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贫困人口随经济增长迅速下降,但1985年后减贫成效趋缓.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弱化减贫效应的重要因素.新时期中国减贫事业面临贫困人口众多、分布趋于边缘化、返贫现象严重的特征.中国在今后发展中应该努力缓解收入差距、提高贫困线标准、建立健全扶贫机制和注重生态保护,以进一步缓解贫困.  相似文献   

2.
陕西南部生态移民减贫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略  管睿  加贺爪优  余劲 《资源科学》2018,40(8):1572-1582
陕西南部生态移民计划于2011—2020年实现240万人的移民搬迁,对其减贫效率进行定量评价,可为精准扶贫和移民减贫战略提供启示和借鉴。本文利用对陕西南部商洛、安康和汉中三市1032农户4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农户陷入贫困的维度数和贫困剥夺得分为贫困代理变量,使用双重差分法、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法和固定面板效应回归方法,对陕西南部生态移民公共政策的减贫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陕西南部生态移民政策对迁移农户的减贫效应显著,高风险偏好和拥有更多外部机会的农户更容易脱贫。在后续的生态移民政策实施过程中,应着重培育产业发展,防止搬迁农户陷入收入贫困,同时,引导农户改变风险态度并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为农户提供更多的外部机会,使生态脆弱地区农户通过生态移民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和灾害对贫困影响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已成为中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贫困与生态环境、灾害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是中国新时期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本文分别对生态环境与贫困、灾害与贫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索了贫困人口的减贫诉求和扶贫模式,最后提出了兼顾环保、减灾和减贫的系统性扶贫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以期为中国政府制定系统性减贫策略奠定理论基础。分析发现:① 生态环境与贫困存在复杂关联,关键影响因子包括环境恶化因素、资源因素和多维贫困因素;② 灾害与贫困的关系研究主要关注脆弱性、直接关系和农户生计三个视角;③ 贫困人口的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扶贫模式却较少综合考虑环境和灾害等因素。因此,在未来研究中:① 生态环境和贫困关系的研究应该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② 灾害对贫困的间接影响因素值得关注,贫困农户的脆弱性和灾后修复等问题也不容忽视;③ 应关注创新性扶贫模式开发,积极促进可再生能源与精准扶贫的有机结合;④ 应该综合地考虑生态环境、灾害和贫困关联的关键因素提出系统性减贫策略。  相似文献   

4.
世界贫困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消除贫困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识。文章分析了世界贫困的发展演化历程,指出了世界减贫的时空不均衡特征及其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包括不平衡减贫加剧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资源过度开发,世界流离失所者增加加剧贫困识别的不精准性,以及乡村衰退加剧减贫成效的不稳定性。从联合国2030年减贫目标的角度,提出应加强世界减贫的国际合作,同步推进减贫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转型,系统实施乡村振兴,为实现世界范围的可持续减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张建清  卜学欢 《软科学》2016,(10):43-48
利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库(CHNS)截面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从收入增长和差距缩小双重视角研究了人力资本三维要素(健康、教育和工作经验)对中国农村与城镇居民贫困的影响及差异。结果发现:2000~2006年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逐年降低,但中国城镇贫困发生率却在上升;基于收入增长的视角,健康、教育和工作经验的提高,都有利于农村、城镇居民增收,但不同要素的减贫成效存在差异;基于收入差距缩小的视角,教育和工作经验都有缩小农村贫困、非贫困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作用,但健康的系数差检验却不显著,而对于城镇居民,只有教育才具有缩小城镇贫困、非贫困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创业是全球减少贫困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在对创业减贫定义、特征及类型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把中国创业减贫模式分为外生式创业减贫和内生式创业减贫两种类型,分别以科技特派员下乡创业和"淘宝村"农民网商创业为典型实践进行案例解析和模式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贫困问题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议题,农村贫困问题尤为突出,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引起了高度关注。以国际贫困本质为基础,比较分析国际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农村教育、金融等减贫成效与实现路径,对我国农村减贫提供借鉴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实现了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也取得了大规模的减贫成就.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比例,从1990年的60%以上下降到2002年的30%以下,率先实现比例减半,至2014年已下降到4.2%.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然而,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也在不断扩大,剩余贫困人口的贫困度越来越深,贫困人口依靠经济增长和区域性扶贫开发脱贫的难度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了经济发展与减贫之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和贫困状况的研究,提出了关于减贫及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减贫,目前是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联合国2030年的后发展议程中曾提出,2030年全球要消除绝对贫困。相比联合国的标准、目标,我国的目标是要提前10年达到,即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可以说在减贫事业上,我国走在了全球的前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为起点,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为标志,中国  相似文献   

11.
黄河流域农区贫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创造性地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减贫人口和减贫效果均较显著,在世界反贫困史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黄河流域作为中国贫困人口众多的典型区域,开展整体性、系统性解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ArcGIS、地理探测器等工具,以356个贫困空间单元为基础,通过研究发现:①黄河流域上游、中游农区呈现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且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②黄河流域贫困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流域整体和上、中、下游各地区所受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不同,经济因素对贫困解释力较强,部分因子交互作用呈现“1+1>2”的互补增强效应;③黄河流域农区致贫因子各异,且作用强度不同,呈现出自然贫困→经济贫困→社会贫困的变化态势,而社会贫困难以改善自然贫困,最终形成“贫困循环怪圈”,其中自然因素是贫困发生的基础性因素,经济因素是贫困发展的主导性因素,社会因素则是解决贫困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2.
徐军玲  房文军 《科研管理》2017,38(6):152-160
文章以CHNS数据库历年调查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了我国政府救助与公共服务对城乡流动人口的减贫效率。研究发现:公共服务可显著降低城乡流动人口贫困程度;政府现金救助对相对贫困城乡流动人口的个人收入具有挤出效应,且减贫效果因贫困流动人口内部分化而不同;政府现金救助与公共服务都能显著缩短绝对贫困城乡流动人口脱贫时间,但政策效率不同,医疗保障的贡献度较大。因此,有必要融合现金救助与公共服务,改善城乡流动人口救助对象的识别与瞄准机制,实施差异化救助,重点借助城乡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等措施来进行减贫。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上游地区减贫转向与高质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上游地区是中国贫困易发高发的地区。在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背景下,探讨该地区减贫转向特征和高质量发展路径,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梳理流域地区发展研究和国家战略需求,基于发展地理学视角,构建了面向流域减贫与发展的“五位一体”地理资本体系及其空间整合分析框架。在界定黄河上游地区范围的基础上,阐述了该地区的减贫转向与发展问题。研究发现:黄河上游地区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贫困人口大幅减少,2020年后将实现减贫转向;地理资本指数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升幅度高于黄河流域(0.078)和全国平均水平(0.067),但仍受城乡居民收入和城市化水平较低,工业企业研发强度、贸易依存度、专利密度和技术市场水平较弱等方面的制约;该地区与黄河流域和全国比较发展差距在缩小,呈现区域收敛趋势,但欠发达的格局没有改变。在减贫转向和区域收敛的背景下,综合集成构建了该地区可持续减贫及由传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路径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贫困与经济贫困空间耦合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牛津大学水贫困指数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贫困指数基础上,分别综合考虑资源、设施、能力、使用、环境5方面和收入、支出、教育、健康、发展环境、家庭供养及就业6方面,构建适用于我国省际间进行比较的中国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和中国经济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客观综合评价法为各指标赋以权重.对2009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水贫困及经济贫困水平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水贫困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协调度分析并进行空间分异.计算结果能够反映我国水贫困水平和经济贫困程度的实际情况,并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贫困与经济贫困存在较高程度的耦合度,水贫困与经济贫困整体水平从西到东逐渐变好,得出我国水贫困与经济贫困为共生关系、在扶贫政策中应加入减少水贫困策略的结论.最后,从建立与完善水权制度、改善农业水利基础条件、保障饮用水安全和加强水生态保护与管理等方面对我国减贫问题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左孝凡  陆继霞 《资源科学》2020,42(2):274-285
农地流转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促进贫困户实现脱贫的重要路径,引导农地有序流转对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通过构建可行最小二乘法(FGLS)模型对中国农村居民贫困脆弱性进行测量,以农户未来陷入贫困风险为贫困的测量指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研究农地流转的减贫效应。研究发现:①在贫困脆弱性视阈下,分别以中国现行贫困标准和0.3贫困脆弱临界值标准,仍有22.3%农村居民群体处于贫困状态,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脆弱性水平分别为0.295和0.258,远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②农地流转具有显著减贫效应,能够有效降低农村居民未来陷入贫困的风险,通过PSM方法消除“自选择”偏误后检验结果依然稳健;③农地流转的农业产值增长效应达0.573,农地流转可以通过提高家庭农业产值降低农村居民的贫困脆弱性。为此,提出了加强深度贫困区扶贫力度,提高深度贫困区居民自我发展能力;推进农地有序流转,培育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运用贫困发生率、贫困差距指数和总体贫困指数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的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并利用2000—2012年西部6省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科技进步、人力资本对农村贫困减缓的作用,研究发现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能够对贫困减缓产生显著的正影响,同时市场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也有利于贫困减缓,而收入分配和农业比重不利于贫困减缓,经济增长和公共支出对贫困减缓的作用不显著。根据实证分析,提出可把科技作为西部地区农村减贫的重要基础和长效机制、加大对西部地区的科技投入、把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作为农村减贫的战略手段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1978-2010年中国西部12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从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方面,对金融减贫的门槛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表现出明显的门槛特征,当人均收入处于低水平均衡时,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具有隐性累积效应;当人均收入跳越“贫困陷阱”时,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具有显性加速效应;当人均收入处于高水平均衡时,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具有隐性减速效应.对外贸易、城市化、公共服务、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和经济发展水平按照影响程度从大到小对贫困减缓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本文从金融发展视角和非金融发展视角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特征及其精准扶贫策略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期以来,中国坚持政府主导推动减贫事业,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扶贫开发的理论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目前中国仍有7 017万农村贫困人口,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文章深入剖析了新时期中国农村贫困化基本特征,揭示了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规律,探明了农村贫困化的主导因素,提出了科学推进精准扶贫的战略与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贫困人口规模大、分布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逐渐加大,是当前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的基本特征,因病、因残、因学、因灾致贫或返贫现象突出;农村贫困人口逐渐向我国中西部深石山区、高寒区、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集聚,具有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贫困区(片)等多级并存的组织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胡焕庸线"西北部、东南部贫困人口的比重分别占16.4%、83.6%;自然环境恶劣、区位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区域发展不均衡及前期扶贫开发政策精准性不够等,是中国农村持续贫困的主要症结。如期实现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亟需扶贫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科学推进精准扶贫战略。  相似文献   

19.
我国扶贫开发经历了从区域扶贫到精准扶贫的政策演变,并取得重大成就,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目前,我国减贫工作正处于攻坚阶段,全国各地以“精准扶贫”为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各类减贫措施。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的治贫方式。  相似文献   

20.
杨定  杨振山 《资源科学》2021,43(2):293-303
生态贫困研究对于理解生态环境恶劣地区生态环境与贫困作用机制、支撑巩固减贫成果的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高寒地区的生态贫困评价和影响因素探索较少.本文以藏北深度贫困区色林错地区为例,构建生态贫困评价体系,将BP神经网络模型和DEMATEL方法相结合,对该地区生态贫困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色林错地区各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