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现代文明正在重新定义着人们的生活,健康、舒适、宜居成为目前一切产业发展的理念和根基,消费时代由市场需求倒逼的供给侧改革成为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食品和健康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 作为经济的基础,生活的本源,市场对农业的要求日益提高,并逐渐成为关键的经济问题,农业供给侧改革成为当前经济问题的核心.农业牵涉的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扶贫、城市化等一系列问题,既是农业变革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产业升级、构建大农业新业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梁燕 《华夏星火》2021,(5):74-77
随着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网络零售在农村已经成为重要的消费渠道之一.网络零售通过农产品上行促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村消费能力,改善了县域消费环境,加速了农村消费升级和数字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影响农业发展最为重要的一方面是消费升级,另一方面是产业升级,归根结底都是对传统农业生产和经营理念的挑战,从大消费到大健康,再到大农业,人们追求的不再是单品的极致,而是对供应链整体的协同和安全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正处在变革的前夕,无论是土地确权、科技发展、消费升级都预示着中国农业即将进入新时期.随着基因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不断探索和应用,将使农业的发展产生质的飞跃,出现革命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华大这个农业领域的新兵不会只满足于做一名跟随者.  相似文献   

5.
产业相对弱势、市场集中度有限、国际竞争力不强,“骨感”的现实使得中国农业产业和中国农业企业必须尽快苦练内功,弯道超车.借助资本的力量大举并购,无疑成为了一条“捷径”.由于农业产业升级蓄势待发,中国农业正获得并购领域和资本市场的多方瞩目,对中国企业来说,农业领域的并购投资不仅是其今后关注的重要领域,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曹志宏 《资源科学》2013,35(11):2181-2187
我国居民食物消费优化升级必然对其农业资源需求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基于谷物当量分析居民食物消费变化及其对农业资源产出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①从食物消费整体演变趋势而言,我国居民食物消费仍以素食消费为主,逐渐向营养均衡化和多样化演替,食物消费结构优化调整对农业资源压力不断增加;②从城乡差异而言,虽然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数量整体趋同,但当前农村居民食物消费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仅为城镇居民占有量的78.90%,城镇消费品质高于农村,且城乡差异有逐渐增加的趋势;③从地域空间分布特征而言,我国各地居民食物消费谷物当量呈现出结构一致性、南北差异和民族差异特征;④从食物消费结构而言,虽然我国居民直接食用食物对农业资源的需求不断降低,但禽畜产品生产饲料需求对农业资源压力不断增大,在未来20年间居民食物消费优化升级使其农业资源需求量约增长25.23%,饲料消费已经取代人口增长成为影响我国食物供给安全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农业供给侧改革深化之年,当前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问题,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成本攀升与价格低迷、库存高企与销售不畅、小生产与大市场、国内外价格倒挂等矛盾,促使农业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新的形势下要根据消费需求加快创新,供应链建设是结构性改革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食品原料、生产过程、食品安全的监管以及食品发展内外环境等问题的分析,针对国内食品行业发展及食品行业技术规范问题,阐述了关于建立科学的食品技术法规体系,保障中国食品经济发展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林笑 《华夏星火》2014,(4):60-62
从诞生之初就把科技创新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根本的奇瑞重工,以产品支撑、服务开路,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致力于全面引领中国农业装备产业升级的奇瑞重工,必将在中国农业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0.
为应对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形势,我国进入"双循环"发展格局,文化产业因此成为扩大消费促进双循环的重要支撑产业.面对消费者不断提升的体验品质要求,文化产业亟需进一步加快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实现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文章从产业链视角,探讨了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升级机理,并以抚州市为例,针对抚州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文化产品研发、生产、营销和消费等方面,提出抚州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探索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东 《华夏星火》2008,(Z2):32-34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农民收入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等发生了显著变化,对农村科技服务提出许多新的、更迫切的需求。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经成为新时期科技服务"三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少人多,人口仍在上升,消费主要增长的是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农业生产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农业高科技的发展,成为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重大事情。现代农业,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相关的想法,并要思考农业种植的相关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以及考虑到农业种植结构中,这些因素的有效利用要适应中国有机农业的新技术。以技术为依托,来提高作物的种植单产量,进一步奠定种植业调整的物质基础。同时,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中国的整体经济增长,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势必要发展高科技农业。  相似文献   

13.
张晨 《华夏星火》2014,(10):64-65
作为目前国内大豆油行业的民族自主品牌,汇福粮油集团拥有17个子公司,总资产129亿元,年纳税13.89亿元.这家国家大型民营企业、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自2005年以来,连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 “中国制造企业500强”、“中国食品行业10强”.一个成立仅仅15年的民营企业,靠什么成为中国的“粮油航母”、河北唯一跻身中国500强的“农”字号企业?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1966-2020年相关样本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脉冲响应分析,创新性地探讨了三大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传统化石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消费之间的动态演化关系,并结合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了因果关系探讨。研究表明:石油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互为格兰杰原因,并且当石油能源的消费为解释变量时,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水平冲击波动在前期基本一致。产业结构升级对可再生能源消费水平波动的反应与其对传统化石能源的反应基本相反。当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为解释变量时,石油能源消费对其产生的冲击基本为交替波动状态。基于此,建议在循环经济发展背景和“双碳”目标下,重视石油能源消费在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以及不同能源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种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以时代为背景的技术支撑,农业也一样,几千年来农业一直在生产变革的浪潮中升级变化,成为不同时代文明的代表.原始农业的刀耕火种,传统农业的铁器木犁,工业化农业的机械作业,每一种进步都会衍生农业新的业态.今天信息时代的农业也是如此,农业发展的步伐要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步,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式也必然会为当代农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三期叠加阶段,面临着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等难题,企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而与此同时,消费升级也在持续加快.新消费不断孕育成长,又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农业比较优势、生产结构和居民消费结构都发生了显著改变,引发了对中国未来粮食安全的新一轮讨论.本文从日韩人均食物消费过去50年的变化特征,预测中国口粮消费在未来将进一步下降,而高附加值农产品需求将显著增长,国家亟需制定面向未来的“粮食安全”新战略.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从关注能源供给到重视能源消耗强度约束是“十一五”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标志,随着全球应对气体变化的要求和国内资源环境制约的压力,从能源强度控制过渡到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能源政策进步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能源消费强度向总量过渡控制的战略意义,既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进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直接动力.本文还基于浙江省资源小省和经济大省的矛盾现实,提出了浙江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实现路径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流动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为了检验劳动力流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本文从理论方面阐述了劳动力流动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和消费需求效应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理,通过构建多维产业升级指标并运用中国2002—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劳动力流动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和消费需求效应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抑制第三产业内部升级的中介效应显著。劳动力流动对产业结构整体升级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食品产业在经历了一段高速度、规模化发展后,进入到了一个注重质量、效率和消费需求的可持续发展阶段,或者说中国的食品产业已发展到了一个以消费者为引导,注重产品质量与安全,全面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新阶段.目前,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15%以上.面对这样一个产业群体,在新一轮以消费者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智能化制造为方向的制造产业升级过程中,农业产业与食品产业的智能化结合,构建统一的价值链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