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主体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学科对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担负着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任。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尊重主体。还要开发主体.发展主体,要让学生主动开发自身的主体意识。这是我们当前着重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工具的学科,不仅是学习的工具,认识的工具,还是思维的工具,表情达意的工具;不仅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综合性,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语文学科对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担负着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主体,还要开发主体、发展主体,要让学生主动开发自身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充分地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创新人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应当贯穿教育教学的全部过程和各个环节,但课堂教学无疑是主要阵地和中心环节。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尽管在理论上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如何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地转化为教学行为,真正做到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这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不是单靠一种行…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中,一个重要的命题是要逐步提高学生在学校教学中的主体性,而这一命题主要与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有关.宁波中学近两年来,在关注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改革中,提出"自主发展、积极引导"的课堂教学改革,对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自主发展、积极引导"教学模式是由"教学"到"学教",实现教育观念和提高教育质量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的一次有益的尝试.要实现这种转变,首先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和师生互动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主体性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主体性的人,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人格。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基础的课堂教学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关键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在树立科学的学生主体观的基础上,通过诱发学生的学习心向、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等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6.
本科翻译教学中,学生的双重主体性表现在,一方面他们是翻译实践的主体,是译者,另一方面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传统译论中,无译者主体性可言,也就无学生的主体性可言;在后结构主义译论条件下,译者获得了主体性,学生也相应地拥有了主体性。学生是翻译教学的主体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创造性与问题意识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主体性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主体性的人,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人格.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基础的课堂教学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关键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在树立科学的学生主体观的基础上,通过诱发学生的学习心向、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等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性教学模式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成长为学习的主人.因此,英语教师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主体意识,从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其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主体性是人的最本质属性.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才是真正地落实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督促自己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拥有积极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参与多种方式的主体活动。  相似文献   

10.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主体性教育思想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构建与发展的过程,这种过程即学生参与的过程。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形式,对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体性教学的核心就是要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并由此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主体性教学意味着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特点,用发展的态度来看待他们的各种能力,意味着我们要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主体呢?一、优化师生关系,创造和…  相似文献   

11.
主体性教学理念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主体性是学生发展的核心部分,是其他一切素质发展的基础。主体性的发展需要通过主体活动,使课堂教学成为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于会纯 《天中学刊》2004,19(2):121-122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我们在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研究中,积极探求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策略,以使主体教育思想从理念的形态转化为教师教学的一种自觉行为,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性发展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所谓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主体性教育,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强调要以学生为出发点,按照学生的内在要求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主动全面地发展。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主要阵地。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性教学模式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成长为学习的主人;要求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中走出来.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指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自觉学习为主体。传统的课堂教学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只有“教”的一面,而没有“学”的一面。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就是使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发展。要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不断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主体性进一步发展。没有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学生思维的拓展,就谈不上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不应是储备知识的仓库,而是运用知识的创造性人才。因而,课堂教学应是开放式的双向交流式启发教学,以适应人才培养的目的。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注意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在是课…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主体性教育则是素质教育思想的核心,因为人的发展既不能由父母包办,也不能由教师代替,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主体性的发展。“没有主体内在潜能的开发,没有外在文化知识经济发展主体的内化,人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如何真正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发展,即怎样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正成为我们广大教师努力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处理好两对关系,即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与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关系;营造课堂气氛与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和调控课堂的动态生成,促进师生双方主体的有效互动,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8.
刘继中 《河南教育》2010,(7):113-113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要注意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效率呢?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9.
主体性教育思想认为 ,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它要求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 ,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促发学生实现由自在的主体向自为的主体转变。在主体性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 ,应该采用主体性教学模式。主体性教学模式是作为一个模式群存在的 ,其中适合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的有问题解决模式、范例学习模式等。教学中 ,只要依据主体性教育思想 ,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 ,必将促成教与学之间和谐发展。下面以《…  相似文献   

20.
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几项策略。发展主体性策略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关键在于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展主体性课堂教学策略是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教育学生的一种教学思想。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增强和发展其主体性,使其逐步成为社会生活的行为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主体性、独立性和相互协作性。一个概念让学生讨论如何理解,一个公式让学生讨论如何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