栏目中刊登。请读者留意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钱钟书先生这部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后取得了巨大成功,时至今日仍然被认为是中国电视剧史上最好的一部根据名著改编的作品。电视剧的成功也使剧中两位主演陈道明、吕丽萍声名鹊起,同名原著亦成为当时最畅销的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