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说年话节     
古人把太阳升起和落下一次当作一“日”,把月亮从亏到圆的一个周期当作一“月”,把气候的寒热温凉变化及庄稼成熟一次当作一“年”。年是什么意思呢甲骨文中的年字,上面是一个“禾”,下面是一个“人”,意思是禾谷成熟了,人把它背回家去。《说文解字》说:“年,谷孰(熟)也。”《春秋·谷孰传》说:“五谷皆熟为有年”,有年即庄稼丰收。由此可知,年的原意是庄稼成熟一次。但成熟一次要经过春夏秋冬12个月,于是它又成为一个具体的时间概念。  不同的朝代对年有不同的叫法。唐虞时叫做“载”,是万象更新的意思,今天人们还说“一年…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古代,人们习惯上把历史称之为史.关于“史”字的结构及含义,前人论及很多,尽管他们对许慎所说的“从又持中”多有不同见解,然而,对于“史为记事者也”《说文》的认识,还是较为一致的.关于“历史”两字前人论及很少,近来陈光前先生在其《史学学概论》中,对这个字的结构、含义及历史一词的产生,都作了详尽的论述.他说:“历,从双禾,古人以禾纪年,禾一熟叫一年.从双禾,表示不止一年.“历和史都有表示已经变成陈迹的意思,所以是同义互注的造词方法.”陈先生在书中还提到:也有人认为“历史”是从日本引入的译词、中日文化同源,互相影响也是可能的.以备一说.陈先生追本溯源,发前人之所未发,实有补于后学对于“历史”一词的深入理解.然而对于陈先生的这些观点,笔者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说“禾”     
李绅《锄禾》诗,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的资料解释说:“禾,是禾苗.插图<指课本上的插图>上画的是玉米苗.”这个解释很成问题,不仅没有解释“禾是什么”,还让人认为“禾苗”就是指玉米苗.其实,《锄禾》中的“禾”指的是粟,去壳即是小米.禾在历史上有不同的内容.早先“禾”可以是谷类植物的总称,因此很多与庄稼有关的字是禾字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关于"年"的传说大约有三种:一、年是吉祥兽,给人类带来四季好运、五谷丰登;二、年是怪兽,专门祸害庄稼、危害百姓;三、年是少年,协助人类除掉怪物"夕"("除夕"的由来).这些都是民间传说,哄小孩子的玩意儿,可以姑妄听之.若要追寻历史的真相,还得从甲骨文说起. 有一句俗语叫"瑞雪兆丰年".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这个"丰年"的"年"字,是个会意字.甲骨文"年"的上部是个"禾"((o))字,下部是一个"人"((7)),合起来表明庄稼成熟,割下来捆在一起,顶在头上搬回家.金文就更清楚了,上部是穗子向下垂的"禾",下部也是一个"人",同样是顶在头上搬运庄稼的意思.小篆的上部仍为"禾",但其下部增加了短横,伪变为"千"字,从会意字变成了从禾千声的形声字——季.隶书的形体伪变得更厉害,根本看不出"人"头顶着"禾"的样子了.  相似文献   

5.
“衣”是人一天也不可不用的物资,但“衣”字的形体构造与其意义的关系,却是许多人还不知其所以然的。“衣”,《说文》记录的小篆形体是“(?)”,上面是覆盖的片状物,下面是两个偎依在一起的人,故《说文》描述其形体构造是“像覆二人  相似文献   

6.
“秋”与“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文解字·禾部》:“秋,谷熟也。”说明秋的本义就是庄稼成熟。庄稼成熟当然高兴,但成熟后的衰败总不免让人滋生某种悲凉的意识和感慨。而在古代,秋后又常是战争的开始,五行中与秋对应的是金,象征着  相似文献   

7.
文本解读 《"年"的来历》是S版三年级的一篇民间传说故事,主要讲述我国春节过年风俗的来历,故事生动有趣、想象奇特,适合小学生阅读与表演.我国古代将读书视为"煮书"及品味佳肴.品读《"年"的来历》这份充满浓浓中国味的大餐时,我重点引导学生三品"年"味,趣演"年"戏. 教学过程 一品字形,说"年"解字 第一步是品读字形,通过字形品出"年"的独特滋味. "年"字,古体字为人背稻穗状,意为庄稼丰收了,人们在收割粮食,并由庄稼一年一熟引申为年岁的意思,如文中的"有一年";又由于庄稼成熟是喜庆的日子,引申为节日,如"过年".  相似文献   

8.
    
在三千多年前就有“年”字了。俗话说“欢天喜地过大年”,过年是件高兴的事。但为什么要过年呢?“年”字是怎么来的呢?实际上“年”跟农作物有关。最早的“年”字像一个人扛着一捆谷物。有的“年”字上边像禾。禾在古代就是谷物,是各类谷物的通称,就像我们今天把各种谷物叫做“农作物”或者“庄稼”一样。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时间都是按照农历计算,春节这段时间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是农闲季节,人们有较充裕的时间过年。中国人过年非常隆重,一进腊月门,杀猪宰羊、蒸年糕、做米酒、购买年货。三十儿晚上红灯高挂,贴年画,放鞭炮…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我像爸爸,也有人说我像妈妈。我与“钟”表同姓,从李白的《春晓》中截取而来的“晓”,和梁静茹的“茹”字同名,就形成了我的名字——钟晓茹。  相似文献   

10.
说"禹"     
禹,究竟是蛇还是人?从古到今,好像还没有定论。《说文》:“禹,虫也,从,象形。”现行《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字典》),对禹字援引《说文》为据,以其第一义即本义为“虫也。”并引徐锴的“牙齿虫病谓之龋齿”,作为佐证。《字典》还引《广韵》旁证:“禹,虫名。”这就使我们非信不可,禹到今天,仍然是一条蛇。其实龋是形声字。禹在这里是音符,和禹的字义毫不相干。鲁迅先生在《理水》中,对禹是一条蛇,已经作过批评。首先,汉字是象形文字,字形决定字的本义。禹字金文写作。上像三角形的蛇头,下像卷动着的蛇尾。横在其中的形,像一只连肘的右手。…  相似文献   

11.
一、释“贰”《左传》一书用“贰”一字的频率较高,全书共用了九十多次。其中“贰”字前后与不同类词相配搭的竟达五十种之多。若想把“贰”字的含义来龙去脉搞清楚,必须追根溯源。据周朝晚期金文,“贰”的字形形象是人用大斧子把贝一劈两半,可见,把东西一劈两半即“贰”字本义的源头。据战国时期郘大叔斧和中山王壶上的记载,“贰”从字形上看也是把贝劈开。《说文》云:“贰,副益也从贝式声”,“副,判也从刀畐  相似文献   

12.
象,《说文》:“象,长鼻牙。南越大兽,三年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像,《说文》:“像,象电。从人,从象,象亦声。”相,《说文》:“相,省视也。从目。从木。”“象”与“像”读音相同,都读为 xiàng,“相”有两个读音——xiāng和 xiàng。因  相似文献   

13.
《说岳全传》等中国小说都说岳飞背上刺有“精忠报国”四字。其实,应该是“尽忠报国”。《宋史·岳飞》里记有这么一段传说,岳飞被捕后,秦桧叫何铸审讯,岳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孝宗即位后,就命人铸岳飞像,此像为铜身金装,“朝衣冠,手执圭,圭镌‘奉旨’二字,胸镌‘尽忠报国’四字”。杭州岳墓门外有一座庭院,院内墙上刻的也是“尽忠报国”。有的书上还说,岳飞背上的“尽忠报国”四字,系由岳母亲自刺写。据查,此仅是民间传说,无确实的史料依据。至于传说中的“尽忠”为何又被写成“精忠”?这可能与宋高宗赐的…  相似文献   

14.
成语有“逐鹿中原”、“鹿死谁手”、“指鹿为马”等,可见此字源远流长。《汉语大字典》收了几个“鹿”(以下不加引号)的甲骨文字体,一看就知道是象形字,如《说文》言:“象头角四足之形。”上半原像鹿的头与角,突出其美丽的角;下半像鹿的脚。鹿的本义是“哺乳纲鹿科动物的通称”。本文侧重谈鹿  相似文献   

15.
    
<正>一年级上册识字单元第4课《日月水火》,本课是鼓励你们借助图片识记生字。其中“禾”这个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起看看这个字的由来吧!“禾”字的由来商代的甲骨文中有大量“受禾”的卜辞,“受”是获得、得到的意思,“受禾”即卜问农作物禾的收成有多少,可见上古时期人们对粮食收成的关心。  相似文献   

16.
说“瓜”     
从《令狐君壶》上面的铭文和《说文解字&;#183;瓜部》所著录的字形来看,“瓜”字像一葫芦状果实悬挂于茎蔓之上。以瓜为声符的瓠、弧、狐等字,读音和壶字相同。古书像《诗经&;#183;七月》里,就是以壶用作瓠字,“葫芦”是一个连绵词,其实也可以说就是“壶”字的缓读。所以,按照植物学的分类,瓜属于葫芦科  相似文献   

17.
《鸿门宴》中“军霸上”的“军”字,课本及其思考与练习均注释为“驻军,名词,用作动词”。从字义的源流上看,这里恰恰是颠倒了“军”字的字义源流。《说文》:“军,圜围也,从车从包省。”“军”的上部形体即古包字。《经籍纂诂》卷十二“军”字条:“围也,包车为军,币自为师,皆字意也”。《广雅释言》也说:“军,围也。”唐朝玄应《一切经音义》引晋人吕忱《字林》说:“包车为军皆字意也。”字形的意思正是指用战车围绕成军营,这也正是古代驻军的真实情状。  相似文献   

18.
唐太宗很喜欢虞世南的书法。有一次,他临写了虞世南的一幅字,其中有一个“戬”字,因“戈”旁写不好,就空着那个“戈”旁,叫虞世南补上。写完后,唐太宗拿给魏征看,让他品评。魏征细细看了一会儿说:“皇上的书作,只有半个字像虞世南。”唐太宗说:“哪半个字?”魏征回答说:“只有‘戬’字的‘戈’法最像。”唐太宗听了感叹不已。——见(宋)无名氏《宣和书谱》  相似文献   

19.
新版高中语文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三册第12课是姜夔的词《扬州慢》,词的小序中有“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一语。课下注释说古人常用“禾黍”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笔者认为此处的“禾黍”是对“黍离”典故的误用。  相似文献   

20.
范建国 《语文知识》2001,(12):28-29
谢质彬先生《“新发于硎”解》一文(载《中国语文》)1987年第3期,以下简称谢文)认为:《庄子·养生主》中“刀刃若新发于硎”应解作”刀刃像刚从模子里取出来的一样”,即训“硎”为“型”,训“发”为“开”。其“后记”里还断言:“‘发’字从无‘磨’义。”我们以为其说虽新,然欠斟酌。“发”字固然多作“开”讲,然而不能以此就断言“‘发’字从无‘磨’义”。“刀刃若新发于硎”的“发”字正作“磨”解,古今《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