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志愿失灵是自非营利组织产生伊始就始终困扰并阻碍其发展的"瓶颈"问题.然而汶川地震以来,中国NPO所展示出的强大治理能力完全超出了学者们对其可能出现的失灵预想.这一超乎学界"应然"设想的"实然",正向学者们启示着一条有效治理中国NPO志愿失灵的殊途:以计划体制下的公共执行部门--事业部门为雏形,重构为社会发展之"第四域",并将其作为向NPO有效转移社会治理权力的"缓冲区".通过与"第四域"的相互融合转化,在合理维护NPO独立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政府权力的溢出效应,探索一个符合中国NPO组织殊性的志愿失灵治理良方.  相似文献   

2.
我国非政府组织志愿失灵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中存在着慈善供给不足、服务活动的特殊性、非独立性和业余主义等"志愿失灵"现象.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志愿失灵"表现为公众的志愿捐赠严重不足、志愿活动的特殊性、NGO活动中志愿行为不足、公众的志愿参与不足等.对此,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问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民间捐赠制度化,加强志愿活动制度建设等是弥补我国非政府组织"志愿失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当今时代,世界各国政府屡受国际扣国内公共频发危机事件困扰。这些公共危机事件对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对此进行有效治理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当前,我国政府治理公共危机的体制是"一案三制",这一体制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诸多缺陷。为提升我国政府治理公共危机的能力,设计一条科学合理又切实可行的新路径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面对日益频发、多元、复杂的公共危机,以政府为唯一管理主体的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机制显得捉襟见肘,构建多元协作式公共危机治理机制,成为解决政府应对公共危机弊病的妙药.非政府组织凭借自身优势,成为多元协作式公共危机治理的重要主体.因此,应该以多元协作式公共危机治理机制为目标,结合我国社会实际情况,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来研究非政府组织参与多元协作式公共危机治理的阻滞因素,从法律建设、治理机制构建、激励与监督机制建设三个方面来促进非政府组织对公共危机治理的参与.  相似文献   

5.
公共危机治理中的非政府组织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全球社团革命的兴起及治理理念的提出,现代公共危机的治理主体不仅涉指政府,非政府组织也正在成为一股重要的参与和协作的力量。非政府组织不仅以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以及公民社会发展等多种理论获得支持,实践中它还通过在公共危机发生前进行宣传与预警、公共危机发生时进行社会动员与整合、公共危机结束后进行善后修复与回应反馈等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实现公共危机的多元共治,需要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协作伙伴关系,形成良好的互动应对机制;克服制度性缺陷,在非政府组织内部建立完整的危机应对机制以及创建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制度保障,为非政府组织参与治理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牵动社会整体的伟大事业,它是完善社会制度、缓和社会矛盾的一种"软实力",也是社会治理的有效创新。政府、企业、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协作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使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够常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公共危机管理是现代政府公共行政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现代政府综合实力和能力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社会转型期各类公共危机频发,政府在危机处理中的作用凸显,公共危机管理使政府在非常态的行政环境中充分体现政府能力,成为检验一个国家政府能力强弱的机会。从温州高铁追尾事件处理过程中,透视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因此政府要在应对公共危机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应对公共危机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我国政府的应急能力和治理本领。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风险的不确定性使得各种危机频发。跨界危机跨越了行政边界、功能边界及时间边界,并成为现代具有高度复合型、复杂性的常态社会危机。传统行政区划下各自为政的观念使得跨界危机治理走不出集体行动的困局。跨界危机治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亟须扭转各自为政、以邻为壑的理念,加强府际协作,整合各级政府资源以形成协作合力,通过利益共享与补偿机制的建立、府际合作制度化建设以及府际信任资本的培育,提升跨界危机治理整体绩效,是应对跨界危机治理集体行动困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公共教育利益的实现面临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双重困境,这使得政府的公共教育治理模式面临严峻挑战。而政策网络治理作为一种新的公共治理模式能够把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有效地结合起来。它强调教育政策网络的开放、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教育政策行动者的水平互动、建立信任和协调机制,从而使公共教育利益在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利益行动者的互动中得以实现。因此,政策网络治理对公共教育的有效治理和公共教育利益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学公共危机是指由大学组织发起的,能够导致大学组织或社会失序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大学公共危机对社会和大学组织自身具有较大的冲击性。大学公共危机的诱因源于大学与政府之间的价值冲突,这种价值冲突在大学的组织偏好等因素作用下最终催生了大学的公共危机。由于大学与政府各自的组织性质使双方的价值冲突在所难免,所以,大学公共危机治理的最佳路径选择就是制度化治理。  相似文献   

11.
关于“志愿失灵”问题的探讨是对近几年中国志愿服务快速发展中所遇到问题的积极反思.大学志愿服务活动是社会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志愿服务中出现的“志愿失灵”问题在大学中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文章立足于大学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梳理了其“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并重点从政府和大学两个责任视角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针对政府和大学对大学志愿组织多头管理中存在的越位和缺位问题,探讨了各自在校正大学“志愿失灵”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灵"观点凸显了我国成人教育公共治理中的难题,主要表现为成人教育公共治理决策机制不完善,成人教育供给效率不高,这是由成人教育整体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被弱化和边缘化,社会发展规划指标体系不科学,经费投入不足等因素造成的,要破解这些难题,必须突出政府在成人教育公共治理中的服务功能,完善政府在成人教育公共治理中的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13.
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力量参与是各种非政府组织和个体基于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活动。它不仅是公共文化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有效应对公共文化服务中"政府失灵"的手段,也是社会力量快速增长的必然趋势。基于近年来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力量参与的实践经验分析,启示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需要加强投入机制、运营机制以及约束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李军鹏 《红领巾》2004,(6):16-18
我国当前的政府治理危机主要体现在政府合法性的危机、市场失序的危机、社会失衡的危机、政府权威机制的危机等方面.政府治理危机的产生,其实质是法治机制不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完善、社会自治机制缺失、政府公共服务机制不完善的必然结果.解决政府治理危机的根本对策是:完善法治机制,建立政府责任机制与公民权利保护机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完善社会自治机制,培育和完善公民社会;完善公共管理机制,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与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15.
公共危机善后管理机制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频发的公共危机要求政府建立完善有效的公共危机善后机制。通过分析当前善后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建立善后资金监管机制;健全公共危机保险体系;加强灾后审计工作;完善公共危机立法体系;重视灾后心理援助计划;健全公民参与体系等措施来提高政府执政能力,运用社会组织与公民力量积极预防危机、化解危机。  相似文献   

16.
激励不相容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治理困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激励不相容和激励不足,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政府部门有足够的空间规避责任,竞相采取各种策略性行为应对措施,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公共治理陷入困境,出现"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失灵。建构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治理机制,必须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誉品属性为基础,针对政府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性质,在给予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充分保障的前提下,创新激励和约束机制,使认真履行职责成为管理部门的最优选择以实现激励相容。  相似文献   

17.
由于范式的转变,公共危机治理已变成公共危机治理。我们该如何治理公共危机,本文就探讨了政府、媒体、公民、危机应急文化、社区应急机制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由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双重存在,西方国家发起了一场新的公共管理改革,公民社会开始进入民众视野,一种新的治理理论出现,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提升政府公信力提供参考。当前,我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经济体制已相对成熟,社会改革正在进行中。如何建设公民社会,警惕公民社会组织自身失灵现象,提高政府公信力,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组建"中国教师协会"参与教育治理来重构我国教育新秩序实属必要.教师协会参与教育治理的理论基础包括:社会公民理论、政府失灵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教师协会参与教育治理的主要领域包括:参与推进教育民主化的进程、叁与政府的公共教育服务活动渗与为教育发展提供专业服务活动、参与改变不合理的教育决策、参与和促进教育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社会关联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风险和公共危机的不断发生和蔓延。公共危机在现实中主要表现为四种类型: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危机和社会安全危机。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对第一个面对危机接受考验的地方政府提出了巨大挑战和要求,地方政府作为危机发生时第一重要治理主体,就必须从加强危机预防意识,完善危机治理预警机制,健全社会参与合作机制和危机治理组织机制,创新践行危机治理分类治理策略等方面不断提升危机治理能力,实现政府与公民社会良好合作的善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