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与现行绩效评估相比,基于价值链的战略式评估框架是一种有效的、可行的、动态的绩效评价方法。本文提出了建立战略式评估框架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价值链的战略式评估的指标框架。  相似文献   

2.
近十几年来,形成性评估实践在全世界教育领域迅速发展、但是,形成性评估的理论构建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评述了教育评估范式的演变,并基于形成性评估的社会文化理论等研究成果,提出了“形成性评估的理论框架”。本理论框架既包括理论依据,也包括具体的操作程序与方法。在实际评估过程中,评估者可以从具体情况出发,依据形成性评估的基本原则设计操作框架,用以指导评估实践。  相似文献   

3.
《2017年NAEP写作评估框架》由美国国家评估监管委员会设计,它将写作视为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方式,强调写作的交际目的与读者的重要性。框架的评估标准是观点的发展、观点的组织以及语言能力和使用规范,结果主要通过等级分数、成就水平和学生写作概况这三种方式呈现。总体来说,《2017年NAEP写作评估框架》具有基于认知过程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强调读者意识和指向大学与就业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根据理性主义、实徵主义、实用主义以及彻底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情景式认知有关认知与学习的各种不同研究观点和对课程目标、评估的不同认识,讨论亚历山大框架虽然反映了个人对知识与学习的观点影响个人的评估实践这个过程,但忽略了实践也会反作用于既有的观念和认识这个过程。  相似文献   

5.
从评估内容和试题编制两方面出发,分析TIMSS 2023科学评估框架的最新概况,同时结合与历次科学评估框架的比较,发现TIMSS科学评估秉持“继承基础上创新”的理念,内容领域上凸显“分段”“分层”,主题日趋精炼;认知领域上基于科学依据,重视能力发展;科学实践上重视过程评价,突出基于证据。结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版)》新要求,对我国未来科学素养评估提出强化学段链接、凸显三维架构、营造真实情境、注重人机交互、重视非正式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国外学者对形成性评估效度和信度理论的研究,提出适用于形成性评估的效度验证框架。本框架采用Messick(1989)的"整体效度观",把形成性评估的效度界定为,评估结果的解释和使用是否和在多大程度上真正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进步?效度验证应当从评估的构念、任务、过程、结果的解释和使用、后果和课堂环境等方面收集证据。参照BachmanPalmer(2010)的AUA模式,本框架明确了效度验证所要回答的问题及其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1986年英国首次开展科研绩效导向的评估活动以来,经历了科研选择性评估(RSE)、科研水平评估(RAE)以及科研卓越框架(REF)三个阶段。现行的科研卓越框架基于前几轮评估结果与经验,强调延用第三方评估机构、合并学科评估单元、调整评估指标权重、改进科研评估方法等推进高校科技创新。通过深入剖析英国REF2021,指出我国高校科研评估应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构建跨学科研究评估机制,探索科研影响力评估体系,完善量化评估方式。  相似文献   

8.
与现行绩效评估相比,战略式评估体系是一种有效的、可行的绩效评价方法。文章提出了建立高校战略式评估体系的主导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校战略式评估的指标体系,以期对战略式评估体系在高校绩效评估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际上对软实力的评估主要集中在民族一国家这个对象,考察受软实力影响下国外民众的态度、组成国家软实力的相关结构等,即印象型评估框架、来源型评估框架.并引入大规模案例建立数据库,将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公民社会纳入软实力评估主体范畴,为完善软实力的评估实践指引了新的思考方向.CCoGA-EAI民意调查、IfG-Monocle软实力排行榜、ICD文化外交报告三个案例为我们提供了评估软实力的三种框架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科研卓越框架”是英国于2014年起面向全英高校实施的科研评估体系。新一轮评估“科研卓越框架2021”在参照“科研卓越框架2014”元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对评估制度进行了改革探索:在评估组织与管理方面,进一步优化了学科分类,提高了委任专家的代表性,完善了参评学者管理制度;在科研产出维度,改变了规模导向的评估方式;在科研影响维度,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涵盖范围;在科研环境维度,增设了院校级环境评估。英国“科研卓越框架”评估为适应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所进行的制度改革,为我国科研评估体系改革提供了如下可资借鉴之处:建立跨学科研究的评估机制;关注科研成果的非学术影响;注重科研人员的可持续发展;促进高校营造良好科研环境。  相似文献   

11.
英国"创新国家"战略的实施,要求本国高校的科研发展方式由资源型转变为创新型。为提升科研创新水平,英国深化科研评估制度改革,实施全新的卓越科研框架(REF)评估,在评估的内容、组织和技术方面展现出新的特点。借鉴REF评估,我国科研质量管理应将进一步确立权威、规范系统内外的关系并保证多方利益相关者的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12.
徐泓 《考试研究》2022,(1):21-29
情境是试题的要素之一,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试题的品质。基于试题情境的文献分析,初步构建中考化学试题情境质量的分析框架,通过专家咨询和效度检验形成包括5个维度、15种水平的化学试题情境质量评估框架,并以安徽省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第16题为例进行评估,对教学与评价提出3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质量评估:模型与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研究生教育处于发展战略转型期,质量评估作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其功能和地位愈发凸显。本文通过深入剖析我国、欧盟和英国的学位授予标准,揭示了硕士生和博士生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从而抽象出研究生质量三角模型,包括知识、能力和潜力等三个维度;在模型基础上设计了研究生质量评估框架,并对不同学位层次的研究生作了技术处理。  相似文献   

14.
“评估三角形”是美国评价基金委员会于2001年在《知道学生所知道的:教育评估的科学和设计》一书所提出的一种教育评估框架,是由认知、观察、解释三个要素构成的一个协调、联系的整体,能够为不同形式的教育评估提供普遍性的设计原则。文章具体阐释了该框架的结构和设计原则,并举例介绍了该框架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及其衍生框架。  相似文献   

15.
继续教育在实现专业人才持续发展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为此,构建完善的质量评估框架体系是确保继续教育质量的基石。作为继续教育发展处于前沿的英国,无论是在设计理念方面、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督导框架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特色。英国在构建继续教育质量评估框架中,评估理念上注重过程与结果的兼顾;评估范围既要关注学校层面的评估,更要关注工作场所范围的延伸;评估主体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美国在提升流动儿童教育质量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完备的流动儿童教育综合需求评估体系是其重要成果之一.为全面了解流动儿童的教育需求,提升相关教育援助的适切性,美国组建了集评估专家、学科教育专家、流动教育工作者、流动儿童父母等多方利益相关者为一体的多层次评估团队,构建了基于流动儿童独特性的评估内容框架,提出了评估实...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PISA2006科学素养评估的概念框架进行了分析性抽绎,明确了PISA2006所定义的科学素养的概念和维度以及使用的评估框架,进而对该概念框架提供了建设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管理理论及体系一直是国内学者探讨和研究的重要命题,并在该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基于《孙子兵法》探索中国式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框架体系,用现代的观点把源于西方的当代战略管理与孙子的兵法体系相结合进行分析和解读,重点讨论了《孙子兵法》中关于企业战略管理的系统安排、层次过程与架构,指出了孙子兵学思想中内含着企业战略管理的四个基本战略模块和六大战略规划步骤,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孙子兵法》的中国式企业战略管理基础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面对成员国教育评价体系缺乏内部统一、各构成要素之间缺乏协同合作的现状,OECD在大规模跨国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于2013年提出了新的教育评估和评价框架,它涵盖了课堂、学校、教育系统三个层面,由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领导者评价、学校评估、教育制度评估和政策/项目评估5类评价构成.基于该诠释框架,构建完整、趋同、协同合作的评价体系,评价与学生学习目标保持一致,将学生置于评价中心,关注课堂教学实践的改进,发挥独立的专业评估机构的作用,提升评价素养,着力推进大数据的应用,将成为OECD国家教育评价发展优先考虑的关键主题.  相似文献   

20.
开放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评估标准的制定是开放远程教育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从教师自身角度评价教学学术活动和建构科学的评估框架,对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形成良性的教学评价机制,提高开放远程教育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对上海开放大学系统内243位专任教师教学学术评估的问卷调查,发现:本研究因子分析的结果框架可用于开放大学教师对教学学术水平作自我评估;开放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评估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但也存在着弱点和劣势。针对研究结果,应尽快构建科学的教师教学学术评估框架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校内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有效开展研究型教学或探究性教学实践及研究、协调进行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教师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