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问题解决教学模型是根据心理学中的问题解决原理和学习理论设计的一种教学理论和程序。该模型认为教学的过程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经历问题解决的四个基本阶段,目的是要在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方面使学生达成预期的改变。教学过程要遵循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即从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三个方面考虑教学的过程。简要介绍了问题解决教学模型的整个流程,并提供了在心理学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操作实例。  相似文献   

2.
“问题解决”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从数学的角度发现、提出和理解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师需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逐步探索,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问题解决的策略,体验问题解决的方法,培养用“数学”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积累思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浅谈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教学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数学中的问题解决,应是指学生接受所谓“真正的”问题,并试图解决它的过程,与通常意义上对解题的理解是不同的.传统意义的解题注重的是结果、答案,甚至是答案的唯一性,而“问题解决”注重的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策略及思想方法.问题解决的教学是指教师激发学生接受问题的挑战,并在学生寻求问题解答的过程中给予必不可少的指导的教学活动.在此我们举例讨论这种教学活动的准则.  相似文献   

4.
季进 《中学教研》2008,(11):3-5
对于如何解题,波利亚曾说过,解题的成功要靠正确的转化.化归思想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那些有待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或容易解决的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过程,其重要的特点是思维的变通性和流畅性.当我们接触的问题难以入手时,思维就不应停留在原问题上,而应将原问题转化为另一个比较熟悉、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新问题的解决,达到解决原问题的目的.本文运用化归思想例谈解题中的转化方法,希望能给备考中的广大一线师生些许启发.  相似文献   

5.
探究性教学、研究性学习正在被多数人接受,而“探究”、“研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一定的策略,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有时甚至需要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才能使问题解决,因此有专家把创造解释为一种新颖独特的问题解决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按照波利亚的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为基础,借助一道数学应用题解题过程,详细地分析了数学应用问题解决过程,并提出了应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四种能力。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的问题解决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维翰 《学科教育》2001,(10):45-48,F003
本文介绍了问题解决教学的指导思想,及加拿大问题解决教学的有关情况,如师资培训、教材、问题解决的原则,及问题解决课堂教学过程,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关注从问题到问题解决的过程,在观察、探究、质疑、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现与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实践从问题到问题解决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9.
高中化学在认识世界构成、解决社会发展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高中化学的学习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构建科学的化学解题方法,培育良好的化学学科思维。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从观察问题中寻找化学原理获取知识,从分析问题中训练化学信息加工能力、从解决问题中深化化学问题解决技能,从反思问题中塑造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这里所说的“逆推法”,指的是沿与物体实际发展过程(或变化现象)完全相反的过程(或变化现象)去分析推理问题,然后采用合适的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它是人的逆向思维活动在解题过程中的具体呈现.利用此法来解决抽象复杂的问题,往往能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问题变得条理清楚明朗化,从而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逆推法、在很多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都可以被采用,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教学必须重视技术问题,挖掘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文章提出选择技术问题作为教学资源,必须关注问题的七个特性,并通过一些比较典型的实例展开叙述、论证。特别强调在挖掘教学资源过程中,教师本人解决技术问题、亲历过程所展现的思维活动过程,解决方法的示范性、独特性,让学生从中借鉴、比较,从而改进学习、思考与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Problem—Based Research Leaming,以下简称PBRL)模式,指的是直接从实际问题入手组织教学,将学科知识隐含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科学知识。相对于知识的获取和记忆而言,PBRL更强调对知识的应用,让学习者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研究并体验知识的获取。PBRL意味着在“做中学”和“学中做”,综合地、创造性地应用已有知识去解决那些并非单纯性的学科问题。  相似文献   

13.
问题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问题解决就是通过一定的操作,建立某种确定的情境性演化路径,推动现实情境向理想情境演化,不断消除现实情境与理想情境之间差距的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蕴含着知识建构、价值澄清、能力形成、品格养成的内在逻辑,问题解决中的核心素养形成最接近真实生活的逻辑,核心素养形成是问题解决的自然结果。以问题解决的方式推进课堂教学进程,可以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作用。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课堂教学主要聚焦教学内容问题。问题对教学过程具有动力注入、方向指引、阶段形塑等导引作用。教师应基于教学内容,从个人生活经验、学生经验、学科发展动态等方面提出有效引导课堂教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三)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实现课堂教学的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整个探究性问题课堂的核心与关键。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试图将学生在探究性导入活动中引发的探究兴趣自然地延伸到问题解决之中来。运用学生的智能强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是问题解决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策略和理念。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进行新一轮的改革——课程改革。基础教育领域最年轻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程,也从本次课程改革中汲取了营养,正实现着从计算机教育走向信息技术教育、从技能训练走向信息素养培养的变革。即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更要通过掌握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与传递,表达思想,实现交流,开展合作,解决实际问题。为此,课程标准建议教师: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适当渗透表现性评价的理念,以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或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作为评价依据,全面评估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数学问题的解题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的转化过程,所谓转化,就是在分析解决问题时.把那些待解决或难解决的问题,通过有意识的“联想一转化”使之变成已解决或易解决的问题,从而求得原问题的解.  相似文献   

17.
“问题解决”,指那些不能用现成直接步骤解决的,通常是对人们智慧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包括一些非常规的数学问题和创新应用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按“问题解决”设计教学过程,利用课堂和课外阵地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情境,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8.
孙丽 《电大理工》2003,(1):37-38
数学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是一个对问题识别、归类和假设、验证的过程。这个整体思维的过程决定了解决数学问题首先应对问题的类型加以识别,根据问题的特征准确地归类,再使用相应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求得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9.
崔文莉 《山东教育》2004,(32):42-43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思维总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问题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也总是起源于问题的发现。现代社会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人们去发现,去解决,问题解决的意识和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们必备的素质。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分析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心理活动过程对于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20.
探究性课堂教学可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收集信息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探索中发现,从解决问题中获得满足感,从而使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通过开展探究过程,学生逐渐学会懂得如何最佳地解决问题,学生参与探究过程越多,越能将此过程迁移到解决其他问题的情景之中。下面以《单摆》的探究式教学为例,充分展示探究性课堂教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