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二十一世纪,证券投资成为诸多个体投资者的重要投资理财方式。由于证券投资专业性强、风险高、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个体证券投资者追涨杀跌,影响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合理投资决策,理性地处理决策中遇到的各种现象,已成为每一位个体证券投资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将行为金融学中的处置效应与个体证券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相结合,综合分析处置效应在证券投资决策中的作用以及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由此引导个体证券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理性投资,同时希望对规范证券市场、制定监管政策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的特定行为必然产生某种统计学上的事件效应,由此,人的行为效果是可以预见的;人可以针对具体目标进行行为控制,增加有效行为,减少精力、时间和财力的无效支出,增大成功的把握。本文创立行为效应理论,提出正行为、零行为和负行为等一系列概念,又利用相类的数学理论对行为效应理论进行阐释,旨在从理论上论证和澄清行为效应对目标的正、负影响,从而得出规范行为可以有效促进目标实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根据大量实证数据显示股票收益率服从尾部指数为3的情况,构造了特殊的三次价值函数.基于行为金融中的展望理论和处置效应,通过分析价值函数,建立了一个行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并分析了新模型的特点同时将该模型与传统CAPM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处置效应是一种投资者认知偏差所引起的非理性行为,投资者倾向于提前卖出获利的有价证券,而保留已亏损的有价证券.前景理论的“S”型的认知函数从效用函数方面有利地解释了投资者的处置效应行为.为了论证中国股票市场的处置效应,选取A股周价格指数来衡量股票价格的波动,每周A股持仓账户数来描述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得出结论:A股市场投资者存在处置效应.  相似文献   

5.
国企改制的目的在于在从产权制度入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作为企业资产的一种表现形式,必然也要进行相应处置,以适应产权明晰的改制需求。通过对土地授权经营处置方式分析,力求使国企改制效应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葛英 《文教资料》2014,(18):62-63
高校图书馆存在不合理的占座行为。从心理效应角度分析,图书馆的占座行为主要涉及定位效应、从众效应和破窗效应,可以依此对读者占座行为进行引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被认为是股票市场的异常现象,是传统的金融学很难解释的。人们更愿意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进行研究。通过对我国创业板市场股票进行筛选,得出100只样本股。选取2013年1月1日到2015年8月28日时间段的数据进行检验,得出我国创业板市场在短期内存在明显的反转效应。  相似文献   

8.
2006年6月起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采用了新题型,并采用了710分的报分制度.文章通过调查发现多数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认为这些新措施对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有正面的反拨效应,两种反拔效应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备考行为之间的差异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策略与学生的学习策略之间的差异,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尤其是词汇和听力学习策略的培训.  相似文献   

9.
对于颇具规模且增长迅速的开放式基金市场,理想的运行状态是基金的业绩与净资金流入之间为正相关关系,如此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才能有效运行。但是,由于投资者的行为心理和市场摩擦的作用,基金业绩与资金流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可能扭曲甚至反转。行为心理和市场摩擦的影响与市场发育程度相关,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投资者的行为心理的作用强,尤其是反转预期与处置效应的作用,使情况变得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0.
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简称AMC)运用各种手段处置不良资产的过程中,评估发挥着指导处置价格、监督处置行为、衡量处置效果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不良资产评估的会计处理,我国相关AMC财务会计制度作了具体的规定,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世界各国关于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规定因采用的物权变动模式不同而有所不同。我国合同法第51条等条款对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的规定不妥当且充满矛盾和歧义,有待改进。事实和相关法律制度表明,承认无权处分合同有效有利于对无权处分相对人的保护,而无害于处分权人的利益,并能因此使无权处分引起的纠纷得到很好地解决。合同当事人处分权的欠缺不应当影响合同的效力。承认无权处分合同有效这是国际趋势。我国未来的民法典中应承认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无权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有效。  相似文献   

12.
理论界抑或实务领域对无权处分行为效力的评价一直颇有争议。认定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应以处分行为的界定为前提,而物权变动模式的不同又决定了处分行为性质的不同。我国采取债权形式主义,因而处分行为应指以变动物权为合意的债权行为,该行为并不直接导致物权的变动。为保护交易安全,体现无权处分行为与权利瑕疵担保、善意取得制度的结合,应认定无权处分行为有效。  相似文献   

13.
无权处分制度在我国颇受争议,学者之间的讨论十分热烈,关注的焦点主要在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上。本文在界定无权处分行为中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力求对关于合同效力的三种学说作出正确评价,认为效力未定说是目前最接近立法的解释,并对其有关漏洞作出补充解释,得出结论:无权处分的合同效力未定,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如此,无权处分制度才能在物权与债权制度体系下自由生存,与善意取得制度、权利瑕疵担保制度等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article, we examine the disposition for critical thinking (CT)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and analyse the underlying constructs of the disposition for CT, such as one’s ability, sensitivity and inclination to engage in critical, mindful thought.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enhance or inhibit the development of a generalisable disposition for critical thought are discussed. Finally, we present a set of empirically-verified classroom practices that can help to foster a disposition for CT.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枪手”现象入手,分析了这种现象背后存在的深层原因——个人利益的不当追求对程序正义以及公众的正义秉性的不利影响;程序正义和正义秉性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进而初步提出笔者对消除此类非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循环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区分原则是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不仅有其自身的理论和实务意义,对于理解、把握我国民法中的善意取得制度也至关重要。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物权法第106条规定的善意取得规则与合同法第51条实际上并无实际联系,这是由以区分原则为基础所建立起来的民法财产法的结构体系所决定的,也是由处分行为与负担行为的区分所决定的。善意取得的理论基础是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的区分,它所适用的情形为无处分权的物权行为。无处分权的物权行为无效,但善意取得情形除外。善意取得作为对无处分权的物权行为无效机制的补充,形成了自身较为完善的体系。  相似文献   

17.
Today's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across the world strive to equip future teachers with the high‐quality knowledge, skills and dispositions necessary to teach students. The assessment of teacher dispositions has thus become essential to cultivate those qualities. However, the current approach to disposition assess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focuses on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character‐related dispositions and is frequently used as a sorting device to identify those who appear to be inadequately disposed to teaching. Expanding on earlier work by the author and colleague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ssue of whether more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incorporate elements to assess competence‐related disposition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character‐related dispositions across assessment tools and, if so, how this could be accomplished. In addition, this paper will clarify some dispositional concepts and terms used interchangeably that actually differ from one another and can confuse the consistency of disposition assessment. Finally, a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technology disposition as an example of competence‐related disposition and for broadening the focus of disposition assessment is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期刊编辑创新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鸥 《惠州学院学报》2004,24(6):133-136
知识经济时代,要提高科技期刊的生命力,科技编辑必须树立创新意识。科技编辑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对期刊的内容策划、栏目设置、版式装帧设计等方面的创新,其创新意识的培养,应从加强科技编辑在职教育与培训,期刊社营造创造性的工作环境、实施创新型的编辑管理体制,提倡科学精神,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及现代化办公技能,开发创新潜能,培养人文素质等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从“无处分权”角度谈不动产物权的善意取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对善意取得适用范围的不同理解,传统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大多已遭质疑,因从“出让人无处分权为处分行为”这一唯一尚为定论的要件入手,用处分权理论分析不动产物权善意取得问题,认为,不动产物权由于登记的公示效力,对善意第三人构成有权处分,不宜适用善意取得.不动产登记公信力制度基本涵盖了善意取得制度的所有功能,且更具操作性,因而特别规定不动产善意取得实为立法之重复.  相似文献   

20.
善意取得中转让合同效力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物权法》的立法过程中,有关善意取得的构成是否以转让合同的有效为要件是争论的焦点之一.由于善意取得的构成以无权处分为前提,因此,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一般会影响该转让合同的效力;除无权处分之外,合同的其它效力瑕疵对善意取得也将产生影响.在不同的物权变动模式下,转让合同效力对善意取得的影响不同.在我国的物权变动模式下,善意取得不应当以转让合同有效为要件,但是转让合同应当在善意取得构成后被视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