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启蒙时代的文学大师蒙田说过:“万物皆有它们自己的季节。”人,也有季节。 童年是欢乐的。这并非由于他们被娇养,被宠爱,而是缘于对儿童来说,世界是真正敞开的。在人生中,谁也不可能像儿童那样怀着最深的热切来注视外部世界和别人的人生。可以说,童年诚是一个真实人生的邀请,在童年无须藏拙、矫情,更不懂伪饰、耍花活儿。他们的心灵是一个水晶般透明的世界。难怪塞林格在其名作《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不无感慨地写道:“一个人只有不长大成人才能保存美好的品德。”而帕斯卡还深切期望着:“智慧把我们带回童年。” 当然,这里也就关涉到对儿童的教育和培养。卢梭写道:“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自己,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马尔他岛的灼热的岩石上也能够生活。”作为父亲,他不仅“对人类有生育人的义务”,而且“他对社会有培养合群的人的义务,他对国家有造就公民的义务”。而教师呢,为了要造就一个人,他本人  相似文献   

2.
论新闻宣传     
(一)宣传是一种社会传播活动。“宣”即公开表达,“传”即加以传播。人们向别人公开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其行为、活动就都有了宣传的意味。毛泽东曾说过“一个人只要他对别人讲话,他就是在做宣传工作。”这一论述意在强调: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宣传和宣传工作是一种客观存在,有其相当的普遍性。对于国家、政党和机关、单位来说,做好宣传工作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侯立颖 《大观周刊》2011,(6):184-184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的确,作为一个刚刚从大学校园走出,又马上走回高中校园的“新老师”,我初出茅庐,没有精湛的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4.
2004年7月11日上午,一个自称为“南湖居士”的人在网上发了一道《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的帖子。一篇普通、熟悉、并不新鲜的文章却有257000次的点击率。这篇帖子里的主人公就是徐本禹,华中农业大学经贸学院1999级的学生,山东聊城人。他在从事家教时偶然读到一篇《当阳光洒进山洞里……》的文章,促使他2002年暑假来到至今不通水电、不通公路、不通电话、非常贫困的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一个叫狗吊岩的岩洞小学支教……徐本禹只是源于“朴素的报恩心理”的举动,感动了别人感动了中国甚至感动了世界。徐本禹穷大学生的身份与“感动中国”之间的巨大反差,讲述了一个浅显的道理:为仁行善并不一定是富人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行善方式或有不同,行善能力或有大小,然而善举背后那颗贮满“爱”的心一样伟大。徐本禹还给当代中国青年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其实,我们的社会并不缺少拥有爱心的人,缺少的恰恰是催化爱心的催化剂。徐本禹的事迹借助“感动中国”被放大,起到的正是爱心催化荆的作用。爱具有传染性,爱可以“感动”人,爱本身也可以被“感动”。徐本禹“感动中国”的最大意义正在于:期待更多的爱被“感动”。为此.本刊特约请徐本禹支教所在地的贵州毕节日报社和其家乡的山东聊城日报社撰文,讲述他们对新闻人物的宣传以及他们与主人公之间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一缕阳光     
和谐、温暖生活的经典法则: 第一,为爱而生。爱自己,所有的爱都是从爱自己开始。慢慢地培育你的爱在心灵中生根发芽,让心中拥有一片爱的绿洲。人必先自爱而人爱之,不要对自己不屑一顾,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给自己一个目标,给自己一点儿信心。爱他人,欣赏别人的好,就会提升自己的好;赞扬别人的好,就会强化对方与自己好。奉献就是爱,爱能让我们拥有财富,把内心鼓励、赞美、欣赏、关切的话语送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6.
我的一位中学同学系中国政府高级官员,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进修时,习惯于用中国的方式写论文,下笔就说,“我认为……”教授对他说:“我不想知道你怎样看,而是想知道你知道多少别人怎样看。”  相似文献   

7.
快乐的思想     
一个人要得到快乐的生命,就先要有快乐的思想。 有个流浪者来到一座城市,遇到了守城的人,流浪者告诉守城的人,他离开了家乡,想搬到这座城市来。 “这是个怎样的城市呢?”流浪者问。 “你的家乡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呢?”守城的人反问他。 “那是个糟透了的烂地方,政府腐败,人民互相仇视,很多人失业。”流浪者愤愤地说。  相似文献   

8.
智言片语     
《新闻世界》2007,(10):27-27
多想自己的过失,少论别人的短长。日日扫地上,愈扫愈不净,若要心中净,抛却扫帚柄。看一个人,不要看他有权势时周围有多少人,而要看他落魄时周围有多少人。站到秋千上的人,无论他怎样努力,也飞不到天上去。越深的道理越简单,越好的修行越平常。“金玉”良缘智言片语~~  相似文献   

9.
浅谈阅读兴趣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馆员与读者应该沟通感情,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读书环境真正的牧马人曲啸同志说:“爱的本质就是给予,而不是获得,衡量一个人爱的是否真诚,就看他是否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献给他爱的对象。”馆员的职业道德要求他爱的对象应该是读者。馆员首先要热爱读者、关心读者,急读者所急,想读者所想,用对读者的爱心、用优质的服务与读者沟通情感,目的不是获得,而是用以促进读者对图书馆的“恋”,从而  相似文献   

10.
大爱情怀 爱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爱的内涵极其丰富.从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社会,到热爱父母、热爱后代、热爱他人,部是一种爱. 在央视评选出的2011年11位(其中一个奖颁给一对夫妇)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中有4人参与了对失学儿童的救助行动.此外,还有一个“特别致敬人物”:白芳礼.他们中无论是来自台湾的张平宜、来自新疆的阿里木,还是来自四川的胡忠和谢晓君夫妇,都是用自己的爱心以不同形式帮助失学儿童.  相似文献   

11.
读书恩怨录     
李军 《新闻三昧》2005,(4):49-49
我喜欢读书,自幼到今,不爱吃,不爱穿,不爱钱,不爱权,最爱读书,不管为读书吃多少苦,心里也觉得甜。童年时,家中藏书很少,我常借书读,打听到谁有一本书,就赶快去借,碰壁的时候却不少。久而久之,我积累了一些借书的经验,最好的办法是换书而读。我用家中仅有的几本书与别人换书读,常抢在别人前头把书读完,他的书就可以在我手里多逗留几天,我又用这些书与另外的人交换。当别人还书时,我问:“你还有书吗?”  相似文献   

12.
“我发誓,家里所有的亲人都没有向媒体、外人提过哪怕是一次关于文珺要找爸爸的话。”郭文珺的妈妈张琳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就算是找父亲也轮不到别人呀。而且我相信他爸跟我一样爱文珺,甚至比我更爱。早年因为双方都要拼事业,我们分开了。但这并不等于他就不爱文珺。我相信孩子的爸爸有难处。”张琳说到动情处,哭出了声。  相似文献   

13.
“忠言逆耳”的道理,从古讲到今,人人都讲,也人人都懂。但真的哪一天“忠言”冲着自己的耳朵来了,有那么一些人要么会犯起糊涂,要么会耍泼使浑,甚至拒“忠言”于千里之外。 当然,从古至令,爱听好话的人恐不在少数,齐宣王就是其中之一。宣王喜射箭,更爱听奉承话,因而别人就总说他善拉“硬弓”。其实他用的弓只需三石的力气就可拉开,而他的左右近臣却故意拉一半就不拉了,还争相献媚道:“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于是,“宣王悦之”。谁善逢迎谁就能赢得宣王的宠信。反之,哪个不识趣非要“实话实说”,那他注定要遭殃。 齐宣王之流心胸狭隘、本性自私,“忠言逆耳”,当属必然,此类事例不胜枚举。但如今作为人民政权一方的领导,理应胸怀宽广、海纳忠言,因为实践证明这对公众的事业是有益的。但近闻河南泌阳一起令人称奇  相似文献   

14.
【案例】在别人眼里,张先生一直很善侃,不管是哪,只要有他在肯定热闹。他也是一个闲不住嘴的人,一会不说话就憋得难受,常常大半夜地给朋友打电话聊天。可是不久前,他却因为抑郁症住进了医院。周围的人知道后都傻了眼,这么爱说话的人居然也会得抑郁症?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创作,总根于爱。”电视节目制作就是一种创作。而且在今天电视节目的社会影响力已经超过了普通的文艺作品。而在众多的电视作品当中人物节目可算是“永远的长青树”。“东方之子”、“杨澜工作室”以及从“今天我上镜”到我们的“现代人物”,可以说人物栏目的生命力就在于人的命运与性格的再现,这其中留住观众的便是节目中充盈着的浓浓的人情味。一、情感交流就是一次动情的过程当一个陌生的人坐在你的面前时,你首先让他感到一种真诚;一个新闻人物出现在你的镜头前时,你要让他感到你是一个平常的人,你和他都有着…  相似文献   

16.
何以“不足为外人道”? 新闻界前辈、吴郡乡先贤姚苏凤先生(1905—1974)对我谈起他和夏公(夏衍)的交谊,已经比较晚了,那是在六十年代前期,《中国电影发展史》刚刚出版的时候。我登门造访,他从书桌上拿起这部书,说:“总算买到了。”露出高兴的神情。爱买书本是书生常事,何以如此大喜过望呢?大约是他觉察了我的大惑不解,便说:“我和夏衍在电影公司共过事,还约他在《晨报》副刊《每日电影》上写稿子。后来国民党要抓他,我从潘公展那里得到了消息,通知他避开了。——这是跟你随便聊聊的,不足为外人道。”既然“不足道外人”,我就不便多问,因而连“通知他避开”的时间、地点也不曾问及。这倒不是我谨守“交浅不应言深”之义。事实上,深交固然够不上,但是承蒙不弃,他以忘年交视我,也不算怎样泛泛了。当时,我理解他的意思:这类事情,还是谨言为是,免得别人以为自吹自擂。  相似文献   

17.
刘威 《大观周刊》2012,(15):144-144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句谚语阐释了品德的重要,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就是小时候养成的行为习惯就像与生俱来的一样.长大了都不会轻易改变.因此.作为幼儿园老师应重视幼儿期对孩子进行的品德教育.完善其人格魅力,使其成为已个品德高尚、对社会有用的人.只要把自爱之心扩大到爱别人.我们就可以把自爱变成美德!这种美德,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的心中都可以找到它的根底!  相似文献   

18.
论热情     
热情是人的一种素质.如果说社会的其他行业需要热情,那么传媒人就更加需要热情. 对于传媒人的热情,我以为要作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客客气气,嘻嘻哈哈,大大咧咧,忙忙乎乎,而是要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爱之深”固然是热情,“恨之切”也是热情.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与激情是一个意思.  相似文献   

19.
老师帕得班纳坦说,不久前政府派人来这里预报说,可能有新海啸到来。当时课堂里的孩子一下子都放声大哭起来。“许多孩子的心灵都受到了伤害”,帕得班纳坦说。她指着旁边一个紧紧抓住另一位老师胳膊的6岁的小姑娘德尔格·德维“她本来是个爱说爱唱的小姑娘,但经历过海啸之后,特别容易受惊吓,很少开口说话,动不动就躲到别人的后面”。  相似文献   

20.
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把那些崇尚正义、心地善良、具有美德者称为“好人”。名贯神州的军嫂韩素云,就是这样一个好人。在她身上,体现了爱亲人、爱家庭与爱军队、爱国家的完美统一,是时代特色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融合。一个好人感召了千千万万的人,千千万万的人敬好人、学好人、做好人。韩素云现象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令人欣喜的“好人效应”。之所以能形成这样一种“好人效应”。除了韩素云的事迹感人至深外,传媒对韩素云的宣传也起了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