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作者通过主人公盖茨比理想的幻灭向读者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的全景图。对小说的叙事策略进行分析研究,挖掘其背后深层的历史和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2.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步美国的小说,作者菲茨杰拉德,该小说是爵士时代的代表作品,真实地描述了当时社会下女性的悲剧生活,在小说中蕴含了对女性主义的研究。文中通过女性悲剧的人物形象,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对当时社会现象进行真实的解读。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视角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命运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3.
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文坛,菲茨杰拉德占着一个重要的位置:他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是“爵士乐时代”(Jazz Age)的桂冠诗人。菲茨杰拉德最享有盛名的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后期作品《夜色温柔》,展示了“爵士乐时代”纸醉金迷的表象下“美国梦”的虚无缥缈和不堪一击。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主人公杰伊·盖茨比迷恋上了富家女黛西,并把追求她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当他拥有了金钱,自以为已经跻身于上流社会、有机会圆这个爱情美梦之时,却被虚伪冷酷的上流社会所吞噬,落得个梦醉人亡的悲惨结局。《夜色温柔》的主人公迪克是一名医生,娶了富裕的女精神病人尼科尔为妻。这场婚姻交易使迪克表面上进入了上流社会,却从未真正使他成为一分子。他日渐沉沦,未老先衰。他与女明星萝丝玛丽的无结果的感情纠葛使妻子对他的依赖越来越少,心智日益健全,终于投入他人怀抱。菲茨杰拉德通过《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夜色温柔》等作品展现了美国特定时期内“迷惘的一代”的迷惘生活,以及他们所追求的“美国梦”的最后幻灭。  相似文献   

4.
作为爵士乐时代的"代言人",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蕴含其中。作者通过塑造一系列人物形象,深刻揭露爵士乐时代金钱统治之下变质的美国梦及其道德败坏,体现了现实主义作家创作精神,即净化人性,认识世界。  相似文献   

5.
国内学术界对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以下简称《了》)络绎不绝的关注和研究,主要集中在盖茨比了不起的美国梦。分析故事情节以及盖茨比和黛西的性格和行为,并合理推理,就可以看出盖茨比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他的美国梦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不过是芸芸众生正常的、凡人的梦想,没有理由把它捧上神坛。凡"了不起"的盖茨比必了不起的美国梦的有很大的市场,且已经存在很久,需要修正。  相似文献   

6.
<正>《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的成名之作,它最著名的标签便是描写了一个时过境迁的"美国梦"的破碎以及它所代表的现实意义和二十年代的美国现状,所以过了这么多年,它依旧是一本经典,被许多人阅读和研究。人们大多都热衷于研究文本里面事物的象征意义或者是主人公"盖茨比"和他的美国梦之类的,但是我想从一个女性的角度来探究盖茨比是否爱黛西,或者换一种说法,他爱的是黛西本人还是黛西背后的  相似文献   

7.
浅议《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及其意义吴晓民(陕西师范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西安710062;作者,男,36岁,讲师)尽管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在其杰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对爵士时代的美国社会及美国梦进行了精采的描述,其人物塑造极为娴熟,叙...  相似文献   

8.
鄢丹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12):41+44-41,44
《了不起的盖茨比》主人公盖茨比的悲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美国梦”盛行的年代,盖茨比的爱情、理想、追求、旧梦统统随着他的“美国梦”的破灭而烟消云散,可以说他悲剧的一生深深地打上了浮华的“美国梦”的烙印。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爱情观,剖析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和黛西畸恋的象征意义. 他们从相爱到爱情破灭,实际上是影射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年轻人"美国梦"的逐渐扭曲,是时代造成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盖茨比和孙少平的对比,分析了美国梦和中国梦的差异。以盖茨比和孙少平的个人奋斗和命运为例从二者梦想的出发点、价值、内涵、实现途径等方面进行比较,揭示了美国梦与中国梦之间的异同以及美国梦的破灭和中国梦的升华。最后从美国梦中吸取经验教训,借鉴美国梦从而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1.
《了不起的盖茨比》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美国经济的繁荣,人们开始把金钱作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汽车成了一个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但在繁华掩盖下的是人们的精神空虚、道德堕落和两性关系混乱,《了不起的盖茨比》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这一现实。  相似文献   

12.
菲茨杰拉德创作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司·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被西方文学评论界誉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爵士乐时代"的"桂冠诗人"、优秀的"编年史家"的杰出小说家.本文以菲茨杰拉德的创作生涯为线索,简要评述了在他各个不同时期发表的主要长、短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探讨了这位天才作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分析了他的作品的生命力之所以能够远远超过他所如实描绘的那个时代的原因所在.本文旨在能引起我国文学界对这位大作家所应当给予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3.
The Great Gatsby is the representative work of F.Scott Fitzgerald,the famous American novelist in the 20th century.In a deep and concise tone,it tells readers a tragedy about the break of the American Dream.Gatsby lived in the Jazz Age and pursued his dream persistently but finally failed.Through his tragedy,we can discover the social root of his failure,the impetuousness of the Lost Generation and the disenchantment of the American Dream.  相似文献   

14.
应用Monark894E测试系统,对长春市高中男子优秀短跑运动员进行10 s、30 s、60 s无氧能力的测定及60 s测试后1 min血乳酸值的测定。结果表明10 s、30 s、60 s无氧功的测试以及60 s测试后1 min血乳酸的测试准确定量的反映出了长春市高中男子优秀短跑运动员的磷酸原供能和糖酵解供能能力,客观的评价了长春市高中男子优秀短跑运动员的爆发力和速度耐力以及近阶段的训练效果,能够为教练员合理安排训练负荷提供理论依据。实验证明:10 s、30 s、60 s的平均功高,60 s测试后1 min的血乳酸峰值低的运动员成绩好。  相似文献   

15.
儿童视角书写是在现代文学发展的历程中逐渐获得重视的,它所产生的特殊魅力使今天的作家仍然把它当作重要叙事角度.在海明威的作品中,死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对生命的最终肯定.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印第安人营地》和《等了一整天》,选择了儿童视角作为叙事切入点,探讨对生命与死亡的认识.从儿童视角的叙事特征和艺术效果分析海明威小说的死亡意识,试图提供解读海明威小说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当前,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社会提供的体育资源不足的矛盾是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缓解乃至解决这一矛盾需要我国大力发展民生体育。在讨论和分析了民生体育概念、内涵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和探讨了我国民生体育建设和发展中的经费投入、国民体质监测、社区体育、监督和保证体系及场馆开放等关键问题,冀为我国发展民生体育建设献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对秦少游诗歌研究渐渐增温,对其诗的评价,存在一些分歧,多集中在元好问对秦观"女郎诗"之讥的辩驳、陈师道等人的评价。本文就秦观诗歌研究的现状加以综述和评说,如,秦观"诗如词"之论的省思及秦观诗歌分期的讨论等,凡此种种困惑。  相似文献   

18.
女子技术男性化已作为提高女子乒乓球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分析女子技术男性化在乒乓球运动中的体现、作用以及发展趋势,对培养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推动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性别乒乓球运动员的注意能力差异,对乒乓球运动员的选材与训练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心理测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不同性别乒乓球运动员的注意品质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测试对象总体内性别间注意品质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但表现出男子注意广度大于女子,女子注意转移优于男子。男性注意能力在注意的分配、注意广度和注意的稳定性方面的发展速度快于女性;女性新手和专家注意转移能力优于男性,即注意的灵活性好于男性。同一年龄组内的男女乒乓球运动员具有同等水平的注意能力。  相似文献   

20.
汤华泉 《池州学院学报》2011,25(2):15-20,84
古今不少学者在李白年谱和李白诗文笺注中给李白一些作品作了编年,特别是詹锳还撰写出了编年专著《李白诗文系年》,确定了李白在安徽写作的大部分诗文的时地。但是各家也都有一些疏漏,在时间、地点上颇有出入。本文在全面研读李白作品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李白在安徽所写诗文的时地重新进行了编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