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陈燕 《科幻画报》2022,(2):167-168
新形势下,语文课程属于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是一笔文化沉淀的财富,在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只有有效的把握课程目标,抓住课程特特点,才可以打好文言文的基础,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板块式思路”的建设,每一个模块都是独立存在的,并且需要集中解决一个问题,但是这些模块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联系,在层层深入的基础上,创造逻辑思维。  相似文献   

2.
<正>《书戴嵩画牛》是六上第七单元《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二则,由苏轼所著教人赏画的文章。课文短小精悍、字字珠玑,不仅刻画了牧童和杜处士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还传达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深刻哲理。在“双减”“双新”背景下,笔者以“读”为主线设计文言文进阶性阅读活动,创设思辨性问题,引发学生对艺术的深层感悟,使其在浓郁的传统国画氛围中发展思辨性语言表达能力及理性思维。【教学过程及分析】一、字正腔圆——读准确师:先听老师读一读这篇课文,同学们不仅要听准字音,还要把停顿听清楚了。这是我们读古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相似文献   

3.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完整和原生态地保留在古文之中。小古文,看似普通,实则深远,基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古文教学,它建构儿童思维审美的新视界。  相似文献   

4.
学生学文言文要做到能读能讲能懂,分别对应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教师教学中要做到:观照学情,以学生知识经验为依托;分层诵读,品文言文韵味,提升朗读能力;搭建支架,讲清讲好故事,提升理解能力;多维链接,迁移学法,提升情感体验能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正在深入进行,对于课堂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此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文言文教学被新课改忽略,成为了教学改革的"死角"。深究其原因可以发现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文言文作为一种传统性的古老语言,在当前的实际生活中很少得到应用,所以,学生们在当前学习中很难自如应用文言文;此外,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并非主要内容,历年考试题目中在文言文上的分值相对较少,难度也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重点就会更加倾向于阅读和作文教学汇总,对于文言文知识的拓展存在很大欠缺。近几年,虽然考试制度经历了很大的变革,语文课的课堂教学形式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善,但文言文教学依然处于停滞阶段,因此,对文言文教学进行创新,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工作。只有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将教学"妙招"充分利用起来,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古诗文的字词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想做好古诗文的字词教学,必须了解古诗文的词汇特点。古诗文词汇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古诗文词汇以单音节为主;二是古诗文词汇具有多义性;三是古诗文词汇在用法上具有灵活性。古诗文教学既要关注古今词义之间的重要差别,也就是“迥异”;也要关注古今词义看似不同却又有联系的现象,也就是“微殊”。掌握理解古诗文词义的方法如下:通过古今词义的沟通理解古诗文词义;借助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理解古诗文词义;借助字与字之间的关系理解古诗文词义。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往往取决于教师能否进行深度导引。所谓“深度”导引.就是教师在对文本和学生的充分了解下对课堂的一种机智应变。这种应变是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之后产生的,它贵在有诚恳机智的学情探索和心心相印的平等意识。  相似文献   

8.
以教学《奇文共欣赏》为例,探讨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全面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从感知语言入手,围绕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开展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一节公开课的打磨,是师生同频共振、师友出谋划策、执教者精益求精的备课历程。磨课是艰辛的,是成就名师的必由之路,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精益求精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描写山水的名作,青山绿水无不形于笔底,使人似置身于奇山异水间。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写水之“异”,首先描写富春江水的清碧和深邃,显示水的静态,接着笔锋微转,开始描写水中的游鱼和细石,画出水底鱼动和石静的生动情景。先写水静,是因为惟有水  相似文献   

11.
孙丹 《黑河教育》2014,(8):24-24
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理解文章景物描写的特点;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和寄情山水的情趣,把握文章主旨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声韵美、风景美和志趣美。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色领会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品味写景佳词妙句,把握课文的写景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文章的主旨。教学过程:一、古诗导入,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12.
我们从白话的历史发展出发,阐述现代白话中夹杂言成份的问题,然后调查分析初中《语》教材的白夹杂的大量现象,指出“语”教材应该在白话不断成熟的历史进程中起规范和示范的作用。这不仅对于后世从现代汉语书面语了解今天的口头活生生的汉语起提醒作用,而且对目前初中学生理解白话课中的言成份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丁云能 《学语文》2011,(1):28-29
一、理解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理论.把握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语文教材价值的实现.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之中,这一活动过程实现的是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忠田 《文教资料》2013,(27):11-12
铁凝的短篇小说《孕妇和牛》,通过孕妇伴着孕牛走在宽阔的平原上的所见所思及非凡的描字举动,将她的内心世界烘托得丰富,深刻地传达出孕妇对生命的期冀、对未来的向往、对幸福的思考和理解.在她看来,幸福其实很简单,有希冀、有向往就够了.非凡的描字之举更衬托了她女性生命意识的觉醒及对文化的欲求,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对幸福的解读.小说具有象征意义,启迪人奋斗进取,提升人生境界,超脱人生,品味幸福.  相似文献   

15.
"板块式思路"也可叫做"分布组合式思路",就是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的而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关联的教学"板块"。每个板块集中力量解决一个问题,各板块间紧密联系,深度融合;看似并列实为一层层深入的关系,思路呈现由浅入深、由感知到品评、创造的逻辑顺序。  相似文献   

16.
<正>【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画家虚心的品质和牧童敢于挑战权威的优秀品质。【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7.
肖丽姬 《新教师》2020,(2):49-50
小古文,指的是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富有情趣、适合儿童阅读的浅易文言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相较以往版本,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小古文"的编排大幅提前,在三年级上册就开始编排了。如何领会编者意图,引导学生学习小古文?如何让学生品味其语言之精妙、意蕴之丰富,从而爱上小古文?本文以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为例,谈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古文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华宣蕾 《学语文》2022,(4):19-21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八单元人文主题是“责任与担当”,其中第二篇课文《答司马谏议书》是书信体驳论文。书信赠答,是古代士子以文字传递心声,表情达意的一种形式。面对政敌的一再指责,王安石写就此篇进行有力辩驳,剖白心迹。其文约,其情挚,其意决,读来可见安石其人安定天下,坚如磐石的伟大人格。  相似文献   

19.
克罗齐曾说过:“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因此,小学古文教学要注重以史为鉴,与时代的关键点相衔接。如何把握课堂核心目标,以“讲”“评”串联课堂教学是值得琢磨与思考的。本文以《书戴嵩画牛》作为教学案例,讲“古”学文,话“牛”点睛,对小古文的学习进行研究初探。  相似文献   

20.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一道美丽、令人流连忘返、意蕴深远的风景。其中,人教版一年级的《画》就是这道美丽风景中第一朵奇葩。这首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却又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完全相反的自然景象,肩负着增加孩子们的识字量、展示古诗词音乐美和启动孩子们多向思维的诸多职能。因此教学时,我们应该根据孩子们喜欢直观观察事物、喜欢歌咏诵读、喜欢读读说说等性格特征,把诵读法作为教学这首诗歌的基本之法,以期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语感,发展孩子们的多向思维能力,回归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