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存在着“愚民”的糟粕,是学术界颇为流行的观点,其立论的基本史料依据,是《论语》中记载的孔子的几段话。通过对孔子的这几段话逐一进行辨析,可知孔子的教育思想着重于教民而非愚民,“愚民”思想只不过是后世儒家和封建统治者对孔子原意的曲解。  相似文献   

2.
孔子与其同时代的其他思想家一样,在政治上主张实行愚民政治。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为其政治思想服务的,其宗旨,是要把人们教育成没有自己思想,没有自己独立人格,只知"无违"统治者的"愚直"之民,这种教育是含有强烈愚民色彩的奴化教育。  相似文献   

3.
"无为"的观念在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体系中都有体现,但是二者却有着本质的不同。一个是出于"自然"的无为,一个是主张"德化"的无为。本文从天道、政治、人生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从两种思想各自的价值取向、人性认识、实现"无为"的过程等方面展现了老子与孔子"无为"思想的差异所在。  相似文献   

4.
老子和孔子的政治思想本质上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同时有着各自的价值诉求和实现方式。老子的政治思想聚焦于以自然为核心的自为政治,孔子的政治思想聚焦于以伦理为核心的层级政治。深入辨析二者的政治模式、政治理想和政治逻辑,对于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孔子和老子廉政思想因产生于相同社会土壤而有着相似内容,他们都主张爱民、提倡节俭、注重加强道德修养.但作为儒道两大学派的开创者,二者在廉政思想的核心、主体、手段和目标等方面都有着较大差异,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老子、孔子双方的思想相差甚远,实则二者的思想不完全是对立的,生活在几乎同一时代的两位圣贤思想上有相融的一面。老子只是对孔子思想中的违反自然的成分持不同态度并非全盘否定,孔子对老子的思想也有所继承和发挥。老、孔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而不是相互完全独立的两个体系,老子之自然有利于孔子之仁的发挥影响,而儒家之仁德也有利于来实现老子所向往的自然之秩序。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教育目的、师德观和教学原则三个方面对老子和孔子教育思想的共同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老子和孔子教育思想.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对于老子和孔子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从出土的竹简《老子》,我们可以看出老子与孔子有诸多思想会通之处。其一,从道论中可看出二者对人世的共同关切;其二,从德论中二者都认为至德之人是他们所追求的圣人;其三,从无为上两人认为无为而治是人类修身、治国的最高境界;其四,从仁范畴上看,孔老对仁本身的看法是相同的;其五,从治国方略上两人都主张以正治国是治理好国家的根本。综合以上,说明道与儒在早期思想发展上相通性占有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早年的康有为肯定愚民政策的合理性。在维新变法过程中,他认识到开发民智的重要作用,与传统意义上的愚民政策分道扬镳。随着晚清政局急转直下,他警惕并抵制民众的觉醒与抗争,倡导以改良后的孔教统摄民心,抑制革命。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身心之间的普遍和谐。籍此构建一个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诚信友爱并存的和谐社会。孔子从人的心灵出发。强调人的修身自省在构建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中的重要性,他的和谐思想是由心及物的外推式和谐:而老子主张自然和谐是最高和最好的和谐,只是人在社会活动中的“胡作妄为”破坏了这种和谐,人应该回归自然,回归到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内敛式和谐。孔子和老子和谐思想的比较可以为我们提供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场由社会变革引起的关于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哲学、美学等各方面的大讨论中,音乐美学思想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尤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以各自不同的美学观点,在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史上开辟了新天地,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音乐美学思想的基础,构筑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音乐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2.
和谐思想是中国先秦哲学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孔子从人的心灵出发,强调人的修身自省在构建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中的重要性,他的和谐思想是由心及物的外推式和谐。而老子主张自然和谐是最好的和谐,人类在社会活动中的“强作妄为”破坏了这种和谐,人类应该回归自然,回归到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内敛式和谐。孔子和老子和谐思想对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不可或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老子是道学的创始人,两人都是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的杰出人物。孔子和老子都生活在战事频繁的春秋时期,他们的传世著作或言论中不乏对战争和军事问题的探究。两人在战争观上有相同观点:反对暴力,拥护正义战争,主张““慎战““。但在方法论上侧重点有所不同: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提倡““教战““的思想;作为哲学家的老子通过对历史上兴亡更替的深刻考察,就军事辩证思维、战略战术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兵道““思想。  相似文献   

14.
就老子思想主旨而言,老子的"无为"思想并非君主、王侯的"君人南面之术",更不是老子能动地为统治者提供的一种政治策略.老子"无为"本是老子"道"的一种存在方式,落实到人生实践中来,则首先表现为一种达到其"无不为"人生修养目标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关于道家和儒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主要有三种看法,儒家主干说、道家主干说和儒道互补说.论文倾向于刘笑敢先生提出的"儒道相通"的观点,主要从原始道、儒两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和孔子思想的相通性来论证"儒道相通"的观点.老子和孔子的交往是儒道相通的现实基础,而<易>则是儒道相通的文本基础.  相似文献   

16.
试从老子“无为”思想的涵义以及由此而阐发的辨证的哲学观念分析老子“无为”思想中蕴涵的积极人生观。  相似文献   

17.
《学子》2003,(9):61-62
  相似文献   

18.
19.
论孔子与老子生死观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死观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指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先秦诸子中,有许多关于生死问题的阐释,以儒道二家影响最大.通过阐述孔子与老子的生死观,比较两者的异同,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从而深刻认识儒道二家的不同价值取向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求真务实、力戒空谈——道德实践原则 老子与孔子都是很内敛、不事空谈、只求平实做人的人。孔子适周曾问礼于老子,老子看到孔子一副年少气盛、春风得意的样子,就以一个长者的身份批评孔子说:“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