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倍”概念一船是随倍数应用题的教学出现的。教学中,由于没有把“倍”这个基本概念作为重点,深入讲解、练习,导致学生对“倍”的概念模糊,对三种类型的倍数关系应用题不理解,出现见“倍”字就乘的现象。尤其是在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即求一倍数)一类题时,错误  相似文献   

2.
重视整体教学培养思维能力──“倍数关系应用题”教学银川市城区十九小郭维茹“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在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客时,要从整体出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在直观操作中帮助学生形成“倍”的概念倍...  相似文献   

3.
本册第六单元中“倍”的概念是两数倍数关系应用题中一个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概念。学生只有理解和掌握好“倍”的概念,才能充分运用它去理解倍数关系应用题的题意,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学习能力。因此,我们安排了较充足的时间(两教时)来认识“倍”。教学中,我们注意解决低年级学生思维的具体形  相似文献   

4.
倍数关系实际上是几个几的又一种说法。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四、五、六册中出现的倍数关系应用题,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等分除法、包含除法等的扩展。因此,我在讲完等分除法和包含除法及9的乘法口诀后,进行了倍数关系应用题的整体教学的尝试,共讲授12课时。经整体教学的尝试后,进行了自我质量评估,成绩良好。我的具体教法如下:(一)建立“倍”的概念“倍”的概念的理解是解倍数关系应用题的关键,因此,我不急于讲应用题,而是用3个课时讲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三册79页例4、例5。教材简析:“倍”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学习“有关两个数倍数关系应用题”的基础。本册第六单元开始教学“有关两个数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先安排“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再教学“求一个...  相似文献   

6.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个难点,因为小学生对概念理解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概念题的正确解答.多年的教学工作,我发现总有这么一部分学生,在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叙述题和应用题时,常常混淆不清,方法用错.为此我在“倍数”概念教学中注重强化对比教学,有一定的效果,具体作法是:一、注重求“一倍数”与求“几个一倍学生解答有关“倍数”概念题时,解题方法的错误,关键是数量关系分不清.因此在教学中,我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倍数”概念的基础上,强化有线段图进行对比分析教学.如在“倍数”概念的教学时,我设计了一组浅显易懂的题目.如例1.小明今年7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5倍,爸爸今年多少岁?分析:谁的年龄是一倍数”,谁的年龄是“5个这样的一倍数”.  相似文献   

7.
我过去在教学倍数关系简单应用题时,是按“知一倍数,求几倍数”、“知几倍数,求一倍数”、“求倍数”三种类型,分别在两个学期内完成。结果,学生常形成“见倍就乘”,(或“见倍就除”)的不利思维定势。这样的教学安排既不利于体现知识的整体性,也阻碍了儿童思维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在重教这一部分知识时,我在教材的组织安排,教法设计上,进行了新的探讨,具体做法如下: (一)建立“倍”的概念 “倍”的概念在低年级儿童的头脑中是陌生的,开始建立这个概念,方法显得很重要,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层次: 一、思路准备——学习一种新的比较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对比中揭示数量关系昆明市五华区红旗小学范淑敏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二单元“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是在学生建立了“倍”的概念,学习了前两类倍数应用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中要注意把新知识置...  相似文献   

9.
加强实际操作建立“倍”的概念栾淑珍,慕淑清佳木斯市第五小学“倍”概念的建立,统编教材是在第四册出现的。义务教材把应用题进行分组教学,因而“倍”概念提前到第三册。统编教材中关于“倍比”应用题只有两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而义...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在解倍数关系的应用题时,看到“倍”字就用乘法计算,凭“经验”解题,这说明学生对比较两数的“倍数关系”并没有真正理解.为此,我在“倍数关系”应用题题组教学时,认真钻研了教材编者的编排意图,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突出分析题中数量关系这一重点,较好地突破了怎样分析两数的倍数关系,确定正确解法这一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第四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教学,既要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又要启发学生分析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的方法。首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建立“倍”的概念上。我在讲授第10页例8时,开始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图,先  相似文献   

12.
较复杂的倍数应用题是“相差”关系和一般倍数应用题的有机结合。它既是这两类应用题的发展,又是学生今后学习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基础。这一类应用题的教学,可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该类应用题的特点,建议从以下几方面人手:一、帮助学生理解“相差”和“倍”的概念,掌握这类应用题的思考方法。“相差”关系的实质是两个数进行比较,且两数存在大小关系,其思考方法是:把较大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与较小数同样大,另一部分则是比较小数大的部分;其基本数量关系是:较大数一与较小数同样大的数(较小数)=相差数。  相似文献   

13.
相差、倍数关系应用题,是简单应用题中较难教学的部分,分别编排在“九义”小学数学教材的第二册和第三册。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下面就怎样抓好相差、倍数关系应用题的教学,谈谈笔者的几点认识和做法。一、选准教学的突破口,注重操作实践,强化有关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倍数应用题历来是低年级应用题教学的一个难点,以往的教学,把倍数关系的三类问题割裂开来,孤立地教一类练一类,致使学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形成较完整的认识,表现在解题中最常见的错误就是见“倍”就乘。针对这些问题,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对这部分内容做了较大的改进,把三类问题相对靠拢,并加强了动手操作和及时的对比,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开辟了新的途径。通过几届先行班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现将其中几项教学措施简介如下,以供大家借鉴。 一、应用直观,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在六年制二、三年级数学教材中,知道一倍数求几倍数的应用题出现较多,如,第四册的第74、75页的例7、例8讲了一倍数和几倍数的关系,都属于知道一倍数求几倍数用乘法解答的应用题,又如第五册第44页例3、第六册第66页例1,也是“几倍求和”和两步计算应用题。但对于知道“几倍数”,求“一倍数”的应用题,就没有专设例题,在练习中却又有这  相似文献   

16.
拜读本刊 2 0 0 1年第 7、8期周满兰老师的《相差关系应用题字面分析例谈》 ,觉得它与我在倍数应用题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学生常把求 1倍数和求几倍数的应用题相混 ,我就以题中表示倍数关系的句子 (我称之为关键句 )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首先依据关键句找准 1倍的量和几倍的量 ,再结合线段图进行分析 ,效果不错。现也举例说明如下。例 1 骆驼可以活 2 5年 ,乌龟的寿命是骆驼的 4倍。乌龟比骆驼多活多少年 ?1 抓住关键句“乌龟的寿命是骆驼的 4倍” ,判断谁是 1倍的量谁是几倍的量 ,并标注出来。关键句中有明显标志“的” …  相似文献   

17.
算术概念是整个算术科的基础.没有它,运算法则就无所依据,应用题也无从判断、解决.例如自然数1、2、3、4、5、……和“=”符号是算术中最基本的概念,没有这些基本概念,加、减、乘、除等运算就不能进行.又如“10与6的差的2倍是多少?”、“一个正方形果园,边长是85米,问整个周长是多少米?”题里有“差”“倍数”、“正方形”等概念,如果没有这些概念,应用题就无法解决.因此,算术概念教学在整个算术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了使学生学好算术知识,下面就有关算术概念教学问题,谈谈几点意见.一、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引出概念在教到每一单元内容时,都有新的概念出现,如何引出新概念,(?)使学生感到自  相似文献   

18.
有关说明 在统编教材第四册中,“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安排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之后。而儿童在认识新事物的过程中又总是试图用原有的图式去同化,因此,不少学生在解题中常见的错误就是见到有“倍”字的应用题就用乘法计算。针对这些问题,按照义务教材的思想,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倍”的正确概念,突出“倍”的概念产生于两个数相比较,是经过“比”所得到的结果。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与求一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联系起来,以帮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算的道理。 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和倍问题”与“差倍问题”的应用题,结构比较相似,同学们要注意区别。“和倍”应用题的题型是:已知两个数的和,又知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例1】红气球和黄气球一共有32个,已知红气球的个数是黄气球的3倍。红气球和黄气球各有多少个?  相似文献   

20.
近日去乡镇学校听课,听到一些教师在研讨倍数问题。说什么“数的概念由整数扩大到分数,对于倍数概念也应由整数倍扩大到分数倍。但在一般应用题中,如果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所得的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