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铁华 《红领巾》2004,(6):122-123
“学为人“的主张是陆九渊的教育基本理论.他认为人是自然和社会的核心,做人最重要.他提出做人要先立乎其大志、明辨义利、堂堂地做人、重践道等,强调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作用.研究他的这些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实施素质教育,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与殷商时期"天"的彻底主宰性不同,在宏观层面上,孔子眼中的"天"虽然仍具有至上神的意味,但更多的是一种规范性的制约力量和个体层面的信仰;同时,孔子主张发挥人的主动性而不是靠"天"的威力来改善社会政治秩序。在微观层面上其主要特征包括"天"是秩序之源、道德之源,还体现了一种超越性的"天命"。后世精英士人眼中的"天"的宗教意味有所淡化,但"天"仍然是绝大多数人信仰层面的最高主宰。  相似文献   

3.
与殷商时期“天”的彻底主宰性不同,在宏观层面上,孔子眼中的“天”虽然仍具有至上神的意味,但更多的是一种规范性的制约力量和个体层面的信仰;同时,孔子主张发挥人的主动性而不是靠“天”的威力来改善社会政治秩序。在微观层面上其主要特征包括“天”是秩序之源、道德之源,还体现了一种超越性的“天命”。后世精英士人眼中的“天”的宗教意味有所淡化,但“天”仍然是绝大多数人信仰层面的最高主宰。  相似文献   

4.
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的开创者,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奠定了传统教育的基本精神和理念,他所创立的许多宝贵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对中国古代教育以至现代教育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本文从孔子教育思想的几个方面,介绍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进而阐发了孔子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孔子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人物,也是一个很复杂的历史人物,解放以来,学者对孔子思想作了不少研究,意见很不一致。这本来是学术研究中的正常现象,需要深入讨论。可是在“四人帮”横行之时,却只许人云亦云,不许各抒已见。粉碎“四人帮”,人心大解放。孔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物?有必要来重新加以估量。这里专就孔子的经济思想试行初步分析,供大家进一步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孔子德治思想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末年,礼崩乐坏,“天下无道”.对此,孔子以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恩想.孔子德治思想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本文就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廉政思想廉政思想是孔子德治思想的主要内容,这是孔子针对统治阶级的国家管理者集团阐发的.他认为,要管理好国家,政治必须清正贤明.为此,孔子希望统治者必须做好两方面的事.  相似文献   

7.
孔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创办私学、普及教育而又卓有成就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是他终生从事教育实践的经验总结。我们应当遵循“吸收和改造”“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列宁《论无产阶级文化》,《列宁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4  相似文献   

8.
试析孔子教育思想中的自爱自立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观点认为,孔子教育思想以“仁爱”为核心,以“礼教”为形式,具有极强的否认自我、压抑个性的消极性质。然而,我们若从另一个角度去窥探孔子的教育思想,却能发现它包含着极其丰富的自爱自立意识,具有积极的色彩和价值。一、孔子教育思想中具有自爱自立的意识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基本含义是“爱人”。这个见解后来被盖子概括为“仁者爱人”。“仁”有“忠”和“恕”两个方面内容。所谓“忠”,就是“事君”、“孝父”、“悌长”、“信友”,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以下引文只注篇目)。所…  相似文献   

9.
有人曾说,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 政治家,他的影响已经不限于中国,而已遍及世界;他留下 的精神财富不仅属于中华民族,而应该为全人类所共享。 作为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他的教学实 践、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尤其是他的“因材施教”的思想在 中国教育史上影响是深远的,因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这一 光辉的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探讨 研究,继承发展。 一、观察学生是“因材施教”的基础 作为教育家,孔子竭力避免教育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孔子的问教精神开启了我国民族教育社会化的先河 ,其“勤问、敢问、善问、谦问”的教育思想 ,泽被后世 ,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先秦学者有关"教"的定义或表述以及"教""学""诲"之类关键词的分辨,以《论语》有关孔子"教""诲"言论的记载为依据,把孔子"教育思想"归结为植根于仁政的"教化说""先教说"与以"学礼"为要义的授业观念,从而显示儒家"教育"理念的特点,进而讨论活教育思想史中的史料、史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孔子“学而优则仕”思想革命的历史意义。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开始瓦解。以血亲关系、土封制选仕作官的世卿世禄制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孔子提出“学而优则仕”思想是对以血亲关系、土封制度选仕作官的世卿世禄制是一个革命性的否定,对庶人入仕、改变国家的政权结构有深远的影响。当然,孔子的“学而优则仕”思想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有其历史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孔子的教育思想不止一端,但是精华所在,无疑是他的智育论。本试对《论语》的智力素质教育思想作一分析归纳,仅以此为现代教育教学研究工程添一块先秦砖瓦。  相似文献   

14.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温孔子的"有教无类"对现代教育有重要启示,践行"有教无类"教育思想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有利于实现大众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素质。  相似文献   

15.
试析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依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孔子“中庸”之道 ,解析其“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之说 ,上智、下愚既是其“中庸”思想的具体体现 ,又与其“性相近 ,习相远”的命题、有教无类等主张相辉映 ,共同构成“因材施教”的认识基础 ,即对人的差异性的体认和尊重。但是 ,认识和承认人的差异性 ,还不足以实施“因材施教”,必须有“仁”爱精神。正是认识到人的客观差异性 ,并与主观的“仁”爱精神相结合 ,才形成了孔子实施“因材施教”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蔡元培“世界观教育”作为一项教育方针,其目的在于引导受教育通过对普遍意义和终极价值的追求,达到对于现实世界中各种生死利害的超越,获得人格上的完全独立和精神上的彻底自由,从而为道德观念确立坚实的本体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春秋末期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名丘,字仲尼,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左传》载郑国有乡校,那也只有大夫以上的人及他们的子弟才能入学。私人设  相似文献   

18.
孔子是中国春秋时代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扩大了私人讲学规模,创立了儒家学派,宣扬了仁政和德治主张,在当时有了很大意义,而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其他古代学者所能比。汉朝司马迁作“史记”时已肯定了孔子的历史地位,他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孔子世家)在绵长的封建社会时期,孔子被尊称为“万世师表”,这说明了他是中国历史上人民崇仰的最杰出的教育家。今天用新的观点来整理分析孔子的教育思想,发扬祖国的优秀教育遗产,这是我们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应有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不发愤求知,我是不会开导他的;如果一个人不是到了自己努力钻研、百思不得其解而感觉困难的时候,我是不会引导他更深入一层的。“启发”一词来源于此,启发式教育也来源于此。孔子认为,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即对学生有目的地引导和及时启发。在现今的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现象还没有完全根绝,“满堂问”的所谓“启发式”又应运而生“,满堂串”的课堂也随处可见。低俗的笑容,虚伪的表扬,无原则的迁…  相似文献   

20.
刘勇 《学子》2004,(5):53-53
孔子是我国古代史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不仅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执教四十余年,培养了三千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