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晋绥边区是我省三大根据地之一,是由晋西北、晋西南和大青山三块根据地组成的。在《晋西北根据地新闻出版史鸟瞰》和《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两篇文章里,笔者已对晋西北和晋西南根据地(1937年7月~1939年12月)的新闻出版概况,作了历史性的回顾。因此,本文所记述的新闻出版史实,是从1940年开始的,晋西事变是分水岭。晋西事变爆发之前,两个根据地都是抗日军队与顽固军队并存,抗日政权与顽固政权并存的局面,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受到了种种限制,有时还要遭遇顽固势力的骚扰。晋西事变以后,我党虽然暂时撤出了晋西南地区,…  相似文献   

2.
晋西北根据地新闻出版史鸟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若要追述晋西北根据地新闻出版事业的历史,还得从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山西,开往抗日战争的最前线,创建由我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这一时期谈起。一在抗日战争时期,山西地处华北抗日前线,在军事战略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这块土地上,国共两党、两军首先联合,实行对日抗战;在这块土地上,八路军首战告捷,取得了平型关大战的胜利;在这块土地上,毛泽东提出:“在山西全省创立我们的根据地”,使之成为实行抗战的立足点和发展抗战的出发地。随后,由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115师、120师、129师,东渡黄河,相继开往山西前线,开辟…  相似文献   

3.
马涛 《档案天地》2012,(8):35-37
1941年5月1日,晋察冀画报社在河北平山县支角沟正式成立。晋察冀画报社是解放区创立最早的摄影与摄影画报出版相结合的组织,它创刊的《晋察冀画报》是解放区第一个以刊载新闻照片为主的大型摄影画报。为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留下了重要、真实的形象资料。一、《晋察冀画报》的创刊1937年平型关大捷后,战地记者沙飞到八路军一一五师采访,他回太原发稿后,太原告急,国民党军队匆忙南撤,沙飞得知一一五师一部留在五台山地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4.
情报!这张红色的有些残损的纸条是一九四○年夏张情报分站向泰西地下情报总站传递的情报.长26.3cm,宽16cm,共232字,情报主要内容是报告泰西地区日伪军的动向和军力部署等情况.该情报经修裱后现珍藏于山东省肥城市档案馆. 泰西情报总站由八路军115师组建 1939年取得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115师改称东进支队,在师长陈光、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率领下秘密东进至山东的泰安、肥城山区.为加强泰肥地区对敌情报工作,东进支队与中共泰西特委决定在肥城闫屯村组建泰西地下情报总站,由东进支队、泰西军分区司令部及中共泰西特委三方统一领导.  相似文献   

5.
钢版腊纸摆战场──忆“五日时事”小报的历程杨章这里我只忆述抗日战争时期,晋西南地区一张油印的四开两版“五日时事”小报的诞生和编印的战斗历程。那是抗日战争初期,在山西南同蒲路西侧,黄河龙门、壶口以东,吕梁山脉南端、晋西南抗日根据地。这里方园数百里,十几...  相似文献   

6.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平津失守,山东广大地区也沦陷敌手,中共山东省委组织和发动了各地的抗日武装起义。随着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和新闻宣传单位的相继成立,一支新闻摄影队伍在熊熊的抗日烈火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7.
在抗日根据地的边缘地区免费给群众看病、兴学,没有吃的借给粮食,营救被日寇抓走的抗日军民,日军"扫荡"时主动庇护群众……你一定认为,这是八路军等中共武装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所作所为。其实,除了八路军,一个叫水原清的日本大特务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兴办的"水原清实验区",在争取大众、服务群众方面做的丝毫不比八路军差,以致蒙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日根据地,有这样一位美国军官,他在中国全面抗战初期,曾两次巡游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延安和华北敌后,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贺龙、刘伯承、邓小平及其他八路军将领多次交谈,在八路军从敌人手里夺回的地区里,纵横走访了好几个月,足迹遍布中国北方五个省份,行程五千余公里,成为访问中国共产党敌后根据地、军队的第一位美国军官.  相似文献   

9.
黄河出版社     
黄河出版社孙玉祥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日。由阎锡山担任会长、共产党具体组织的牺牲救国同盟会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抗日活动。1937年11月太原沦陷后,阎锡山带领人马跑到了晋西南黄河边上,原有的各种机构破破烂烂,阎与共产党人合作成立了黄河...  相似文献   

10.
中共陇东地方委员会,1943年1月由原陇东分区特委(1940年4月建立)改建成立,到1949年7月底陇东全境解放后撤销。在其设置的7年间,形成了一批珍贵的历史档案。经庆阳地区档案馆收集整理,该全宗共计278卷。现为地区馆藏革命历史档案的主体部分,也是甘肃“老区档案”馆藏最为集中完整的部分。一、历史沿革及组织机构1940年春,陇东革命根据地反摩擦斗争胜利,根据地迅速扩大,在原敌区占新建立了庆阳、镇原、合水三县抗日民主政府,并设立了陇东分区专员督察公署。4月,成立中共陇东分区特委。7月,原中共庆环地委并入陇东分区特委,特委…  相似文献   

11.
"七·七"事变后,八路军东进抗战前线,随后在山西及周边地区分别建立了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1940年1月,八路军一二O师成立了晋西北行政公署,3月,在该师三五八旅随军文化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了晋西北新华书店,店址在兴县城内.  相似文献   

12.
【红色档案】1928年春,湘西北各族人民在贺龙、周逸群的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举行了闻名遐迩的桑植起义,从而创建湘鄂边革命根据地。1928年5月,为了加强对湘西地区党的工作的统一指挥,中共湖南省委决定将湘西北特委并入湘西特委。1930年7月4日,红四军与红六军在公安县城胜利会师。7日,两军前委召开联席会议,根据中央指示,红四军更名为红二军,二、六军合编为红二军团,成立军团总前委和总指挥部,周逸群任总前委书记兼军团政委,贺龙任总指挥,柳克明任军团政治部主任,孙德:青任参谋长。  相似文献   

13.
为了反对日本侵略的经济掠夺,琼崖人民在中共琼崖特委领导下,运用各种方式,进行了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  相似文献   

14.
小卫 《湖北档案》2010,(1):66-69
1938伍5月,王建安从抗大毕业.奉命担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津浦支队指挥.率部挺进冀鲁平原。6月底.王建安带领津浦支队与第一一五师第五支队一起.越过津浦铁路,于7月上旬进抵乐陵、宁津地区,协同中共冀鲁边特委领导的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1939年6月.王建安被任命为山东纵队副指挥。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晋西南地区以周家庄遗址为主的三里桥文化遗址的典型陶器进行讨论,将三里桥文化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器物组合以尖角裆单把鬲为主要特征,晚期单把鬲高领,且带有实足根,年代已进入夏纪年。在此基础上,辨识出分布至关中东部的三里桥文化遗存,并对这一时期三里桥文化与客省庄文化的交流互动态势进行了讨论。晋西南地区的三里桥文化在受到客省庄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将部分双鋬鬲因素传播至关中东部地区,二者的交流互动过程中,客省庄文化一直表现出强势,从而迫使三里桥文化向西传播受阻,并转而向东渗透。  相似文献   

16.
历时 《档案天地》2004,(4):6-10
在邓小平同志的革命生涯中,抗日战争时期在太行山区战斗和生活的岁月是一个重要的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邓小平任八路军总部政治部副主任,1938年1月,调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委员,按照党中央关于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指示,邓小平与刘伯承率八路军一二九师挥师太行,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共产党敌后根据地,有这样一位美国军官,他在中国全面抗战初期,曾两次巡游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延安和华北敌后,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贺龙、刘伯承、邓小平及其他八路军将领多次交谈.在八路军从敌人手里夺回的地区里,纵横走访了好几个月,足迹遍布中国北方五个省份,行程五千余公里,成为访问中国共产党敌后根据地军队中的第一位美国军官.他把考察途中所见所闻,八路军和新四军奇迹般的事迹,毫不隐瞒地公布于世界,甚至为摆脱美国政府的限制而坚决地辞掉军职.他用从八路军和新四军那里学到的经验,训练了一支美国军队,取得了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首次胜利.他就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朋友,时任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尉,美国驻华使馆海军参赞的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  相似文献   

18.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英雄的大青山蒙汉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赴国难,为支援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和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打击日寇,“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粮献粮,有马献马”,传情报、送给养、抬担架、护伤员、挖窑洞、做军鞋、购物资……同仇敌忾,共筑血肉长城,为会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据30年代编印的全国报刊调查资料,抗战以前,山西全省出版的报纸,合计不过10余种,且多集中在太原。除了于1908年、1916年和1918年先后创办的《晋阳日报》、《并州新报》、《山西日报》几家老报外,其余为30年代初创刊的《太原日报》、《太原晚报》、《山西党员通讯》、《明星文艺日报》等。当时县办报纸极少,仅有《长治民报》、《祁县民报》、《黎城晓搬》数家。此时的山西报业处于独居一隅、很不普及、相当落后的状态。到1937年10月日军侵占太原前夕,太原出版的报纸相继停刊。 山西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八路军最早在这里开辟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并成为坚持华北抗战的战略支点。1937年秋,中共中央派周恩来、朱德、彭德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三八年一月的武汉,实际上是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和太原失陷后的全国抗战中心。国民党政府当时名义上已迂都重庆,但许多政府机关乃至军事指挥机构都集中于此,大公报、扫荡报、武汉日报和邹韬奋同志主编的抵抗三日刊也在当地出版。从北方和长江下游逃难来的人,由川、滇、黔、两广等地开赴前线的军队都经过此地,造成当地流动人口激增,呈现一派战时繁忙纷乱的景象。新华日报原来在南京筹备出版。当时党中央派叶剑英同志和秦邦宪(博古)同志驻南京,成立八路军办事处。由于南京于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失守,新华日报筹备出版的工作不得不转移到武汉进行。我在一九三八年一月初从西北战场到达武汉,大公报范长江同志约我作长谈。他告诉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