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本研究归纳了中学化学反应的认知阶梯;对中学生化学反应的理解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在化学反应的微观认识能力、解释力和系统性学习方面较差.针对存在的问题,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科学建构化学反应的教学策略.为了检验所选教学策略的有效性,采取对照实验的方法进行了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2.
卢赞谊 《快乐阅读》2011,(14):81-82
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反应的温度、反应体系的组成成分等因素都在发生变化,从而使化学反应也发生了改变。研究化学反应的阶段性可以揭示化学反应的本质,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同时教会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本人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由化学反应的阶段性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这一问题,进行了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以"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两版教科书在习题的考查内容和作答方式上没有显著不同,但在习题的数量和呈现方式上却存在较大差异。建议两版教科书在保留各自特色的前提下,能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设定习题练习数量的参考标准,能让习题的呈现和作答方式动态适应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特征,同时进一步加快电子教科书的设计和开发。  相似文献   

4.
在梳理“物质构成奥秘”主题教与学的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挖掘学生问题产生的根源,将“物质构成奥秘”主题的教学定位于促进学生微观认识发展,并提出“物质构成奥秘”主题的认识模型,在初三年级进行该主题新授课的单元整体结构化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上,提炼促进学生微观认识发展的“物质构成奥秘”主题的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化学方程式作为对化学反应的一种符号表示,是对宏观与微观的一种抽象、概括,它将丰富的宏观、微观信息浓缩成最为简练的形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一些重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形成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技能,也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化学方程式作为对化学反应的一种符号表示,是对宏观与微观的一种抽象,概括,它将丰富的宏观,微观信息浓缩成最为简练的形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一些重要反应的化学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形成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技能,也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化学反应速率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视角,也是高中教材选修教学与选考复习的重要内容.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高三复习教学实践,通过设置挑战性任务,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温度、浓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宏观表现和微观本质,同时有助于学生将外显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内隐的思维力量.  相似文献   

8.
化学模型认识观是有关化学模型性质、目的等的基本观点,对化学模型认知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形成高中生化学模型认识观评估框架,对西安市两所中学626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高中生化学模型认识观发展的整体情况,并进一步探查年级、性别因素对高中生化学模型认识观的影响.研究发现,高中生在"模型目的"和"建模本质"维度上表现较好,在"模型本质"和"模型评估与修正"维度上存在认识不足;学生化学模型认识观并非随年级增加而逐步上升,在"模型本质"和"建模本质"维度高二学生表现强于高三学生;男生在"模型评估与修正"维度上表现较好,女生对于化学模型概念的认识更为清晰.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模型认识观,高中化学教师需要借助多样的化学模型改善学生对于化学模型与实物关系的认识;利用化学建模活动培养学生的模型评估与修正意识;注重高三学生模型认识观的发展,结合性别优势进行有针对性的化学模型认识观教育.  相似文献   

9.
把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形成的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提出促进化学思维建模的三个多角度认识策略:从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和存在等角度认识常见物质;从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从语文、数学和化学相结合的角度认识溶液类化学概念。  相似文献   

10.
在认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建构微观模型,从分子模型的角度重新认识了物质和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1.
对酸碱盐性质的理解和综合应用,是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仅从宏观上学习认识,难以达到教学要求.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一套微观教学方法,即从对微观离子的认识入手,启迪学生的思维空间,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笔者将此法应用于教学实践,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验证了此教学方法优于常规宏观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地达到了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2.
考试难度是社会各界和命题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作答时长对难度的影响,反映为对考生作答表现的影响.本研究在不同作答时长条件下以高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对考生进行测试,研究作答时长对考生作答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40 min的作答时长与目前生物试卷的思维量较为匹配,不同作答时长对考生作答表现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模拟微观分子、原子或化学反应,形象直观,可以很好地考察学生的识图、收集数据与证据、评价、预测等批判性思维能力.相关知识有分子、原子、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反应的过程、化学变化的实质、  相似文献   

14.
徐睿 《化学教学》2000,(5):28-32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对化学反应的重要性。2 .在探究化学反应与物质的量的关系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3 .学会运用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的知识来认识和解决问题 ,并将其与工业生产实践相联系。教学重点 :1.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和反应历程及产物的关系。2 .研究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科学方法。教学模式 :指导———完善模式和引导———探究模式相结合的复习课。教学手段 :1.用Powerpoint显示板书及有关图片。2 .用自编动画软件模拟反应中的微观情况。3 .用实物投影…  相似文献   

15.
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人类知识和培养各种能力的特殊认识过程,教学认识同人类一般认识相比,其认识的实践基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认识的手段和方法、认识的基本进程、认识的目的和结果等都有自己的特性。教学认识的目的和结果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初中化学中不少实验如氢氧化钠与盐酸,二氧化碳与水、氢氧化钠反应等无明显现象,从而导致了学生的认知困难.为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设置对比实验,使现象从"无"到"有",具体包括:用指示剂检验酸碱性、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检测反应物减少和生成物产生等,让学生利用间接的实验现象或手段感知反应的发生及其微观过程,深刻理解"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正一、高中化学学习化学方程式的重要性1.有利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我们平时所讲的化学反应只是从宏观的角度对物质的化学变化进行描述,例如,我们说碳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其中的碳和氧气又或者二氧化碳我们只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名称,而学习化学方程式有助于我们对化学反应的本质进行深入的理解.还以碳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为例,此反应的实质是氧气分子在反应的过程中分离成为氧原子,两个氧原子又和碳原子进行结合形成二氧化碳分子.化学方程式  相似文献   

18.
提问,是一种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课堂提问,应力求把学生导入求异情境之中。所谓求异情境,是指在一个问题面前可能出现几种意见、几种答案。差的提问,常常表现为教师照本逐一问去,学生无须思考作答。好的提问,常能使学生置身于求异情境之中,置身于对立的认识之中,学生须反复思考方能作答。它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探索,去争论,从而使学生的创造力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化学反应方程式既反映了一个化学结果,又隐含着形成这个化学结果的认识方式和推理路径,以及将这种认识思路和推理逻辑进行拓展应用的基本方法.从知识到观念、从定性到定量、从孤立到系统、从方法到素养开展的针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深度学习,构建了无机化学反应方程式认知模型,如此可深化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系统化认识,进而可提升其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问题式教学作为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在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对知|只的认识和升华,最终形成历史规律性认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问题式教学的首要环节是课堂问题的设计,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能否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恰到好处地选择和没置问点,直接影响到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