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鸟的天堂》“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约有500年树龄的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中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浓阴盖着天马河河心岛上约20亩土地,独木成  相似文献   

2.
鸟的天堂     
船在树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鸟的天堂》同学们看过著名作家巴金写的散文《鸟的天堂》后,一定会想,鸟的天堂究竟在什么地方呢?鸟的天堂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是一株大约500年树龄的、被称为“独木成林”奇观的巨大榕树。榕树树冠大得出奇,浓阴覆盖着天马河河心岛上约20多亩土地,独木成林。近看枯藤交错,犹如原始森林;远看就成了浮在水面上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堪称南国奇观。“一株榕树便天堂”,一句诗概括了鸟的天堂的特点。这棵茂盛的大榕树为鸟儿们提供了美…  相似文献   

3.
《鸟的天堂》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是著名的作家巴金。课文记叙了巴金在一九三三年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景色。所谓“鸟的天堂”是一棵古老而巨大的榕树,它生长在广东省新会县天马河河心,枝叶繁茂,有十多亩地的范围。在这棵榕树上,住着无数鸟雀。一到早晨,成群的鸟在榕树周围飞翔,景象十分壮观。巴金目睹了这一奇特的当地名胜,就以“鸟的天堂”  相似文献   

4.
问: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二十七课《鸟的天堂》在什么地方? 答:“小鸟天堂”是广东省闻名中外的一处旅游风景点,位于广州200里外的新会县环城公社天马大队。一株500年的古榕,树生“胡须”,“胡须”入地,久而久之,独木成林,浓荫覆盖着天马河心的小岛,林中栖居着成千上万只白鹤、麻鹤、灰鹤和  相似文献   

5.
新会县的“小鸟天堂”原叫“雀墩”。1933年9月初,巴金来到新会,与友人泛舟天马河,浏览“雀墩”四周,写了一篇《鸟的天堂》,从此,这个榕树盘根、绿叶扶疏的小洲,便取名为“小鸟天堂”了。原来,巴金并不知道新会有这么一个“雀墩”,他来新会也不是为了要写《鸟的天堂》。他是应他的朋友陈洪有的邀请,从上海到新  相似文献   

6.
教学案例一 <鸟的天堂>一文,作者巴金先生重点向读者介绍了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景象.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为什么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这一问题,一教师这样引导:  相似文献   

7.
面测题(抽选一组完成)   第一组   1.有感情地朗读<鸟的天堂>.   2.简要说说大榕树之所以能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一、破题激趣,初识“天堂”美1.同学们,在你们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呢?2.对呀,天堂就是神话故事中人们想象的幽美、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3.描写的是“什么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4.同学们,你们想看看鸟的天堂吗?多媒体播放《鸟的天堂》录像,让学生充分想象,如临其境。5.学生用语言描绘情境。6.质疑课题:作者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呢?(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学生想象中的天堂入手,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通过观察画面,形象感知大自然的美丽、动人。)二、自读自悟,感知“天堂”美1.读。自读课文…  相似文献   

9.
面测题(抽选一组完成)第一组1.有感情地朗读《鸟的天堂》。2.简要说说大榕树之所以能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第二组  相似文献   

10.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篇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茂盛,以及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本文在语言表达上很有特色,作者写了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情形,第一次着重描写了大榕  相似文献   

11.
《鸟的天堂)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的一篇词句优美、情景交融的作品。文中叙述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奇丽诱人的自然画面。文章题为《鸟的天堂》,以“鸟的天堂”为线贯通全文,匠心独运。教学时,我们可以紧扣题眼“天堂”来进行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无疑能使课堂教学结构更显紧凑、新颖。一、扣题初读——感知“天堂”全景天堂,向来是个充满神秘感和诱惑力的地方。教学伊始,我们即可利用课题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可供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由猜想,为诱发读文兴趣奠定基础。具体可分以下几步进行: 1.揭题发问:怎样的地方才称它为“天堂”? 2.诱发想象:“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六年制第十册《鸟的天堂》一课,重点部分 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先写静态美。作者第一天傍晚经过鸟的天堂,只鸟不见,见到的是大而美的榕树,于是产生了“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的喟叹——抑。再写动态美。作者第二天早晨经过鸟的天堂,所闻“到处都是鸟声”,所见“到处都是鸟影”,于是产生了“‘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的感叹——扬。写静是为了衬动,先抑是为了后扬。抑扬  相似文献   

13.
1.抓难点质疑。学生在学习一篇文章时 ,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 ,课堂上 ,抓住这些难点质疑是解决困难的最佳途径。如《鸟的天堂》一文 ,写了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去 ,为什么“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 ?当学生提出了这样问题时 ,引导他们通过讨论 ,把两次去鸟的天堂的时间及所见所闻进行对比 ,从而得出结论 :第一次到鸟的天堂是黄昏 ,鸟儿们栖息了 ;第二次到鸟的天堂是早晨 ,正是鸟儿活动的时间 ,故此 ,看到了鸟儿各种活动的热闹场面。就这么一个问题 ,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 ,使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等得到了发…  相似文献   

14.
标点符号教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中的句子教学和朗读教学来完成的。在句子教学中,一方面要运用标点符号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思想内容;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对句子内容的理解,加深学生对标点符号用法的认识。例如:①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鸟的天堂》)这一句中前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而后一个却不加引号?课文以赞叹之笔作结尾:“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前一个“鸟的天堂”是指人们给那棵大榕树的特定称呼,故加上引号;而后一个“鸟的天堂”是作者(巴金)亲眼看到大榕树上活跃着那么多的鸟,感…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人教版第11册中的第18课,它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所写的一篇优美散文.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了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6.
《课外阅读》2011,(12):162-162
今天教学第三课《鸟的天堂》,讲到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却没有看到一只鸟,顺理成章地,我问:此时作者心情怎样?你从哪句话读出来的?学生很容易就答出了“失望”,并找到了“‘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  相似文献   

17.
片断一:倾听介绍,感知“天堂”之大 师:同学们,看到你们期待的眼神,我首先告诉大家一件新鲜事:在广东管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的—座小岛上,有—座约500年历史,占地面积20多亩的自然“绿色天堂”,它比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还要大将近100位。  相似文献   

18.
1、全世界共有___多种榕树,我国约有100种。2、广东省____县的天马河上有一个小岛,岛上有一棵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巨大榕树。3、1986年,在维也纳召开的“联合国老人问题世界大会”上,便以____的图案为会徽,用来祝愿老人像榕树一样长寿。4、噪声污染和大气污染、__污染并列为三  相似文献   

19.
师: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巴金先生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茂盛的榕树,第二次感受到群鸟纷飞的热闹情景,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感情朗读这句话。巴金先生是这样说的,如果是你,你还会怎么说?生1:“鸟的天堂”不愧是鸟的天堂。生2:“鸟的天堂”真不愧是鸟的天堂。生3:“鸟的天堂”真的是鸟儿快乐生活的乐园。生4:“鸟的天堂”确实是鸟的天堂。生5:“鸟的天堂”确确实实是鸟儿生活的乐园。师:用《海上日出》的话,我们还可以说:“鸟的天堂”的确是一个———生:伟大的奇观。师:正因为是奇…  相似文献   

20.
美的景色描绘,美的语言文字,美的篇章结构,构成了《鸟的天堂》一大特色。 一、从榕树色彩领略静态美 教学一开始,从审题入手,提出问题:“《鸟的天堂》中的‘天堂’是什么?‘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理解“天堂”是指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主要指的是那姿态奇特的“大榕树”;“大榕树”是课文中描写的主体,而“鸟”则是课文中描写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