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傅义洲 《新闻前哨》2012,(2):100-102
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新闻思维方法是新闻记者在新闻采写、报道活动中所采用的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它是进行新闻采访活动、完成报道任务的主观条件。新闻作品由新闻记者的思维决定的,而新闻记者的思维决定新闻作品的质量。新闻记者的主观意识驱动下的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贯穿在新闻采写全部过程。新闻记者如要能迅速发现新闻和准确地判断新闻价值,写出优秀新闻来,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新闻采写能力,还要具备优秀的思维方式。因此.就要求新闻记者重视和优化自己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使得媒体传播速度更为快捷,传播的范围更为广泛。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民大众对新闻媒体的关注程度也有所升高,以及国外先进思想的影响,深度报道已经成为当前媒体新闻记者采用的主要方式。深度报道最为一种全新的报道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民众了解更真实的情况,也能让媒体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深度报道还要求记者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对新闻进行更深层次的报道。本文主要将对现代的深度报道与新闻记者思维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邹檀 《新闻前哨》2012,(5):78-79
新闻作品由新闻记者的思维决定。新闻记者主观意识驱动下的科学思维方法贯穿在新闻采写的全过程。新闻记者要迅速发现新闻和准确地判断新闻价值并写出优秀新闻作品来,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新闻采写能力,还要具备优秀的思维方式。这就要求新闻记者重视和优化自己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4.
笔者探讨在新闻报道中,记者要具备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思维模式,能够从复杂的材料中选择闪光的点和归纳有意义的事件。在新闻报道中要抓住事物的关键,突出问题本质,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报道,通过创新思维方式,提高新闻记者的智慧和素养。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新闻媒体行业也面临着巨变,给新闻记者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报道出有质量、有时效性、有价值的新闻,是一名新闻记者必须面对的重要发展问题.本文从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需要具备的条件入手,从工作热情、思维方式、职业道德、报道真实性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期电视新闻记者不仅需要具备新闻事件的报道能力,还需要具备完善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这样才能在新时期保证电视新闻的不断进步,促进电视新闻事业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新时代电视新闻记者的素养与社会责任进行分析,了解新时代电视新闻记者需要具备的素养,提升记者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7.
深度报道和学者型记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曾这样概括他心目中理想的记者素质:哲学家的思维,经济学家的头脑,新闻记者的敏感,文学家的文采,历史学家的使命感,社会学家的责任感。在实际工作中,用这些条件去要求每一名新闻记者是极不现实的,毕竟记者首先是一个普通的人,其首要任务是以最快速度传递新近发生的事实信息。但是当你把范围局限在深度报道上时,这些条件恰恰概括出了采写深度报道的记者应具有的素质。那么,这种曾被称为报纸的有力武器——深度报道,到底是怎样的报道样式?采写这样的报道记者为什么需要具备这些素质?只有弄清楚这些基本问题,才能真正让深度…  相似文献   

8.
报纸不能停留在仅仅报道客观事实这种静态思维活动方式上,还应从分析事实、解释缘由着手,向读者提供独到的见解。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变静态思维活动方式为动态思维活动方式。新闻记者怎样才能由静态思维活动方式向动态思维活动方式转变呢?笔者体会,以下四个转变是首要的: 一是转变新闻价值观念。以前,我们新闻记者的思维活动是同计划经济体制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在报纸上的经济新闻很多是“政治性的经济新闻”,农业报道唱“四季歌”,工商业报道也唱“四季歌”。年复一年,记者的思维活动就形成了静态思维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9.
张林 《新闻窗》2010,(3):92-93
报道事实和进行舆论监督是新闻记者的主要职责,传递党政信息,替群众说话,为社会服务,是记者的职责和使命。记者要写出有深度、有指导意义的报道,还须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0.
华雪 《中国广播》2011,(4):52-54
深度报道以深邃的思想、浓郁的思辨色彩和巨大的社会反响,不断引发研究者对其思维方式进行探究。本文论述了宏观思维、辩证思维、理性思维和超前思维在深度报道中的积极能动作用,以期加深对深度报道思维科学性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黄忠勇 《视听纵横》2002,(3):102-103
系统论认为,任何客观事物都可作为由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电视深度报道除应具备时间、地点、事件等一般新闻要素外,还有声画并茂、线多面广的特殊要素和传播手段的动态连续性。电视深度报道这种纪实报道和理性思辨相结合的立体性特征,决定了电视记思维方式的改变。连动性思维是采访电视深度报道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手机以及网络等多种新媒体方式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当中,在媒体行业之间形成了相当激烈的竞争。在传统的电视台当中需要对市场的需求进行不断地创新和改革优化,使其广播电视台的节目内容和形式可以更加丰富和多样。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记者具备相当高的素质能力。通过新闻记者的报道可以掌握到更多的新闻事件,获取到更多的新闻信息。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新闻记者的采访艺术进行不断的提升。在本文当中,首先对新闻记者的采访艺术进行了概述;其次对我国的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艺术的策略进行了实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论文缩微     
深度报道 与理论思维 沈世纬在《新闻记者》杂志2003年第9期上撰文说,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一支新闻报道的劲旅——深度报道,在中国媒体崛起。其气势恢宏,纵横捭阖,激情洋溢,内涵深刻,在引导舆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它表现为记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是否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正确的判断能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由于电视新闻具有纪实性和形象性的基本特征,因此电视新闻记者不仅要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还要有直觉思维能力,这是一种快速地把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思维,也就是一触即拍的思维。  相似文献   

15.
刘冰 《新闻传播》2010,(6):153-153
“直播”,也即“现场报道”,是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直接对新闻事件以口头方式进行报道。这种时间和空间的特殊性.要求现场直播的新闻记者必须具备清晰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对新闻有较好的洞察分析、驾驭现场的能力,以及最基本的政治素养。  相似文献   

16.
新闻记者在电视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是创作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创作的领导者,关系到整个节目的一系列工作。电视新闻又是现代信息生活的主要传播手段,报道着新近发生的事实和正在发生的事件。由此可以看出,电视新闻记者不仅要具备其他新闻媒介记者所具备的思想和文化素质,还应当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县级广播电视台的主要特点是面向基层,更加能够体现出群众的生活,报道的内容也大多为群众生活中的事件。近些年,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县级广播电视台迎来更大的挑战。这给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的新闻采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对于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进行阐述,同时对于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的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于提升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新闻采编能力的策略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新闻采编能力的提升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广大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要求新闻报道有深度与厚度的愿望越来越强.这在客观上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新闻传媒在报道领域加快改革步伐势在必行.在新时期如果记者仍恪守传统报道规则,沿用传统报道模式和采写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一些记者在业务上想上一个新台阶,却找不到突破点,不明问题的症结.我以为,这是目前新闻记者中带有普遍性的一个问题.除了解决思想观念这一首要问题外,加快思维方式转变确是记者的当务之急.本文拟就新时期记者转变思维方式的必要性,记者应有的思维方式和特点,目前记者思维方式滞后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9.
新闻记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在繁杂的社会信息中筛选并提炼出最具有价值的事实加以报道,这些都需要记者在工作中具备创新的思维和能够灵活运用的采访技巧。本文从记者在采访中容易出现的不足之处入手,对新闻采访技巧的运用于创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深度报道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注意变革思维方式,是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变革思维方式呢? 变微观思维为宏观思维深度报道是相对于一般反映性、动态性报道而言的。深度报道是一种重大新闻事件或为社会舆论所关注的问题的报道形式。它要对复杂的事物进行多侧面、多层次地反映与剖析。因此,写深度报道,就要从传统的微观思维圈子里跳出来,总揽全局,挖掘出新闻事实,进行综合分析,力求在广阔的背景和时空大跨度中,在宏观和微观的联系中,突出和深化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