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维是盛唐时期杰出的诗人和画家,坎坷曲折的经历和半官半隐的生活造就他诗画合一的艺术特征和恬淡静远的意蕴情调。他诗中有画,画添诗意;画中有诗,诗显画意;二者融为一体。王维诗作中展现出的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形神兼备、和谐统一的艺术之美,堪称诗画完美结合的楷模,值得借鉴、仿效和发扬。  相似文献   

2.
龙榆生先生的音乐因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7年11月,我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国立音乐院”成立于上海,教务主任萧友梅博士聘请当年在北京合作乐歌的“大庵居士”易韦斋先生(1874-1941)担任文学和诗歌教师.易先生以诗歌、书画和篆刻名世,为人风流潇洒,受聘后常常不经请假,就跑到  相似文献   

3.
艺术简历靳一,1935年生,北京人,别署唯悟斋,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现为中国文联扇子学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高级书画师,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书画名家编委会委员,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特聘高级书画师,北京燕京书画院艺委会终身委员  相似文献   

4.
“妙悟”原指佛教禅宗、特别是南宗的一种不假外求、直指内心的思想方法和宗教修养方法,后成为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艺术直觉是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认识和心理能力。“妙悟”与艺术直觉的共同点表现在:都是一种直观的领悟,思维都具有模糊性,其发生都来源于丰富的审美实践和艺术创作实践。当然相似并不等于完全相同,二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文艺的百花园里,各种文艺形式争奇斗艳而又互为表里、互相渗透。山水诗和山水画这对姐妹艺术,在发展中就彼此丰富,同趋深化,诗画交互影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驱使一代又一代的诗人画家争相从大自然的山川景物中发现诗情画意,又将诗与画水乳交融,创造出精美的艺术品。盛唐时期的诗人画家王维就以诗作画,  相似文献   

6.
7.
陈育德教授新著《灵心妙悟——艺术通感论》,最近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10章,170千字。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艺术通感问题的专著。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赞其师束长裕,王坚情鲁迅先生曾热情赞扬过自己的老师寿镜吾、章太炎、膝野严儿郎,也曾高度评价长期献身于农村教育事业的曹植甫先生。寿镜吾是鲁迅在家乡绍兴三味书屋求学时的塾师。鲁迅充分肯定了他方正、质朴的品德和严格的教学态度。他在著名散文《从百草园...  相似文献   

9.
一一九三六年,我高中毕业,考入中国大学国学系,系主任是歙县吴检斋先生(承仕)。次年“七七事变”,吴先生离校赴天津,我亦因病休学,直到1942年才复学回校,这时系主任先为盐城孙蜀丞先生(人和)。后来国学系改称文学系,即由俞平伯先生作主任。我从俞先生受业,就自1942年开始,至今已整整43年了。  相似文献   

10.
灵心妙悟感而遂通——论艺术通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感是多种感觉经验综合的心理现象,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产物。要坚持唯物的反映论,反对通感阐释的唯心主义、神秘主义。通感可分三种类型-感觉挪移、多觉应和、意象互通。通过感有着特殊的审美效应,对于形成整体的审美体验、创造虚实相生、无理而妙的艺术境界以及各类艺术之间的融通、互用起着重要作用。艺术家丰夏的生活积累和多种感觉能力的和谐发展,是发挥通感审美效应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古代艺术家们把情感注入客观对象,用自己的绘画语言来构成作品,关注所绘山水之外的境界,蕴涵于画中的诗情便油然而生。传统的中国山水画对笔墨有意、韵、活、趣的要求,追求情趣和气韵,神似高于形似。在画中“诗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中国画形神合一,得神于形。诗是用最精炼的语言和比较短小的篇幅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诗歌如果没有鲜明的形象,那就失去了美学价值。在探讨绘画、诗歌艺术特征时永远用的是“情”“趣”“神”“韵”“气”“势”“意”“境”“妙”“味”这些生命姿态所照应的元素。  相似文献   

12.
13.
绘画艺术经过现代主义特别是克罗齐的表现理论的洗礼,有一种将艺术对自由的追求放大到几乎无限的冲动。著名油画家王力克倡导当代艺术应重新恢复对秩序的重视。他新近的论著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他对艺术秩序与自由关系问题的新思考值得我们珍视。  相似文献   

14.
艺术是相通的 ,音乐是有声的图画 ,图画是无声的音乐 ,二者的融合不仅为欣赏者打开了想象的闸门 ,而且还能为其提供更为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15.
中国哈萨克族著名诗人唐加勒克的诗歌不仅有高度的思想性,也有高度的艺术性。在诗歌的修辞方面有高超的艺术技巧。诗中比兴、拟人、夸张、烘托等表现手法运用自如,形象生动。不愧为哈萨克族文坛上的精品之作。  相似文献   

16.
诗与画虽属艺术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但二者的关系极为密切。本文试就诗与画的结合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艺术理论的核心概念,同时也是中国古典美术的艺术创作原则和艺术品评标准。本文从中西绘画比较的角度审视中西绘画的优长,指出中西绘画的融合点。  相似文献   

18.
3D画是绘画史上的一个新兴画种,其采用反透视的绘画技法,追求在平面上塑造现实感的立体视觉形象和拟真于现实的视觉体验,并刻意消除绘画媒介的平面性要素和绘画与现实之间的界限。3D画的绘画理念及其实践是对已有绘画艺术观的挑战,这个挑战拓展了绘画艺术的本质的内涵。3D画克服了现代主义绘画自律性观念的狭隘面,恢复了绘画与现实世界的本质性关联,以其艺术实践本己地揭示出绘画的"纯(视觉)形式"创造和绘画真实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现代装饰画与传统装饰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他不再是时间意义上的现代,而是意义上的创新,出现了与美相悖的装饰画作品内容,其名称的界定变得模糊了,并且形式和内容倾向于理论化,造型倾向于抽象化。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se artistic understand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s understanding and motivation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goal orientation, engagement in art activities and attitude to art education at school, which determine (according to prior research) learners'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this case the achievement of a group of young students aged between 10 and 17.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was hypothesised between artistic understanding and achievement goals, engagement in art activities and attitudes towards art education,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btained partially support this hypothesis, since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as observed between artistic understanding and achievement goals, and the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hypothesised between artistic understanding and both engagement in art activities and attitudes to art education are largely supported by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