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标题,是新闻的题目,是新闻基本内容的高度概括.读者拿到报纸,总是先看标题,然后根据自己的目的、印象、兴趣和爱好,来选择进一步阅读的内容.正因为如此,报纸编辑人员总是煞费苦心地制作标题,以吸引读者、影响读者和帮助读者阅读和理解新闻,求得更好的宣传效果.由于标题在报纸上的这种地位和作用,它被称为"报纸的眼睛";制作标题的功夫,也被称为一种"艺术".一、标题的种类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尽管杂文标题种类繁多,但留给读者印象比较深的,还是那些精确、醒目、形象、凝练的标题.统观那些比较精采的杂文标题,恐怕都是作者讲究修辞手段在标题中的应用的结果.我们不妨举几种常用的效果又比较好的标题修辞方法. 一、排比.这里说的“排比”,是指包涵内容毫不相关,或密切相关,或互相排斥的词语并列在一起,以达到尽情状物、论辩说理的目的. 内容毫不相关的“排比”,如标题:《马尾巴、蜘蛛、眼泪及其它》(作者:宋振庭,载《人民日报》1987年5月14日副刊).连作者自己写完题目先笑了,因为这很象《论足球和馒头的关系》一类的相声.马尾巴,是指的在江青自封“旗手”的时代,电影上有过的“马尾巴的功能”的笑话,蜘蛛,是指同样的岁月里,某医科大学一位老教授为  相似文献   

3.
[借代美]为了使奥运会新闻标题增色,富于变化,各报编辑有时采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即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名称来代替它,使标题形象生动,产生联想,以收到新奇夺目的效果。例如:  相似文献   

4.
在长期编辑工作中,将修改前与修改后的标题做了一个比较。上期本文谈了[简洁醒目]、[相互映衬]、[抓接近性]、[善于概括]4个方面的问题,现在接下来谈以下几个问题。[琅琅上口]拟标题,虽不是作古诗,但用词要力求精练,形式大体对仗,声调有  相似文献   

5.
少帅姻缘悲壮图1964年7月,张学良少帅和赵一荻即赵四小姐在台北举行婚礼。台北一家报纸在报道这一新闻时用的标题,笔饱墨酣,孕强烈爱憎于字里,寓无限情思于行间,其激愤处读之令人起舞,悲壮处催人泪下,委婉处发人深思。原题如下:卅载冷暖岁月当代冰霜爱情(引)少帅赵四正式结婚(主)红粉知己白首缔盟夜雨秋灯梨花海棠相伴老(副)小楼东风往事不堪回首了这则标题,通过三题搭配,寥寥五  相似文献   

6.
第三道工序,对写好调查报告是十分重要的。其中涉及如何深入调查的问题,属于采访方面的工作,这里就不多谈了。现在着重谈谈调查报告的写作,应该广泛占有什么样的材料。第一,占有的材料应当是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这就要求,对调查的对象要了解正反两方面,掌握全过程,分清主流与支流,然后再加以综合研究,做出正确的判断。在占有材料时,切忌以偏概全,不可随便找个“拔尖”的个别事例,去说明普遍性的问题。在写调查报告吋,努力掌握到事实的全部总和及事实的联系,占有的材料就是全面的。否则,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必然是片面的。比如,在十年动乱时期,有的记者到工厂调查一项技术革新的成果,找些工人的  相似文献   

7.
二、美化版面美化版面的工作,主要是技术性的工作,也叫“梳妆打扮”.但是,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技术是为政治服务的,因此,编辑人员在美化版面时,要注意充分发挥技术对政治、形式对内容的积极作用,努力使版面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单纯考虑技术和形式是不对的,不重视技术和形式同样是不对的. 美化版面的工作,非常具体,也非常细致、复杂.具体说来是:通过题文的配合、图文的配合、长短块的配合、大小题的配合、横直题的配合、横直文的配合,以及字体、字号、花框、花线、题花、脚花、各种装饰和色彩等的运用,使版面做到醒目、均匀、美观、大方、新颖、多变  相似文献   

8.
三、报告的特点、写法、注意事项报告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使用非常普遍,适用面广。因为报告是下级机关反馈信息,沟通上下级机关纵向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二是报告不需要批复。报告与请示不能结合使用,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三是报告以汇报具体事实与数据为主要内容,即使是简要阐明观点、论述道理时,也必须在占有翔实材料,叙述事实的基础上采取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四是总结性。因为报告的内容是已经做过的工作,或已发生的情况,所以,在向上级报告的时候就要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即总结。否则,写成的报告就会出现罗…  相似文献   

9.
三、新闻的种类新闻体裁和其他文字体裁一样,都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形成的。它的种类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以新闻内容为依据,可以分为工业新闻、农业新闻、军事新闻、文教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以文字长短来划分,可以分为长新闻、短消息、简讯等;以新闻形成的过程为标准,可以分为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等等。在这里我们将较常见的,基  相似文献   

10.
二.总结的目的、特点、种类 写总结的过程,是一个回顾以往实践的过程,也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可以从中获得指导现实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所以,写总结的目的就是:使自己的当前实践借助于历史的经验教训,以便取得新的成果。 总结作为一种常用的实用文体,它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自身的实践性。所谓自身的实践性,是指总结必须紧紧依附并完全忠实于自身的实践活动。总结的观点只能是从自身实践活动中抽象出来的认识,是自身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认识,而不是广泛的、现成的结论或从他人实践中引来的认…  相似文献   

11.
刘心武为标题挑毛病1993年10月8日,上海某报出现这样一条标题:《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中首添汉语教授》。一般读者看不出这条标题有什么错,而作家刘心武却挑出了毛病。他在一篇,“随笔”中指出,“汉语教授”的说法不确。理由是:一、消息中没有说出这位“汉语教授”是谁;二、诺贝尔文学奖是由瑞典学院院士评定,严格地说,院士不好称为“评委”。该机构的院士是终身制,死一位方可补一位;而现在18位院士无一在1993年逝世,怎可能“增添”出一位来?三、退一万步,就算今年添了一位“汉语教授”吧,那也绝非“首添”,因为瑞典著名汉学家马悦然教授,早在8年前就被选为瑞典学院院士,1992年他还担任评定诺贝尔文学奖的执行主席,也就是说,瑞典学院院士中早就“首添”汉  相似文献   

12.
1995年的美国之旅,曾会晤几位同行。回国以后,他们又不时寄来美国报刊,提供一些资料,促使我在中、英文报纸标题方面作些探讨,这就是我写本文的契机。下面就将中、美报纸同一条新闻的标题作些比较,供读者浏览:关于美国空袭伊拉克的新闻标题△U.S.launches Cruise missilesagainst Iraq(主题)Attack is punishment for incursion(副题)译文:  相似文献   

13.
杨吉 《新闻传播》2004,(9):61-61
电视新闻标题是用字幕机叠加在电视画面上的,这就决定了它的字数不能太多,停留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的话就会破坏画面的美感和整体感。因此,电视新闻标题必须简单明确。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字数下制作出好标题呢?笔者认为,应该把功夫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标题是一扁文章的门面,人家读一篇文章,首先要看标题。你可以把它看作是文章的一个招牌、幌子,或者一个包装。如果一篇杂文的标题拟得平淡无味,或者艰涩古板,很可能一开始就令人失去读下去的兴趣。反之,如果一篇杂文的标题新颖有趣,或者泼辣尖锐,也会在一开始就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因而,文章的标题能不能作好,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标题一般只有几个字,却也含着技巧。而且,这个技巧谁都不能小瞧。能不能给一篇文章作个好的标题,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我们在这里有意用了“作”这个字眼,是“作”标题,而不是“起”标题。给…  相似文献   

15.
好的网络新闻标题对于引起网民阅读的兴趣,实现网络新闻的有效传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当前国内网络新闻的制作,尤其在标题的制作上有许多地方不尽如人意,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16.
第26届奥运会的圣火在亚特兰大熄灭了,让我们回过头来检阅一下当时部分报纸的标题,鉴赏各路编辑是怎样瞄准亚特兰大构思点睛之笔的:[对称美]在奥运会开幕之际,有些报纸为了营造气氛、强化版面,在专刊上打出双行大标题,好似一副“门对子”,十分引人注目。它是编辑用来统率整版的新闻内容和体现主旨思想的。写出这样的“门对子”,是颇费一番苦心的。例  相似文献   

17.
秦牧谈题目的学问秦牧在《艺海拾贝》一书中,谈到题目的学问。他说:“搞文学工作的朋友,很多人都有这个体验:给作品起题目,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虽然题目一般并不能使已经写好的作品内容变好或者变坏,然而一个好题目,却常常对作品有画龙点睛之妙,激发人们阅读的兴趣。”“我们只要举这么一两个小例子就够了。”“鲁迅回忆他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生活的那组文章,陆续在《莽原》杂志上登载的时候,总题目本来叫作《旧事重提》,等到1927年结集出版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四编写对话的“五要五忌”最后说说编写对话应该注意的一些具体问题,即“五要五忌”。1.要俩人交谈,忌各说各的。对话的基本特点是通过两个人互相交谈,影响第三者——听众。因此,两个人所说出来的每一段  相似文献   

19.
服务性报道的写作,与一般新闻写作相比,都要求快速、客观、全面、真实、准确,这是共同之处。但是,根据服务性报道的对象、目的和作用等要求,其写作又有些不同之处,一般对何事、何地、何时、何人等新闻基本要素要写得更具体。此外,服务性报道的写作还有如下一些特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三)短评。这是代表编辑部观点的一种简短评论。它不全面、详细论述某个问题,而是抓住问题的某个侧面或某一点进行剖析、议论,借以加深对重大问题宣传的影响,或比较具体地指导实际部门的工作。在写作上,这种评论较本报评论员写的评论,其论题更单一,分析更扼要,篇幅更简短,故又称为小型的评论。短评一般是配合新闻报道发表,主要是对新闻中需要引起读者特别注意的问题,从道理上加以阐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获得1984年全国好评论一等奖的《中国青年报》短评《别了,O!》,配合我国运动员许海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