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在不同场合听两位老师教学“聪明”这一词语 ,听后颇有感触 ,现将教学过程简录如下 :A师 :聪明是什么意思?生 :聪明就是会动脑筋。师 :对。那我们怎么来记住“聪明”这两个字呢?生 :“聪”字左边是个“耳” ,右边是个“总” ,合起来是个“聪” ,聪 ,聪 ,聪明的“聪”。生 :“明”字左边是个“日” ,右边是个“月” ,合起来是个“明” ,明 ,明 ,聪明的“明”。师 :这两位同学说得很好。我们一起照他们的方法来记一记。(学生齐声说。)B师 :你们知道 ,历史上哪些小朋友很聪明?生 :司马光很聪明。一个小朋友掉到大水缸里 ,司马光举起一…  相似文献   

2.
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一句很富哲理的话:“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是啊,聪明的人不一定都成材,笨的人不一定不能成材,成材的关键是勤奋。  相似文献   

3.
当今,“优质教育资源”愈来愈扩大的不懈努力换来的是择校风愈刮愈惨烈的社会现状. 理论上讲,一部分家长总要为孩子选择学校,社会的发展总要选拔尖子人才.一个国家的教育如果不为家长和社会提供这种选择,就是失职.但是,“教育公平”又是现代公民社会的一个普世原则.因此,现代社会中的任何学校,都要同时承担这两个相互矛盾的任务:公平普及的同质教育和可供选择的异质教育.一个在理论上设计为能够使“每个孩子都学会”的教育制度,常常要以牺牲使“聪明学生更聪明”为前提;同样,一个被设计为能够有效地将“聪明孩子”选拔出来加以特殊培养的学校制度,则常常要以牺牲使“每个孩子都学会”为前提.美国公立学校执行法律规定的“公平”原则和“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政策,重心放在普及教育上.  相似文献   

4.
有一位先生非常聪明,他上学时老是拿第一,工作以后呢,凭着脑瓜子比别人灵,职位和收入都噌噌地往上蹿。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他听说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傻子国”,里面的居民全是傻子。“地球上竟有这种地方?”聪明先生撇了撇嘴,“我一定要去看看,顺便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做高智商!”聪明先生乘坐火车,三天三夜才到达“傻子国”。站台上空无一人,而下车的乘客,也只有聪明先生一位。聪明先生整整衣服,气宇轩昂地走进“傻子国”。“傻子国”的建筑和其他地方没什么两样,但是人就完全不同了。这不,聪明先生马上发现有一个中年…  相似文献   

5.
“笨”!字典中把它解释为:不聪明(愚笨)。有一次,一个同学考试得了59.9分,自认为差0.1分就四舍五入一下,不也及格了吗。可老师并不这样认为。上课时老师凶神恶煞地走过来骂道:“你怎么这么笨,简直笨到了家,最起码也得考个及格呀!”可什么能证明“笨”呢?就像几何证明题一样,总得有个依据啊!∵摇考试得了59.9分,∴摇你就笨到了家!这成立么?送到数学家手里肯定会有一些研究价值。不过,先让我来分析分析。首先,看题:什么能证明“笨”呢?其次,审题:此题关键词是“笨”,“笨”即不聪明,既然不聪明,那就得找一个不聪明的理由。最后,解题:∵摇考试…  相似文献   

6.
我的理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也有理想,而且是两个。第一个理想是当一名“孩子王”,我要把自己的所知所会传授(shou)给那些活泼可爱、聪明  相似文献   

7.
我出生在一个叫“聪明王国”的地方,这里的人起名字都得用上“莫”和“高”这两个字。一天,我去参加“出生考试”,结果是全场最高分,我高兴得大叫一声“耶”。爸妈经过这件事,灵机一动,想想我的名字应该叫“莫耶高”,可这名字听起来怪怪的,得在名字后面加一个字。  相似文献   

8.
张冬云 《班主任》2003,(8):36-36
两年前,一位家长恳求我把他的孩子小海转到我班。据了解,小海聪明,但是不爱学习,是有名的“闹将”。打架、逃学、违反纪律是“家常便饭”。任课老师都说他聪明的脑瓜用在了歪道上。原班  相似文献   

9.
甜品小段     
少说废话一个聪明的小姑娘问她母亲:“妈妈,你说,为什么每个人都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两只手,两只脚,可舌头却只有一个呢?”妈妈笑着说:“这是为了要每个人都多看、多听、多做、多走路,少说废话。”  相似文献   

10.
欢乐调色盘     
一个姑娘被杀死在自己家里。警察搜查了现场,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倒是守在门外的警察在门外台阶上拾到一个烟头。说是烟头,只不过才抽了几口。从熟悉姑娘的人那里了解到,姑娘在两个小伙子中间纠缠不清,而案发当天,有人看到其中一个小伙子进了姑娘家。“看来,两个男人中有一个是嫌疑犯,他们都是干什么的呢?”“一名是个学生,另一个是个推销员。”警察又问:“两人中谁抽烟呢?”知情人说:“都抽烟。”,警察:“我知道谁是嫌疑犯了。”那么,聪明的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11.
鹦鹉的故事     
有一个人去一家宠物店里买鹦鹉。他看到有一只鹦鹉,前面标着:“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200元。”而另一只鹦鹉前则标着:“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400元。”买哪只好呢?再看这两只鹦鹉,都是毛色光鲜,聪明可爱。  相似文献   

12.
解缙答难     
解缙是明代著名的大才子。有一次,皇帝想考考他:“卿家,人人都说你很聪明,今天我叫左丞相说一句真话,右丞相说一句假话,只准你加一个字,把这两句话连成另一句假话,你能行吗?”  相似文献   

13.
分方格图     
聪明的同学们,下面是一个方格图。你们能沿着图中的虚线把这个方格图分为3份,使得每一份都是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盒子的展开图吗?快开动脑筋想一想,动手分一分吧。  相似文献   

14.
有一句话说得好:“世界上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它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笨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和聪明的,只是聪明的表现不同。每一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长大了有出息,每一位老师也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聪明,永远有好成绩,因此,孩子的学习成了每一个家庭和学校关心的大事,而孩子智力水平的高低即聪明的程度则成了家长和老师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传统教育观念及结构下,人们往往会认为,识字多和会数数的孩子是聪明的,在学校成绩好的孩子是聪明的,能考上重点中学和大学的孩子是聪明的,能出国留学的孩子就…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课堂上,每当学生答对一个问题或完成一项操作时,常听教师表扬说:“真聪明。”“聪明”往往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评价用语,也几乎成为某些教师表扬学生的惟一词汇。笔者曾在一堂课内进行过统计,全班被教师夸为“聪明”的学生就达21人之多。何谓“聪明”?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聪明”词条的解释是:“智力强,天资高。”可见“聪明”是个褒义词,谁愿意人家说自己“笨”呢?尤其是少年儿童,被人夸为“聪明”确实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然而,“聪明”毕竟是对人天赋秉性的一种评价,能被老师夸为“聪明”固然可喜,未能获此褒…  相似文献   

16.
顾盼猜棋     
从前,有个叫顾盼的孩子特别聪明。一天,村子里的两个青年神秘兮兮地将他叫到跟前,斜着眼睛对他说:“大家都说你挺聪明,你能猜得出我们下的这盘棋谁输谁赢吗?猜对了,我们奖你一个苹果;猜错了,你让我们两人各打十下屁股。怎么样?”两个青年说完捧出一堆苹果放在石桌上。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一个偏远的城镇中,住着一位聪明先生和一位愚蠢先生。人们一遇到难题,就去找聪明先生,但聪明先生总说:“这么简单的小事不要来找我,我可是要做大事的人。”人们一听,便更加佩服他。某天,聪明先生偶然获得两颗种子。他灵机一动,望向隔壁愚蠢先生的家,心想:是时候让大家见识见识我的智慧了。于是,他去敲愚蠢先生的门。门很快被打开,愚蠢先生问道:“您好!请问有什么事吗?”聪明先生说:“我这儿有两颗种子,要不我们比比看,谁能把种子种得更好。”愚蠢先生支支吾吾不知如何拒绝,只好答应。  相似文献   

18.
幽默屋     
道高一尺 两位竞选公职的对手在宴会上不期而遇,坐在一起。“我总是多给侍应生一点小帐,请他们投我一票。”其中一个说。 “真的吗,”另一个说,“我总是给他们很少小帐,然后叫他们投你一票。” 聪明的狗 “没有一只狗比得上我那只。”某人对邻居夸口说。 “它有什么了不起?” “它每天早上都把报纸送来  相似文献   

19.
聪明、机灵的小孩子人人喜爱,呆滞、愚笨的小孩子令人不满意。在一个班级中,乃至更大的范围内,两种孩子都会出现在你的面前。就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聪明和“笨”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经常可以碰到这种情况:“某某孩子数数教不会,就是做小玩艺能行”,“某某孩子语文不好,就是数学好”等等,这说明“笨”孩子不是一味的“笨”,聪明也不尽是一味的聪明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简析 “九义”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从除法应用来看,通常分为两种情况,也就是两种分东西的方法:一种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另一种是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分成多少份。前者是“逐一分”,后者是“逐份分”。这两种情况归结起来都是平均分”,只是分的方式不同。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就要使学生按照“九义”教材的这一思路,通过直观的、形象的、描述性的方式知道除法的含义,分清这两种分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