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田夏彪 《文教资料》2014,(5):178-179
当下中小学生“减负”未见成效,原因在于成人“理性逻辑”的主导,教育目标旨向的“表象化”和教育过程的“外在化”。“减负”要真正得以落实,必须从多方面子以重视,其中放弃“理性逻辑”中心思维,以“儿童逻辑”关注学生发展;学校提供满足学生兴趣和展示个性的教育资源,使学生成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主体;通过教材、教法、评价环节的系统改革,确保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性.是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唯实践主义标榜以实践为基础,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主张实践是现存感性世界的唯一基础,认为离开了实践的自然对人来说等于“无”,等于不存在,无法处理好“实践”与“物质”两个范畴的关系,是“实践本体论”。唯实践主义使得主体的主观规定走向绝对封闭,从而陷入了“唯我论”的泥淖。只有坚持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和实践主导原则的统一,才能克服唯实践主义的理论困境,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种课程模式都有其重大的价值,同时,也都有其致命的弱点.当前中职校课程重构是围绕课程的选择性特征,通常由课程空间、时间和复杂性等元素组成.针对当前中职校课程重构的误区,文章以哲学观点审视并分析了中职校课程"重构"应遵循的"五大原则":学科课程与项目课程间的"扬弃重构"原则;多元课程与技能课程间的"联系重构"原则;项目课程与学习领域课程间的"发展重构"原则;模块化课程与系统化课程的"矛盾重构"原则;校本化课程与统一化课程的"(统筹)兼顾重构"原则.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遭遇学校传统制度文化强烈排斥的现象,让课程理论工作者开始思索课程新文化与学校传统文化间存在的文化冲突、文化整合的问题。本文审视了学校传统制度文化与新课改理念之间的矛盾不兼容性,并进一步提出了重构学校传统制度文化的设想和举措。  相似文献   

5.
技术哲学作为职业教育的哲学基础,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认识。本文在解释了什么是技术哲学和区别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上,认为技术哲学应该是职业教育的哲学基础之一.我同的职业教育课程需要从技术哲学的视角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6.
大学是高深学问的探究场所,评价大学研究者要以学术论文为底色,坚持学术性和遵循基本学术规范.在系统推进大学学术评价改革过程中,要坚持论文“唯”与“不唯”的辩证法,要构建分类学术评价体系,要处理好学术论文与其他研究成果的辩证关系,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遭遇学校传统制度文化强烈排斥的现象,让课程理论工作者开始思索课程新文化与学校传统文化间存在的文化冲突、文化整合的问题。本文审视了学校传统制度文化与新课改理念之间的矛盾不兼容性,并进一步提出了重构学校传统制度文化的设想和举措。  相似文献   

8.
姚宇华  黄彬  王博 《教育探索》2021,(10):43-48
课程作为大学的核心要素,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载体.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当前我国高校课程建设尚存在建设理念滞后、参与主体单一、过程相互割裂等问题.为了提升高校课程建设成效和课程质量,应树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理念,彰显课程育人价值;推进课程参与主体多元化,打造课程建设共同体;强化课程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改进和优化课程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在大学高等教育的立德树人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羽毛球”作为深受大学生喜欢的体育课程,通过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养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大学“羽毛球”课程中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从“羽毛球”课程思政元素多维融合矩阵、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和基于思想政治评价的全过程考核体系改革三个方面,探索了基于精神素质培养的“羽毛球”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潘可馨 《唐山学院学报》2023,36(2):86-93,102
随着"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推进,侦查权滥用所致侵犯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被严格禁止。作为一种特殊的侦查方式,诱惑侦查在服务于打击犯罪的同时亦需关照人权保障之价值。鉴于当前诱惑侦查存在适用范围模糊、缺乏有效监督、证据制度疏漏等适用困境,呈现出明显的"重打击、轻保障"倾向,以专门的司法解释和相关的典型案例为指导,科学划定其适用界域、加强内外监督一体化、统一证据合法性标准,应不失为诱惑侦查法治化的一种有益进路。  相似文献   

11.
建国初,党和政府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改革在最短时间内整合了国内政治认同的资源,使广大公民能够从对新政权初步了解逐渐转变到对新政权的政治认同,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了解建国初民众政治认同的困境和重构对当代推动经济发展、推动政治文明建设等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13.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从羽毛球课程目标与思政教育的契合、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以及课程建设举措等方面探讨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课程建设。研究表明:利用羽毛球课程进行思政教育是顺应当前的历史潮流,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重要性。从宏观层面(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中观层面(提高社会责任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微观层面(弘扬传统美德,提升优秀品质)三个方面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课程建设举措包括四个方面,即加强师资团队建设,提升整体素养;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探索思政新元素;丰富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建立评价机制,推进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十多年来,一种较为典型的观点是我国此次教育改革具有"唯西方化"倾向。该观点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共鸣。所谓课程改革的"唯西方化"并不是一个伪命题,我国的课程改革理论显示了"唯西方化"倾向,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是传统的观念和教法。因此,如何正确对待西方课程理论,正确处理中西关系,正视我国此次课程改革,对避免"唯西方化"倾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导游职业道德日渐式微,诚信危机被大众诟病,导游是整个旅游接待服务工作的轴心,导游职业道德高低和旅游服务质量息息相关。从实践层面看,导游职业道德教育还存在诸多困境,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导游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要提高、我国导游职业道德,必须重构导游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实行"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的必然选择。"课程思政"建设的立足点为课程内容重构。课程内容重构要以"一个中心、两个抓手、三个方面"为原则。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课程知识体系和学生政治素养成长为两个抓手,以教师提升、课程研究、政治素养获取为抓手的三个方面,强化课程历史底蕴、内容思政育人的道路自信、内容建构的国际视野,进而实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目标。  相似文献   

17.
已有研究深化了对“唯分数”现象产生机制的认识,但较多受制于学科视角,未能对“唯分数”背后的逻辑成因做出统一解释。本文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分析学生、家长、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唯分数”的逻辑成因,发现他们在教育市场中作为消费者或生产者,采用理性策略实现自身效用或利润的最大化,在互动中形成了“唯分数”的市场均衡。基于此,本文提出的治理思路是深化招生主体的信号投放机制,创生新的市场均衡。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发展与变革,社会生活也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正是现代社会的加速转型,当代道德发展陷入了困境。文章首先从道德功利化、道德虚无化、道德虚伪化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现代道德发展困境。其次,从规范伦理的过度扩张及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两个方面,深入探究了产生现代道德发展困境的深层原因。最后,提出两种重构现代道德的方法:一是建构德性与规范并举的道德体系,二是遵循个体道德培育过程中人性社会化发展规律,希望借此摆脱现代道德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9.
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决赛的比赛录像进行了统计分析,林丹以总比分2:1击败世界排名第一的马来西亚选手李宗伟,获得冠军,实现了职业生涯奥运会、世锦赛、全英赛、苏杯、汤杯、亚锦赛、世界杯和亚运会的超级全满贯.第一局,林丹21:13获胜;第二局,李宗伟21:15获胜;第三局,林丹21:10获胜.林丹获胜的主要原因是大赛经验丰富,击球落点与路线变化多端,回球精准,令李宗伟难以控制场上节奏,且以往已有19次交锋中,林丹13胜6负占优势.  相似文献   

20.
面对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失业与再就业问题已成为关系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和社会能否长治久安的重大社会问题,从而引起社会和人民的普遍关注时,陈成同志作为一名青年社会学理论工作,从社会学角度对失业与再就业进行研究。这一研究成果,能为国家和有关政府部门解决失业,推动再就业工程提供决策参考和强大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