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毕业生、在校生、用人单位和人才交流中心的调查分析,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有校内因素和校外因素,也有学生自身和家庭因素.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应努力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长效机制、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长效机制、高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大学生就业服务长效机制,以促进和帮助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是国家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就业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从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着手,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重点探讨了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构建的策略,目的是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数量大幅增长,高等教育从此走上大众教育的新征程。大学生数量增加使得大学生就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地方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为培养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资金、办学规模、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都较部属高校薄弱,一些方面处于劣势,因此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面临较大的压力,一些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呈现出就业难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本科院校应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准确定位、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探索有效、可行的大学生就业路径,切实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佳  刘萍 《文教资料》2011,(28):227-229
本文从地方院校办学条件制约、贫困生经济贫困、综合素质偏低、贫困生社会资源缺乏、传统思想束缚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地方院校分困毕业后就业难的原因;从地方院校调整教育机制、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扶助体系、重视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多途径提高贫困生综合素质、对贫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搭建公平竞争平台、完善就业信息管理和发挥就业指导中心职能、多渠道帮助贫困生就业等方面,提出目前解决我国地方院校贫困生就业难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就业竞争能力是衡量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实力的重要标志,对新建本科院校而言,要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完善培养方案,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形成一套指导和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服务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新建地方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6.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毕业生就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就业层次较低,就业地区集中,区域分布不均衡。影响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原因有: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变化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毕业生实践能力有待提高,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家长的就业期望值过高等。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高校要全员参与毕业生就业,要完善就业保障新机制,突出专业特色,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完善指导服务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问卷及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131名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为样本,调查大学生对普通话、家乡话、英语及学校所在地语言的语言态度。结果发现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在语言态度方面对普通话评价较高,这种评价主要来自普通话的社会地位和实用性认同维度,是大学生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和日常使用来评判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长治学院女大学生就业取向进行量化分析,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取向具有择业思路理性化、就业取向"多元化"、就业期望高稳定性、价值取向呈"功利化"等特点,最后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女大学生正确就业取向形成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方本科大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在就业压力现实面前还存在诸多问题,无论是院校层面还是个体层面,均需要树立范围开放、主体多元、内客灵活的就业实践能力发展理念,通过院校针对就业实践的教学改革、学生开放式实践能力的素养锻炼,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张素薇  王国洪 《考试周刊》2012,(92):166-167
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低源于就业机制的不健全.文章从就业市场机制、学校指导机制、多方联动机制、人才预警及服务保障机制等分析就业机制的缺陷,为完善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机制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目前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对于学校和在校大学生来说充满机遇和挑战。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教育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求职、就业、成长成才,甚至未来职业发展的成败。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查阅资料、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总结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深入分析。针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和社会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创新职业规划教育方法和途径,提出完善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湘南学院学报》2017,(3):122-125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双师型"队伍建设十分必要,在旅游管理专业中,通过创新"双师型"教师培养激励机制、优化高校人才引进方式、拓宽专业教师引进渠道、以校企合作项目促进教师成长等培养路径,能有效促进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需要,拟构建“院社台站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是搭建高校(新闻院系)与地方媒体(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站)合作的“1+1+2”人才培养框架,并阐述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强调高校与地方媒体共同谋划、全程合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院社台站”互动,建设具有强大育人功能的人才培育场。  相似文献   

15.
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应从办学实际出发,在培养定位上从"广电专门人才"向"大传媒应用型人才"延伸;在培养平台上从"实习基地"向"自主构建"拓展;在培养体系上从"单一性"向"层级性"升级。  相似文献   

16.
解决大学生"成长中的烦恼",应当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进行基于终生视野的生涯规划训练。学校要改善实践教学环境,搭建多种素质实训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排除困惑。  相似文献   

17.
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突出问题与改革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需立足社会需求、办学实际,坚持“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从学生毕业“能干什么”出发,确立多样化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考评机制,并以学校特色文化为依托,“专业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线,整合和融通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校园文化活动三个人才培养平台,重构或创新“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形势下专业教育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8.
要:当前,文化产业正如火如荼地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这预示着未来这一领域急需一大批人才为其后续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支持。地方本科高校作为区域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之一,服务地方经济,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实用型人才责无旁贷。福建省地方本科高校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着专业设置特色不突出、人才培养照搬传统模式、精通地方文化的专业教师匮乏等问题,只有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才能打造具有区域鲜明特色的文化产业专业,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校频发心理危机事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高校中仅靠几名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和严峻性决定了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目前看来,民办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处于空置状态;存在着自发性和自觉性不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专业化能力偏低等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不利于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开展。本文通过研究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来提高辅导员自身业务技能,促进民办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发展学生领导力是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应有之义.本文结合当代领导理论,评析在通识教育中发展大学生领导力的学理基础,概要介绍美国大学生领导教育在课程设置与实施、组织与管理方面的做法,并在此基础上简析美国大学生领导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