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者通过对《醒世姻缘传》的解读,认为西周生以直接的写实寄托一种间接的象征,通过民俗批评来进行历史反思,成为“醒世”智者,这正是《醒世姻缘传》成为颇具象征意味的写实佳作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
生态批评紧密联系着人、自然以及艺术、批评三者。为了进一步研究薇拉·凯瑟作品的生态内涵,分析其代表作《我的安东妮亚》中蕴含的生态批评三个层面:人与自然的关系、艺术和审美领域的生态诗学原则、对艺术创作领域中人的主体性问题的反思。结果表明,薇拉·凯瑟的生态思想和精神在文学创作、审美以及哲学层面均有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3.
桂永才 《海外英语》2020,(7):180-181,189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翰·福尔斯的作品饱含鲜明的生态批评思想.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从女性主义批评、形式批评、神话原型批评、心理分析批评等角度对文本进行分析.以他的著名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捕蝶者》《魔法师》为例,深入挖掘小说中蕴含的大量的生态思想,揭示约翰·福尔斯的生态批评旨归:倡导人们弃以自然的征服者到自然的保护者,弃以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启发人们要处理好自己与自然、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才能摆脱生态危机,实现人和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英国浪漫主义代表诗人塞缪.泰勒.柯勒律治的长篇叙事诗《古舟子咏》被称为"最伟大的生态寓言",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当时的英国时代背景-英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柯勒律治浪漫主义思想,用生态批评的方法,从象征手法的运用来看《古舟子咏》中体现的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5.
菲茨杰拉德善于用不同的象征和神话原型来刻画人物形象和表现小说主题,象征和原型在他的作品中无所不在,其代表作《夜色温柔》中就应用了不少的象征和原型以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的心理变化,揭示人物的命运发展及作品的主题思想。因此,从原型批评中集体无意识及象征中的人类共同的经验和心理2个角度来分析和探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将有助于深入把握菲茨杰拉德的写作艺术和作品意蕴。  相似文献   

6.
作通过对《醒世姻缘传》的解读,认为西周生以直接的写作寄托一种间接的象征,通过民俗批评来进行历史反思,成为“醒世”智,这正是《醒世姻缘传》成为颇具象征意味的写实佳作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7.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熟稔《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精通神话叙事艺术,她的多部作品均运用人物的姓名,反映他们的个性,暗示他们的命运,使人物姓名成为表现主题的工具、解读作品的扣结。在《秀拉》中,通过赋予人物名字深刻寓意,运用神话原型批评来凸显主题,表现美国黑人的自我意识和文化归属意识。因此,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视角来解读《秀拉》这部小说中各人物形象的生命历程,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把握人物的精神本质以及作品所蕴含的多重寓意。  相似文献   

8.
《白轮船》和《白鹿原》采用了相同的虚景设置、现实主义与魔幻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两部小说都具有悲剧性。但《白轮船》和《白鹿原》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特质,在篇幅、人物性格表现以及作家的价值取向方面都是截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生态批评角度对《老人与海》进行了系统分析。首先详细地阐述了其文化根源,其次分别就生态批评主义对人类精神生态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从中揭示了深刻的生态批评主义思想、揭示了人征服自然的严重后果。因此呼吁人类回归到大自然当中,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0.
中篇小说《白轮船》是艾特玛托夫的重要作品之一.它于1970年问世时,轰动了苏联文坛,引起了读者和评论界极大的兴趣. 这篇小说与作者前期作品不同,表现了新的创作特色和艺术风格.作品不仅对现实社会生活作了真实描绘,而且使神话传说成为它的重要内容,在艺术形式方面特别重视象征手法的运用,抒情色彩也很浓厚.浪漫主义因素与现实主义因素溶为一体,使这篇小说成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杰作。艾特玛托夫继承了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传统,怀着满腔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通过自己的创作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示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在1970年发表的《白轮船》中,作者对国内邪恶势力的揭露和批判更加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学来重审人类文化和反思导致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在生态批评视野下,柯尔律治的长诗《古舟子咏》赋予了人们无限的空间去感知自然、审视自然,倡导生命平等的生态伦理观,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暗示人们只有遵循自然规律,热爱生命,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这篇讲读课文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寓言故事,学习有一定的难度。这是因为:首先,《坐井观天》也和其它寓言一样,蕴含着较为深刻的寓意——它批评了目光短浅、所见有限而又自以为是的人,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思想。其次,整个寓言故事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展开主要是通过对活的形式来实现的,要读懂对话,并通过对话来感知形象和理解课文。根据以上特点,应正确地确定目的和选择相应的教法。  相似文献   

13.
分析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既往理解之不足.对"百草园"、"三味书屋"意象的象征寓意进行把握,指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对童年成长过程必然经历自然天趣与文化规束两个阶段、二者共同参与塑造生命形象的寓言写照.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批评和文本细读的方法,从生态整体观、感悟自然和适当索取对西语裔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斯《芒果街上的小屋》进行分析,发现这部小说富含生态批评思想,旨在推动西语裔文学的生态批评并激发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学的叙事及其读者感知往往凸显多重危机意识与忧患意识,进而形成由动物叙事探寻生态困局解决路径的逻辑。郭雪波早年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与草原情结为其小说拓展了生态批评的解读空间。他的作品《银狐》颠覆了人类中心主义,采用动物叙事的表述方式,展现了自然危机与人类的精神危机;在叙述社会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同时,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了人类重建生态家园的努力;借助蒙古族传统文化资源,表达了敬畏自然、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作者在《银狐》中对生态观念的强化是基于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继承,也是对当前人类家园的文化守望。可以说,《银狐》提供了解决生态忧虑的现实方案,为中国生态文学叙事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16.
理查德·赖特在其代表作<土生子>中,成功地运用了象征写作手法.这部作品中最典型的象征意象是"白"、"盲"和"姓名".通过分析和解读这三个象征意象深层次的寓意和内涵,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赖特对美国种族歧视的强烈抗议和这部作品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风萧萧》通过借鉴色彩学和绘画艺术的原理,将人物抹上不同的色彩,分别用银、红、白、黄四种颜色来象征四位女性,使人物形象更具生命的美感.  相似文献   

18.
生态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在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思想和反生态思想。海明威的代表作品《老人与海》就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两种思想,同时也揭露了在生态批评的条件下生态观的矛盾及根源。本文将从生态批评的角度研究《老人与海》的生态观矛盾及根源,从而发掘出引发人类生态环境改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哲学中所倡导的天人和谐的观念在《白轮船》中以一种神话的形式再一次表现出来,中俄化不同,但是在对待自然的问题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本旨在分析《白轮船》是怎么叙述与表达这一观点的。  相似文献   

20.
冯敏 《考试周刊》2010,(49):23-24
美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纳撤尼尔·霍桑的创作大多以道德题材为主,往往借助寓意深刻的象征与反衬手法,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独具匠心的人物命名,特殊的场景设置,以及明暗对照等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解释人性恶这一古老而又永恒的主题,达到他所提倡的"道德自新"。《红字》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他的艺术天才达到空前高度和深度的作品。本文从《红字》中珠儿的形象意义角度来探索其象征及反衬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