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通过对阔叶红松林内天然次生林4种群落演替动态分析表明,先锋树种白桦、山杨、柞树和落叶松在主林层中占据明显的优势,但红松、云杉、冷杉针叶树种以立地条件为主要因子而转移进行更替先锋树种,群落演替发展趋势必然形成该地区顶极生态群落。此项研究分析旨在为指导森林保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低质低产人工林的形成原因,主要是违背适地适树的原则,树种组成不合理,良种化水平不高,种苗质量低,抚育管理不善,造林密度偏大,保存率低,人、畜的破坏等,并提出了应采取相应的改造方法,对实施低质低产人工林的改造工程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森林演替规律在“天保”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简要阐述森林演替规律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在“天保”工程中运用这一规律,以及其必要性,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针对小兴安岭伊春林区的过伐林,通过均匀机械布点的方式调查林内光照条件分布状况,利用冠层仪观测手段定量计算观测点的郁闭度作为光照条件的分析指标;同时通过植被分层频度调查研究过伐林下植被的演替趋势.结果显示,过伐林中虽然红松种群在更新层和演替层都有较好的分布频度,具有进展演替恢复阔叶红松林的潜力,但是由于过伐林的整体郁闭度偏大,近半数区域的郁闭度都在0.8以上,对演替层红松幼树的生长有较大的影响,需要采取合理的透光抚育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丽林实验林场水土保持林进行生态效益的研究分析,揭示了其所发挥的巨大生态效益。经过研究计算可以发现,每年可获得的水土保持总效益可达1.06亿元,其中水源涵养效益为2780.08万元/a,保育土壤效益为7800.58万元/a,远远大于由采伐水土保持林所能一次性获得的木材经济的效益(4181.86万元)。  相似文献   

7.
苏轼既创造了惊人的艺术成就,又彰显了独特的人格魅力,在贬谪期间有着鲜明的以自然为美的审美心境。即:不再囿于自然山水的阻隔和贫乏的物质生活,而是以情为本,以超然的心态赏玩着生活中的普通之物,咀嚼着周遭的普通之事;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他笔下皆化为艺术,焕发生机,昭示着他澄明、宁静、平和淡泊、旷远而深湛的审美心态。这种无往而不适的审美人生智慧汇聚着孔子舞雩风流的人的自然化精神与庄子“适意不异逍遥游”的艺术境界,又有别于同时代以理为本,高谈道德伦理的理学,直指人的现实的情感愉悦,成为了古代士人安身立命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杨树一直是黑龙江省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是我国的重要造林树种,也是工业用材林和生态防护林的主要树种;且杨树树种资源十分丰富,收集平原杨树品种和营建多品种区域评比林将显得尤为重要,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应大面积建设速生纸浆用材林,这是杨树产业进一步快速发展的机遇,营建纸浆用材林,是黑龙江省解决纸浆原料严重不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工业林木材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材的化学成分是木材材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综合分析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木材化学成分对材性、加工及利用的影响,系统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学者在工业林木材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
研究施肥对35a生油茶林产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油茶林的产油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施复合肥0.25kg/株+有机肥1kg/株增产效果最明显,每667m2平均产茶油26.05kg,平均增产99.12%。因此,在油茶培育过程的养分管理中,应该提倡同时施用有机肥和复合肥。  相似文献   

11.
结合林口林区次生林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林分类型,确定了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次生林改培理论依据与模式,山杨次生林带状皆伐、间伐改培模式,山杨萌生幼林林隙改培模式等三种次生林改培模式,对恢复高产稳产的针阔混交林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林口林区山杨次生林改培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口林区地处完达山低山丘陵温带湿润针阔叶混交林区,几经破坏演变成目前的低产次生林,其中山杨次生林占有一定的面积,但原生植被和原生植被的环境条件,尚未完全丧失,根据"栽针留阔,栽针引阔和栽针选阔"动态经营体系理论及生态位的原则,采取带状皆伐、不同强度间伐和利用林隙等方法,对现有山杨次生林进行不同模式的改培措施,使之成为稳定高产的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13.
林纾现存的主要诗集有《闽中新乐府》和《畏庐诗存》等。本文联系他一生的有关经历论述了他诗作的思想内容和主要特色 ,以及他论诗的主要观点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思想心态嬗变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14.
林纾因特殊的人生境遇,对《庄子》情有独钟。他的治庄呈现在三个方面:在思想形态上,他以宋儒理学为基点,以"自化"为中心,建立其追求自适求安的生命哲学;在文义疏解上,他表现出兼容汉宋甚至一切前贤的学术胸襟,疏解简约,以义为先,呈现出集大成的色彩;在文学品评上,注意到《庄子》在行文脉络的经营和炼字、章句形成的风格之奇,表现出文学家的眼光。林氏治庄继承前人成果,也表现出其作为古文家的个性色彩,在《庄子》阐释史上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伊春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实际,阐述民有林对兴林富民的重要作用,论述林木生长好坏、产量高低与气候、地形和土壤的关系。讲天时、懂地利、熟悉树木习性是科学确定经营项目的重要前提。建议经营户将用材林与经济林兼顾统筹安排,实现长短效益结合,为了使经营户合理利用林地,因地制宜选好项目,将小兴安岭各类森林植被特点、土壤特征以及宜种对象做了系统介绍,以方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晚清文人林纾"力延古文之一线",坚守传统文化及古文论之精髓,创作实践与理论成果极其丰富,堪称古文大家。然而其古文理论的光芒被"林译小说"所遮掩,研究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以《春觉斋论文》为主要探究对象,分析林纾古文理论的传承与变革之处,从而阐明他在古文论的建构以及发展创新方面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在对水黄公路边坡植被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熵权CWAA算子对三个周期植被的数据指标综合属性值进行排序,分析植被演替的方向。结果显示三个周期内的植被变化不大,一方面说明演替方向是从草类植被向灌木植被演替,最后形成了灌草结合的稳定群落,另一方面说明此边坡已经稳定,该研究为贵州公路的边坡的养护和治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文化运动时期,以胡适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将国民性改造思想推向了高潮。抗日战争时期,以林同济为代表的战国策派,再次将其视为解救民族危亡的根本出路。胡适与林同济的国民性改造思想表现出诸多不同的地方,两人的分歧突出表现在对国民劣根性批判的侧重点和对国民性改造的目的及出路方面。  相似文献   

19.
对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的红松果材兼用林保留株数与结实量关系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严复和林纾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两大翻译家,是把西方学术文化思想引入中国的先驱,引领着中国近代文化的现代转型。20世纪中叶以来,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得研究者意识到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话语形式,它以一种更隐蔽的方式行使着权力,以更不易觉察的方式构建着主体和客体。从这个角度观照以严复和林纾为代表的中国近代翻译,则可以发现知识背后的政治在塑造中国文化身份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