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课程教材中的"运动技能"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新课程并不认为体育技能对学生的发展没有价值,可以无视,相反,它更重视体育的基本技能对终身体育广泛的迁移价值和促进作用。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多方面主动发展是最基本的立足点,技能学习的多重育人价值才是技能教学的着眼点。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实现课程功能的改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掌握技能本身不是主要目的,而是手段和载体,学生的健康和发展才是技能学习的终极目标和根本追求。一、新课标对运动技能教…  相似文献   

2.
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参照,提出建设体育教学技能创新实验室的构想,分析体育教学技能创新实验室的价值与意义,确定体育教学技能创新实验室的基本目标为促进体育教学内容与手段的创新、推动体育教学方法与形式的变革、促进体育教学控制过程的科学化智能化、推动本专业教育实习过程的优化、促进体育学科实现从经验向科学的蜕变.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中对预设与生成关系的把握以及各自限度的认识影响着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特征、表现形式以及如何调试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作以论述。研究认为:(1)目标的确定性和导向性、内容的封闭性、过程的控制性和方法的程序性是体育教学中预设的基本特征,目标的开放性、深度体验运动知识、关注教学过程的价值、教学评价的过程性是体育教学中生成的基本特征;(2)控制与自主、结果与过程、确定与偶然、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等方面的关系是体育教育实践中预设与生成关系的具体表现;(3)单向度地偏于预设和生成都是不可取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既需要预设来把握目标,也需要用生成来实现学生运动学习的意义,二者需要在动态的教学实践中达成平衡方可使得学科价值最大化的实现,发挥体育教师的实践智慧、提倡运动项目学习的游戏精神、强调运动技能教学的完整性、创建师生共构的教学文化是把握体育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关系平衡和实现二者相互统一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建立在传统体育教学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以规范的技能教学为主要目标,对复杂多变的体育教学活动作出确定性的假设,从而使体育教学活动程式化、机械化、呆板化,既阻碍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创新,又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发展,把体育教学看成既有计划性的一面,又有生成性的一面,教学设计既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和更有效的支持、帮助和服务,又为体育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舞台。在此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内容也将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掌握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它形成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之中。“技”是体育教学的初始,“能”是体育教学的目标,运动技能需细化。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分类现状进行分析,认为“认知、技能、情意”的目标分类并非针对体育课程所提出,这种分类缺少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目标,不符合我国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与价值,不适用体育教学的目标制订。“知识与技能、体能、情意”的目标分类更符合体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对其归纳修正得出更加明晰的关于体育实践课教学的目标分类:促进动作发展的技能目标;促进身体发展的体能目标;促进精神发展的情意目标。三类目标相互联系,互为依存,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7.
<正>体育课程并不认为体育技能对学生的发展没有价值,可以无视,它得重视体育的基本技能对终身体育广泛的迁移价值和促进作用。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多方面主动发展是最基本的立足点,技能学习的多重育人价值才是技  相似文献   

8.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技能,以应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需要。本文分析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体育教师教学技能转变的原因,进而探讨了体育教师必须增补的教学技能和原有教学技能必要的更新。  相似文献   

9.
<正>实现有效教学,必须要有一个科学、合理、有序的教学过程。运动技能教学,是体育课的主线,也是体育课程教育的本质,以运动技能的学习为载体,所有的体育教学活动才有了开展的基点。体育教材内容在性质上存在着很多差异,每一项运动技能技术都有自  相似文献   

10.
体育新课程中的运动技能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胜光 《体育学刊》2007,14(2):92-94
针对体育新课程实施中淡化运动技能教学的误区,分析体育新课程中运动技能内容的多样性、健康性、差异性,以及运动技能学习的整体价值,提出了新课程运动技能教学策略是:重新认识运动技能包含的内容,开发与利用好运动技能课程资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经验、学生差异进行运动技能民主化教学,做好运动技能学习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体育院系篮球术科课教学中师生冲突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篮球术科课教学中存在冲突,主要表现为学生偷懒、逃课、迟到等不良现象。造成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师生对体育价值目标追求的差异,在不同体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产生冲突是必然结果。提出通过培养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并在教学中通过科学的、生动的、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来满足学生学习要求,是可以化解教学冲突的。  相似文献   

12.
传统体育教学人文性的缺失,偏离了健康第一的主题.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如教学目标单一化,教学组织方式、方法简单化,教学内容教条化,评价方式机械化.重构体育教学的人文性,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走出传统体育教学的误区,在体育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组织方式、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处处渗透人文性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教学推行俱乐部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俱乐部模式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体育场馆设施和体育师资是推行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基本条件,核心是学生自主选课制,特征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一高校推行俱乐部教学模式不能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应不断完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对高等体育院校课程改革相关理论问题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已经成为共识。教育的目标、价值都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从核心开始的改革———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规律;课程受更高一级的规律制约而不取决于教学规律的论断,是当前课程核心论的一个理论依据,因而课程改革是包含以前意义上的教学改革在内的更高层次的教育变革。  相似文献   

15.
试论体育绘图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绘图是作为新发展起来的、自成体系的一种实用美术形式,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根据体育绘图的特点,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进行美育教育和提高工作效率四个方面分析了绘图的作用。这对新课程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教学艺术和教育质量具有一定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汪升  刘晶  黄永峰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101-101,103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研究学校武术德育一体化创新发展架构。认为,学校武术德育一体化创新发展依据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指导思想、中国大中小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现状、中国大中小学校武术德育一体化发展现状;原则为,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目标创新;特色为本土性特色、国际性特色和前沿性特色。  相似文献   

17.
主体间性教育对单子式的主客体取向的主体片面教育起到求源返真的作用,是教育理论发展的内在必然和教育实践发展的历史选择。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师生主体性融合、和谐师生关系和学生人格自由发展等方面的缺失折射出体育教学的主体间性缺失。究其原因主要有:教师对课改的虚假认同,班级授课制度的弊端,课程价值取向的扭曲等。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学主体间性的要做到:体育课程改革向"教师立场"转变,走向交往式教学,树立现代化的体育教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当代美国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引起广泛关注的替代性评价的性质、特征及其改革的背景和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替代性评价在体育教学评价改革中的意义以及当前所面临的挑战.指出替代性评价对我国体育教学评价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口诀语言简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重点突出,对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动作技术,有较好的效果。口诀的创编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应与其他教学法密切结合,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20.
本课题旨在提高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osted Instruetion简称CAI)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水平。经研制实验后得出:足球普修课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为足球教学提供了图文并茂、先进直观的教学手段;起到了即时复习、强化、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缩短了教学时间,优化和提高了教学质量;符合现代化科学技术和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