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ead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scattered toxic metals in the environment and used by mankind for over 9,000 years. Lead in the environment may be derived from natural or anthropogenic sources. In humans, lead can cause a wide range of biological effects depending upon the level and duration of exposu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find out the effect of lead exposure on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serum calcium, ionized calcium, phosphorus, parathyroid hormone and vitamin D and examine the overall effect of all these parameters on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of battery manufacture workers. For this study ninety battery manufacture worker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 three groups depending upon duration of lead exposure. Group I—workers with duration of lead exposure 1–5 years, Group II—workers with duration of lead exposure 6–10 years and Group III—workers with duration of lead exposure more than 10 years. Each group consisted of thirty workers. Thirty age matched healthy control subjects were taken for comparison. Demographic, occupational and clin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by using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The venous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study groups and normal healthy control group. At the time of blood collection random urin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amber coloured bottles. The biochemical parameters were estimated by using standard assay procedures.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data was done using independent student‘t’ test for parametric variables. Values were expressed as mean ± standard deviation (SD). P values of 0.05 or less were considered to b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blood lead levels and urinary lead levels of all worker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 0.001) in proportion to the duration of lead exposure as compared to controls.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were significantly raised (P < 0.001) in all three study groups of battery manufacture workers as compared to controls. Serum Calcium, Ionized calcium, phosphoru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 < 0.001) in all the three study groups. Serum vitamin D levels were lowered (P < 0.01) and serum PTH was increased (P < 0.01) in workers as compared to control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learly indicate that the absorption of lead is more in these workers which adversely affects blood pressure, disturbs calcium and phosphorus metabolism which further impairs mineralization of bone resulting in decreased bone mineral density observed in these workers. Lead toxicity is still persistent in battery manufacture workers though they are using sophisticated techniques in these industries. There is a need to protect the workers from the health hazards of occupational lead exposure.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求的提高,动力电池的研究变得尤其重要。基于动力电池产业链,通过专利视角分析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从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链上游中的关键材料出发,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正负极材料、隔膜及电解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发展正极材料是大幅度提升动力电池比能量的首选,其将朝着高电压、高容量的方向发展;发展硅基负极材料成为行业共识。接着结合动力电池产业链中下游的关键技术,对动力电池匹配与优化、电池制造工艺及电池回收与梯级利用给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动力电池产业政策信息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并按时间分阶段分析了近年来动力电池产业政策颁布的特征和内在逻辑。从产业链上中下游的角度分析了产业政策对动力电池产业的影响,以明晰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采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了当前动力电池产业所面临的产业环境。最后,结合所分析的动力电池产业环境、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可以为未来动力电池产业政策体系的建设和动力电池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现有借助专利及其引文探讨基础研究影响技术创新的文献多通过科学关联度、引用时滞等指标进行简单地描述性分析,缺乏对专利价值的探讨,难以系统解释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本文选取动力电池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德温特专利数据库,运用Tobit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整体上动力电池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促进作用显著,分技术领域分析发现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促进作用显著,镍氢电池不显著;(2)整体上动力电池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促进作用随时间变化不显著,分技术领域分析发现锂电池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促进作用随时间变化显著,且促进程度呈逐年降低趋势,但燃料电池和镍氢电池不显著。本文丰富了现有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关系理论,并对动力电池产学研合作及政府制定动力电池产业创新发展政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运用政策法,将动力电池界定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中最关键的部分,将其定位为Kraljic矩阵中具有高供应风险的战略项目。研究发现,以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锂电池为代表的锂离子电池是当前动力电池的主流,其供应短缺风险突出,包括供应总量短缺及供应结构性短缺。建立单一车型风险评估模型,在考虑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参数的情况下建立企业级综合风险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6.
UPS系统的心脏是蓄电池,不管UPS有多么复杂,其最终性能取决于蓄电池。如何监视蓄电池的工作状态,并精确地预测其临界失效期以及如何延长蓄电池的有效寿命,是保证UPS供电系统稳定、可靠的关键。厂家对电池的质保只有三年,而全部更换3号航站楼UPS系统蓄电池需要近630万人民币!我们真的需要每三年就花费630万么?  相似文献   

7.
董超  刘玉国  宋微 《现代情报》2014,34(6):132-138
动力电池是指可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等电动设备及工具提供动力,并具有高能量和高功率的蓄电池。目前动力电池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研究热点。随着汽车的大量增加,石油资源的不断减少以及城市尾气污染的日益加剧,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随之而来的,对于新能源交通工具的研究也得到广泛的重视,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被放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本文从专利分析的角度分析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状况,从而对动力电池的技术领域选择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创新驱动发展,专利成果的转化是产业化发展的助推器。采集国内外锂离子动力电池专利信息,分析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情况。借助广东省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对国内动力电池材料和管理系统专利信息进行采集分析,深度剖析国内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的关系,为锂离子动力电池发展技术路线做出预测和建议,同时为锂离子动力电池企业发展和相关科研机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精细化梯次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方案,建立了具有共识机制的电池全生命周期信息存储链。梯次利用场景包括电动汽车服役场景、能源互联网储能场景、废弃电池提炼等多级场景。该方案实现了去中心化、提高了数据安全和经济性,显著降低了梯级间的交易成本和检测成本,增加了电池的剩余价值。模拟测算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显著提高动力电池利用率,预估我国2030年电动汽车1亿辆保有量,约产生3879亿经济效益,相比目前两种梯次利用方案的2313亿、1351亿,增值约147.7%,53.4%。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动力型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的需要,本文开展了动力型锂离子电池专利分析研究。研究基于德温特专利数据,采用文献调研、技术生命周期、企业竞争六要素等分析方法,对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全球专利的总体发展趋势、细分技术、专利布局以及重要申请人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技术有步入成熟期的迹象,且存在下游产业整合上游产业的趋势;细分技术中电池组管理系统与隔膜原材料技术略显热门;在申请人方面,日本厂商占据技术优势,韩国厂商发展迅猛,中国厂商数量多,但专利分散,核心专利少,且尚未形成规模;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和韩国已开始在中国进行专利布局,而中国仍然主要针对本国市场。  相似文献   

11.
新能源汽车是锂资源消费主力,回收新能源汽车报废锂电池中的锂对于增加锂供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建立锂电池储电量与锂消费对应关系,利用新能源汽车生产大数据,测算不同类型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单位储电量锂消费,并在对锂电池退役相关参数作修正的基础上,测算了不同情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锂回收潜力,结果显示:①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锂...  相似文献   

12.
欧盟认为高性能电池是其能源转型、实现脱碳目标和提升欧洲竞争力的关键技术。近年来,欧盟委员会推出了一系列推动电池技术发展的科技政策和科技计划。本文介绍了欧盟委员会在“建立电池领域组织协调机构和技术创新平台”、“制定电池发展战略和路线图”、制定《电池法规》以及“部署电池领域科技计划专项和项目”等方面的做法,分析了欧盟在电池技术领域的举措将带来新的竞争格局,提出对我国电池产业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未来的良好发展,以管理视角从发展与应用现状、充电设施产业和电池回收处理3个方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当前电池产业的现状和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并对我国动力电池的发展进行展望,最后提出基于全生命周期视角的动力电池产业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14.
黄宽  王长涛  王石 《科技广场》2012,(7):110-112
针对5V以下的锂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干电池等电池的开路电压、内阻和电池容量进行快速检测。本设计以STC12C5A60S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单片机自带的A/D转换功能进行开路电压的检测.内阻与容量则选用线性霍尔元件ACS712ELCTR-05B-T来测量。容量的测量采用电流积分法。本检测仪具有结构设计简单、性价比高、检测效率高、适用范围广泛的特点,并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5.
锂离子动力电池专利信息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的专利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揭示当今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研发现状,指出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为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电池控制系统中控制对象的多样性,并要求较高的实时性与可靠性,设计出一套应用单片机监控的船舶电池充电系统。通过系统实际的开发和应用,证明了该方法具有很多优点,给出了该系统软、硬件设计的步骤,并结合试验进行了相关的验证。  相似文献   

17.
以电动汽车电池技术专利的申请数据为基础,从专利所有地、专利类型、专利所有者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目前国内的电池技术还处于基础创新初期;(2)锂离子电池性能优良,是目前电动汽车主流的电池技术,也是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3)结合国内的新能源汽车政策以及专利的申请数量时间序列,发现政策出台对技术创新的推动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铅酸蓄电池充电器随着人们的不断开发和研究而飞速展发,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的研究智能化的充电技术。现在的电池充电器一般都用单片机、DSP、ARM等数字芯片来控制充电过程,同时还能控制整个充电器的安全。由于数字芯片本身的响应和计算时间,当用数字芯片来保护充电过程安全的时候,没有模拟电路保护的电气特性来的那么的直接和快速。文章主要介绍铅酸蓄电池充电器的模拟保护设计。  相似文献   

19.
张毅 《中国科技信息》2011,(16):104-105
丰田汽车公司开发的FCHV-4型采用燃料电池和辅助电池作为混合动力系统的能源,极大提高能源转换效率,使汽车具有良好的性能相应。燃料电池与牵引电机逆变器直接相连,与辅助电池和DC/DC器串联。该燃料电池汽车的效率为传统内燃机汽车的3倍。  相似文献   

20.
电网侧储能项目是一类刚刚兴起的工程项目,其最佳建设管理模式的选择对于实现项目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电网储能产业发展阶段及项目具体特点构建了电网侧储能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应用TOPSIS、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矢量投影法三种理论建立了TOPSIS灰色关联投影法的电网侧储能项目管理模式选择模型。为了避免传统专家评分法确定指标权重引起的客观性欠缺问题,引入直觉模糊集( IFS)对每个评价指标进行赋权。以某电力消费大省进行实例验证,计算结果与工程实践相符。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