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为了继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以及维持对沦陷区的法西斯统治,日本侵略者极力推行"以战养战"的政策。为此在掠夺中国煤炭资源方面,日本侵略者拟定了"以人换煤"的策略,即通过招募大批中国劳工来换取急需的军用煤炭资源。在日本"以人换煤"策略的指导下,日伪时期淮南煤矿始终运作着一条"人-煤"互换的罪恶链条——"设计产煤量-招募劳工-掠夺煤炭-劳工死亡"。日本侵略者通过各种手段共计招募10万中国劳工,并造成2万中国劳工葬身于淮南煤矿之中,由此可见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掠夺性、残暴性和罪恶性。  相似文献   

2.
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期间犯下了极其严重的罪行,华北地区是一个重灾区。日军在这一地区的战争犯罪更加广泛、残忍、野蛮和疯狂,主要包括:屠杀和平居民、制造“无人区”、实施毒气战与细菌战、奴役与强掳战俘劳工、对和平妇女的性暴行、毁灭性的经济掠夺,以及奴化教育与文化侵略等。  相似文献   

3.
“七七”事变前夕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华北的猖撅走私,是它侵华政策的产物和侵占华北的重要策略和手段。“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把侵略矛头直接指向华北。同时积极实现对华北的侵占,变华北为第二个伪“满洲国”。为此日本帝国主义在动用武力、玩弄骗术,培植和策动第五纵队进行分裂、颠覆、暴动以及大搞“独立”、“自治”等丑剧的同时指使大批日鲜浪人在华北进行猖撅的走私活动,妄图扰乱中国金融、动摇中国财政、摧残中国民族工业、破坏中国海关行政统一,配合其军事、政治、经济的侵略活动来实现对华北的侵占。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董纯才7月23日就日本文部省最近在教科书中篡改日本侵华史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表示极大愤慨和强烈抗议。董纯才说:“日本文部省最近在教科书中篡改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在他们审定教科书时,竟将对中国的侵略,说成是对中国的‘进入’。对于日本文部省的这一行为,中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我本人,都表示极大的愤慨和强烈的抗议。”他说:“日本过去侵华的历史,中国人民、特别是在中、老年人中都有着  相似文献   

5.
甲午中日战争后,不少日本学者在中国史研究中表现出了露骨的侵华图谋,他们极力在中国史研究中寻找侵略中国的理论根据,将日本对华侵略合理化、合法化,为侵华献计献策。此类所谓的“东洋史”、“支那史”研究事实上已经堕落为侵华的史学。这些都在日本“支那史”、“东洋史”研究的主要人物,如内藤湖南、白鸟库吉、桑原骘藏、服部宇之吉、矢野仁一、有高岩、秋泽修二等人身上,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来。其中内藤湖南的“内藤史学”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6.
徐兴虎 《新高考》2007,(2):30-33
【考点指津】 1.分析20世纪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的原因 (1)内因:①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是由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所决定的,是其推行“大陆政策”的必然结果。这是日本侵华的内因;②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对日本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日本政府急于发动一场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借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并依靠掠夺中国的财富,来医治经济危机造成的创伤。外因:①当时国民党正忙于“围剿”红军,也给日本以可乘之机。②日美为争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矛盾日益激化。  相似文献   

7.
《老年教育》2007,(3):16-17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随后全面展开侵华战争,抗日战争爆发了。日本侵华航空队凭借先进的航空装备在中华大地上肆无忌惮地狂轰滥炸,他们自以为在中国上空不可能遇到敌手,日本国内也在大肆鼓吹日军空战无敌的神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李顿调查团来华调查真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第二天,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电令正在日内瓦出席国际联盟理事会的中国代表,要他们立即向国际联盟通报日军侵略中国东北真相,并请求国际联盟“主持公道”,出面干涉,制裁日本侵略军.9月22日,蒋介石在南京全体国民党员抗日救国大会上发表演说,说日本侵华暴行必将受到国际公法的制裁,宣称要“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翌日,南京政府又通告全体国民,称政府已将日军侵华一事诉之国  相似文献   

9.
中日古来睦邻友好,虽然这种善局自近代以来因日本不断侵华而打断,尤其“二战”中日本军国主义惨绝人寰的侵华行径,不仅严重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也深深殃及日本人民,然而不可否认,“睦邻友好”仍是当今中日两国绝大多数人的愿望。不过,要把这愿望变为长久的现实,必得中日双方共同努力。至少,正视历史、尊重历史,就是一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这一天,讲到“国共合作抗日”,由于学生对这段历史有相当的知识积累,我设计了学生探究性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案,课前布置学生按小组查找日本侵华史实、中国军民抗日史实和当前引发中日矛盾冲突的热点问题等,并要求做成课件展示。学生们对此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他们像幼儿园的孩子一样跃跃欲试,我很受鼓舞。课改以来,在历史课堂活动中我真正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乐趣,也看到了学生们的巨大潜力,他们有着和我们这代人不同的知识结构,有着和我们不同的思维方法,对历史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感悟……不知道今天他们又会带给我什么样的惊喜。课堂前半段进展得十分顺利,可能学生们也在期待着登台展示的一刻吧。第一组上来的是张××的小组,他们选择的题目是日本侵华史实,从回顾  相似文献   

11.
最近,日本国内一小撮人篡改侵略历史,美化军国主义的活动甚嚣尘上,他们策划放映宣扬军国主义的影片“大日本帝国”,他们展谒供有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为战争罪犯歌功颂德,这一系列活动中以文部省篡改侵华史最为突出,公然把侵略中国改成“进入”中国,更荒谬的是,把南京大屠杀的责任归咎于中国军队的抵抗激怒了日军将士。这  相似文献   

12.
1937年爆发的中日战争,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极其野蛮的侵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日本帝国主义疯狂掠夺中国的战略资源,以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本文着重考察了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对山西盐资源的掠夺情况。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彻底失败,作为侵略工具的20多万“满洲农业移民”及其他非武装日本人开始了无秩序的大逃亡经历。他们当中的很多妇女和儿童因受到中国东北当地民众的救助而得以活命。人数众多的儿童被中国民众救助后,有的顺利回国,有的留在当地融入中国家庭及社会,被称为“中国残留孤儿”。本文通过亲历者的口述,还原抗战胜利后中国民众对日本儿童救助的史实。  相似文献   

14.
严冬 《学习之友》2006,(9):60-61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14年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日本对华战争中代价最小,得利最大的一次侵略行动。日本轻易占领东三省后,又以东北为基地,向关内步步进逼,直到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半壁河山沦陷,伤亡3500多万人,财产损失更不计其数。因此,7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有必要认真反思“九·一八事变”的教训。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中日战争期间,日本侵华先后实行了蚕食战略,鲸吞战略,诱降战略和“总体战”战略,它逐次实施的侵华战略都是围绕是灭亡中国这一总目标的,由于战争的非正义性,特别是由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决死抗战,不管日本实行怎样的侵华战略,都不能改变其最终失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16.
日本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阵营中穷凶极恶、阴险毒辣的一个成员 ,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我们不但要了解日本是如何侵华的 ,更应清楚日本侵华的特点 ,这对学好近代列强侵华史和借鉴历史都大有裨益。概括说来日本侵华有三大特点。一、疯狂性日本和欧美列强相比侵华的历史不长 ,但就其疯狂程度而言无出其右者。老牌的英法美主要是输出资本、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以攫取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 ;沙俄以侵吞我边疆领土为主要目的 ;日本则后来者居上 ,既要攫取经济利益又要吞并中国领土 ,最终要灭亡中国。近代日本最早的侵华事件是 1874年侵略我宝…  相似文献   

17.
在侵略性的对华政策指导下,日本帝国主义挑起了九·一八事变,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侵华战争。从九·一八到武汉沦陷前日本的对华政策可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紧密联系的,但在其发展中又表现出各自的特点。第一个阶段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3年5月31日“塘沽协定”签订。这一阶段日本的对华政策主要是用武力实现其侵华目标的第一步——侵占中国东北,夺取进一步进攻中国的桥头堡。其特点是以军事进攻为主,强调速战速决。在外交上争取国际帝国主义支持或默认,幻想欺骗世界舆论。首先应该指出,日本此时发动侵华战争,决非偶然。在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下,  相似文献   

18.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蓄意挑起了卢沟桥事变,并进而扩大为全面侵华战争。这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推行大陆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侵华政策的直接归宿。在其后长达8年的中日全面对抗期间,日本的侵华政策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要在1937年7月7日全面发动侵华战争? 笔者从事编史修志工作多年,依据对残存的大量资料考证,认为这与日本军国主义者中迷信“逢七必胜”有关。人们不难发现,凡与侵华有关的事件、行动或会议等的日期,人多占有一个“七”字或几个“七”字。  相似文献   

20.
图画说明: 这四张漫画宣传画出自《(史料)日本侵略者之宣传品》,是广州沦陷时期意大利驻广州领事罗斯生前的一本剪贴本。图①《慈爱的日本兵》描绘了日本侵华时,在中国沦陷区一个小学课堂中的一幕:一个“小孩子的先生”拿着教棍,教导其他孩子“慈爱的日本兵日华合作万岁”。图②《奋战救中国》描绘了一个日本兵背着一个小童,用脚踢前面的两条狗,一条狗身上写着“国民政府”,另一条身上写着“国共合作”。日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