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堵文晖 《文教资料》2014,(21):36-37
虽然V.S.奈保尔和J.M.库切种族出身不同,但是都流散于母国与异国之间,既无法获得母国的认同,又无法被异国接受,多重的文化身份造成了他们的文化认同危机。通过比较两位作家,有助于理解后殖民流散作家这一群体所面临的困境,找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苗苗 《考试周刊》2010,(40):31-32
南非作家J.M.库切因获得2003年诺贝尔文学而一举成名。其作品也揭开了人类多种文明间相互冲突的疮疤。本文通过分析库切小说《耻》中代表人物——白人和黑人的举止言行,说明在殖民者失去种族歧视权、失去统治权的社会里,白人对生活的失望和迷茫。殖民主义者在给被殖民主义者造成损害的同时.也害了自己.致使其后代来为其过去的罪恶而赎罪。而黑人被殖民者本身所表现的行为是受白人殖民统治者种族压迫多年的本能的反映.最后得出结论:种族隔离时代的巨大伤痛.无论是白人还是黑人都不会淡忘.更不会忘却,给南非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历史疮疤。  相似文献   

3.
南非作家J.M.库切因获得2003年诺贝尔文学而一举成名.其作品也揭开了人类多种文明间相互冲突的疮疤.本文通过分析库切小说<耻>中代表人物--白人和黑人的举止言行,说明在殖民者失去种族歧视权、失去统治权的社会里,白人对生活的失望和迷茫.殖民主义者在给被殖民主义者造成损害的同时,也害了自己,致使其后代来为其过去的罪恶而赎罪.而黑人被殖民者本身所表现的行为是受白人殖民统治者种族压迫多年的本能的反映.最后得出结论:种族隔离时代的巨大伤痛,无论是白人还是黑人都不会淡忘,更不会忘却,给南非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历史疮疤.  相似文献   

4.
对种族问题的关注几乎贯穿了库切整个鼎盛创作时期,他用平实的笔调记录了从殖民霸权时代到后种族隔离时代种族之争的转变,记录了种族间个人身份重建的艰难性。通过对黑人与白人、他者与自我、文明与野蛮三组对立思维模式的颠覆着眼问题的根源,对引起种族问题的殖民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5.
建立一个含指数参数的三角不等式,推广了J.M.Child不等式不等式的对偶不等式∑cosB/2cosC/2≤9/4。  相似文献   

6.
在殖民背景之下,流散主体在遭遇"他"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自我的身份认同感。后殖民文学是流散主体身份认同叙事中最具代表性的演示。后殖民文学的代表人物J.M.库切因自身的流散经历遭遇了身份认同的危机,故而在《等待野蛮人》构建出一种动态的、复合的流散身份。经历了"流散"后的库切和"野蛮人"最终在"寻根"之旅中获得了自我对流散身份的认同。  相似文献   

7.
库切的生态书写氤氲于其后殖民创作之中,生态主题与后殖民主题在其作品中相互交融,具有典型的后殖民生态书写特色。以往的评论主要从后殖民理论视阈来分析库切的文学创作,而对其作品中丰富的后殖民生态书写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是展示库切后殖民生态关注的重要作品之一。在这部作品中,库切的后殖民生态书写绝非空洞地赞美大自然或将其浪漫化,而是与残酷的种族殖民战争及种族殖民统治相关联,具有明显的伦理政治倾向。通过探究《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所蕴含的后殖民生态关注,我们能够窥见库切尊重一切生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容及反对一切霸权的后殖民生态伦理观。  相似文献   

8.
张大增 《文教资料》2012,(11):16-17
库切的小说《彼得堡的大师》因其与俄国文学大师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小说人物互文而被评论界视为"复调的复调"。本文认为,在这样一种复杂的互文背后,小说很明显展现了库切对"父与子"关系的思考。作家通过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父与子"的思考,使其对"父与子"关系的思考更具有世界性和普遍性。  相似文献   

9.
尽管易卜生与库切所处年代不同,所属区域不同,但是这两位作家对孤独的理解与分析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他们用作品颠覆人类对世界的一种普遍认识——有关从众的必要性。笔者在分析两位作者如何在作品中对从众的必要性进行质疑以及对孤独进行昭扬的过程中,也注意到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笔者认为,这两位作家的颠覆力度来自他们所选择的自我流散经历,正是这种流散的生活历程,导致他们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10.
诺贝尔颁奖委员会在其颁奖辞中说:J.M.库切的小说以精巧的构思、意味深长的对话和鲜明的解析见长,同时他又是一个小心谨慎的怀疑者,他对西方文明的伪德道和残酷的理性主义保持了无情的批判态度。指出:库切“在人类反对野蛮愚昧的历史中,库切通过写作表达了对脆弱个人斗争经验的坚定支持。”  相似文献   

11.
小说《耻》通过讲述后殖民时代发生在南非大地上的故事,表现了新旧交替的历史背景下不同人种间的问题和矛盾,揭示了白人统治者的衰落和黑人的崛起,同时表达了黑人与白人之间应该宽恕与和解的希望.  相似文献   

12.
南非的种族隔离历史不仅给被殖民者带来了创伤,也给殖民者留下了难以泯灭的创伤。文章通过分析库切小说《耻》中主要人物的创伤性经历,比较他们所表现的创伤性症状,来解读处在南非后种族隔离时期的黑人和白人其身份如何发生置换,以及面临生存困境的白人有无创伤复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库切的代表作《耻》是一部典型的"后殖民"小说,其中的后殖民和种族元素一直备受关注。运用后殖民生态批评理论,从殖民和生态的双层视角解读这部小说,可以揭示殖民主义霸权对南非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后种族隔离时代,对土地的占有和剥削改变了人们对土地的文化态度,动物生存权受到威胁,民族矛盾加剧,社会角色的转换带来精神上的异化和扭曲。库切对南非的环境正义、族群正义和伦理正义表现出深深的忧虑。  相似文献   

14.
入学考试是法律硕士培养工作的序章,入学考试制度的科学化能够从源头上保证法律硕士培养的质量。现有法律硕士入学考试制度存在一定的不足,分类逻辑不明晰,培养单位缺乏自主性。具有类似背景的日本法科大学院入学考试制度,可以作为我国法律硕士入学考试制度改革与完善的借鉴。通过整合在职攻读法律硕士联考、英语考试社会化以及增加培养单位自主性等措施,我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制度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整体培养水平可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5.
专业阅读、专业思考和专业写作构成了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习内容,但如何阅读、如何思考和如何写作事关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导师对此负有相当重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我国法律硕士教育制度在培养目标设置、招考、培养、就业等环节存在诸多问题,这不仅影响到其自身的质量,甚至对整个法科硕士教学体制亦形成了较大的冲击。究其原因,国家政策导向的失当、大陆法与英美法教育体制的混合性移植、法律硕士培养单位的利益驱动以及作为法律职业门槛的司法考试对就业压力的现实分担均扮演了重要角色。结合日本法科大学院体制经验的比较借鉴,应当在认知理念、培养类型和目标、指导思想、教学模式、彰显培养单位优势特色以及配套性改革等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7.
诺亚和埃克斯坦的比较教育功能理论是在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并在长期的教育科研实践中走向成熟。他们对比较教育功能的阐述可以集中概括为教育信息的普及功能、教育认识的标准功能、教育规划的决策功能以及教育规律的推导功能四个方面,并呈现出逐级递进的态势,在构建与完善比较教育科学量化研究方法和勾勒比较教育的发展框架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诺亚与埃克斯坦的比较教育功能理论体系以鲜明的实践导向性为比较教育与教育改革的充分整合提供了科学的参照标准。  相似文献   

18.
鲁迅与库切小说的批判精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尽管鲁迅解剖的是中国的国民劣根性,库切揭露的是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在南非的罪恶,但二者在本质上则是一致的。两位作家均暴露了文明的虚伪,展示了人性中的嗜血、奴性、瞒和骗,从而体现出作家深刻的思想、敏锐的洞察力和冷峻的民族自省精神,以及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对人类的大爱。  相似文献   

19.
培养应用型、实务型的高层次法律人才是我国法本法硕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但是,我国法本法硕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与培养目标的要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有必要从法本法硕入学考试方式、课程设置、就业指导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20.
A review of the illustrated editions of any text is likely to reveal differences as well as similarities, not only in terms of style and methods of production, but also in terms of the choices made by each illustrator. This article considers how the illustrators of J.M. Barrie's novel Peter and Wendy (1911) have responded to Wendy's role as mother,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her skills as storyteller and needle-woman. Significantly, J.M. Barrie himself drew attention to these abilities with a design for a drop-curtain sampler for an early production of the play. A detailed comparison of three versions of the pivotal scene in which Wendy meets Peter for the first time and sews his shadow back on for him, reveals how Michael Foreman, Jan Ormerod and Paula Rego have produced quite different visual interpretations while remaining true to the text. The article also explores the possible significance of Barrie's own experiences of and views about paren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