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20,(11)
为帮助用药人群在面对复杂的药品成份、性状时,能够快速有效的找到自己所需的药品及其用法用量,我们设计了一款新型智能家用电子药箱。药箱通过药品的数据扫描,记录药品的基本信息,区分不同温度及储存形式下药品的存放类型,针对用药人群的需求提供相应类别的药品。该药箱在储存药品的基础上,将药品使用说明书中的内容、使用方法、禁忌及有效期等内容简易化,避免用药人群出现服用过期药、错误储存破坏药物活性、药物相克等情况,实现药品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由于冻干药品呈多孔状、能长时间稳定贮存、并易重新复水而恢复活性,因此冷冻干燥技术广泛应用于制备固体蛋白质药物、口服速溶药物及药物包埋剂脂质体等药品。进入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健康保障的需求为药品冷冻干燥技术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药品冻干损伤和保护机理、药品冻干工艺、药品冷冻干燥机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药品冷冻干燥技术是一门边缘学科,需要生物学、药学、制冷、真空和控制等知识的交叉和综合,因此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由于冻干药品呈多孔状、能长时间稳定贮存、并易重新复水而恢复活性,因此冷冻干燥技术广泛应用于制备固体蛋白质药物、口服速溶药物及药物包埋剂脂质体等药品.进入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健康保障的需求为药品冷冻干燥技术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药品冻干损伤和保护机理、药品冻干工艺、药品冷冻干燥机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药品冷冻干燥技术是一门边缘学科,需要生物学、药学、制冷、真空和控制等知识的交叉和综合,因此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化验室检验工作在药厂生产药物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严格进行化验室质量检测将为确保药品规格合格、设备精准、数据严密提供真实保障。随着现今社会人类健康受到各种疾病、病菌的侵袭和威胁,亟需各种新型药物来进行治疗和预防,减轻病人痛苦,这就使得人们更加关注药物的质量和标准。各大药品生产商作为最初的药品生产操控者,应该把化验室的工作当做重中之重,将管理工作做到位,优化药厂化验室管理模式。笔者在本文主要论述化验室在我国药厂中的地位和影响,分析药厂化验室管理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纳米材料的用途很广,主要用途有: 医药使用纳米技术能使药品生产过程越来越精细,并在纳米材料的尺度上直接利用原子、分子的排布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药品.纳米材料粒子将使药物在人体内的传输更为方便,用数层纳米粒子包裹的智能药物进入人体后可主动搜索并攻击癌细胞或修补损伤组织.使用纳米技术的新型诊断仪器只需检测少量血液,就能通过其中的蛋白质和DNA诊断出各种疾病.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9,(10)
目前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药品检验中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对药品质量的检测起了重要作用。该技术主要在药物有效成分鉴别、药物中相关物质的检测、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等方面应用。作为一名药品检验人员,应该利用好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保证检测准确度,提高检测效率,严把药品质量。  相似文献   

7.
正有一次,妈妈在整理家中的药箱时发现很多药品都过期了,有的药物吃了一半,有的药物甚至都没有开封。如何处理过期药品?被扔掉的药品会不会被重新包装销售?对环境是否造成污染?其他家庭有过期药品吗?他们是怎么处理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将加强对海洋药物应用基础研究并投入资金,把对海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作为21世纪中国天然药物研究的新热点。目前,我国已成功地从海底泥藻类、乌鱼墨、海参苷、带鱼鳞、鲨鱼软骨等海洋生物中制成新型抗菌抗病毒类药、抗肿瘤类药以及心血管和消化、泌尿系统的药品。并从海鞘、海藻等海洋生物中提取出抗病毒活性物质,有望使之成为新的抗 HIV(即  相似文献   

9.
原料药物杂质影响药物的临床使用安全性和药品的稳定性。对药物的杂质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控制是确保药品安全性的必要环节,药品杂质的控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掌控好药品质量的关键一步就是控制好原料药杂质,这是药品质量的源头所在。而原料药杂质能否控制在标准以内又是极其关键的保证之一,也是保证药品安全性和可控性的重要评价指标。本研究概述了原料药杂质的分类、我国原料药杂质控制的现状和我国原料药杂质控制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0.
药品不良反应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研究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与分类,认识药物不良反应的现象,有利于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准确判断和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发挥药物经济学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药物经济学理论,控制医疗药品费用过度增长。依据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规范医生用药,发挥药师作用,提高病人用药的依从性,药物经济学在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提高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控制药费过度增长及政府对医疗补偿机制的实施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医院药品费用比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利用药物经济学理论,控制医疗药品费用过度增长。依据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规范医生用药,发挥药师作用,提高病人用药的依从性,药物经济学在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提高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控制药费过度增长及政府对医疗补偿机制的实施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医院药品费用比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药品研究发展程度已经步入了世界的前列,根据不用病惠的要求,药物所使用的材料也有所不用。随药物的种类不同,它们所需的保存环境也有所不用。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人的安危,药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药品存教位置的温度。本文将简要分析零售药店陈列药品的温度控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从最初建国以仿造国外药品生产,到不断对药品生产进行创新,而为这些进行创新的主导力量,便是天然药物化学能够为各个制药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兴药品。在创新的过程中,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便占其主导地位,而对于天然药物,可由植物、动物、海洋生物、微生物以及矿物中的组成化学成分,在我国,天然药物一般指的是中药,所以对于天然药物化学这一门新兴学科,便是结合现代医学上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方法去研究天然药物的主要途径,从而达到研究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5.
感冒药物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常用的一类药物,因其品种繁多,使用量也较大。为避免重复用药文章介绍常用抗感冒药的成分及药理作用,对人们正确使用抗感冒类药品应当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6.
武大医学院开发出一种抗结核生物制剂,对传统化学药物难以治疗的“难治性结核病”有明显疗效。 目前这种名叫“结核特异性转移因子”的药品已完成临床前实验,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治疗结核病的生物药品。 武大医学院刘君炎教授等人对130多例常规药品无法治疗的“老痨病人”使用这种制剂,其中70%停止了排菌,症状明显改善。 近20年来,“难治性结核病”越来越多,常规化学药物经常失去作用。近年我国结核病疫情出现反复,1999年武汉市民死因顺位中,结核病排名第十,在传染病中位居榜首。 在艾滋病迅速蔓延的今天,结核病变得更可怕——结核病人比常人更易感染艾滋病,艾滋病又多伴发结核病。 专家认为,这种新型抗结核生物制剂的问世,可能为人类征服结核病开辟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7.
药物是治病救人的媒介,合理用药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节约医疗卫生资源、减轻患者及社会负担的重要手段。影响合理用药的关键因素在于落实国家药物政策、规范医疗行为、加强药学服务等。由于我国80%以上的药品是在医院销售,医疗机构是药品使用的主要场所,合理用药涉及患者就医的各个环节。只有在医、药、护、患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从而保证患者的切身利益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18.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日前宣布,其下属的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将为“固定剂量复合剂“及其他非专利抗艾药物设立审批快速通道.据称,新计划可使从前半年以上的审批时间最多缩短至2到6星期.几乎是同一时间,南非总统姆贝基宣布了该国大批量采购廉价抗艾药品的计划.快速成长的廉价抗艾药品市场机会已吸引了各国药厂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药物设计是药品生命周期的起始阶段,也是控制药品风险的关键环节。纳米药物设计是实现风险控制的"源头"治理,设计过程采用的价值敏感设计(价值嵌入)方法是设计者负责任创新意识的展现。由纳米制剂的结构效应和尺寸效应客观决定的纳米药物设计者责任,不仅表现为对纳米药物风险的技术评估(TA)的责任,而且需要从建构论视角探索纳米药物风险的建构性技术评估(CTA)体系。建构性纳米药物风险评估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本"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纳米药物设计者实施负责任创新的路径应关注知识提升、道德规范、法律制约及政策导向4个维度。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信息》2004,(16):17-17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日前宣布,其下属的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将为“固定剂量复合剂”及其他非专利抗艾药物设立审批快速通道。据称,新计划可使从前半年以上的审批时间最多缩短至2到6星期。几乎是同一时间,南非总统姆贝基宣布了该国大批量采购廉价抗艾药品的计划。快速成长的廉价抗艾药品市场机会已吸引了各国药厂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