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社会思潮如个人主义思潮、务实趋利主义思潮等不断地涌入我国,对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出现了信仰危机。高校作为社会思想文化生产传播的前沿阵地,势必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高等学校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存在众多的诸如民族主义、消费主义等等社会思潮,这众多社会思潮的形成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大学生和引领这些社会思潮,让它们为和谐社会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31):144-145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蜂拥而出,例如新自由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全球化思潮等传播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冲击着我国的文化安全,并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冲击,而大学作为思想文化传播继承的重要环境,同时社会思潮在大学的传播更是一把"双刃剑"。因此,我们必须从文化安全的视角,通过加强理论教育、重视舆论引导、增强环境感染、强化实践体验等措施,对大学生加以正确引导,积极应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冲击,最终目的在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促进大学生信仰回归主旋律,自觉投身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探索并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主要机制,诸如社会思潮的预测和收集机制、疏通和引导机制、评价和反馈机制、错误和腐朽思潮的防御机制等,确保当代大学生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社会思潮在大学校园呈现出活跃趋势,大学生成为容易受到社会思潮影响的重要群体。基于对河南高校社会思潮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问卷,分析社会思潮在大学生中传播的新特点,分析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现状、渠道和因素,并从博弈论、认同论、主体论、模式论、整合论等角度出发,能够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质量以及积极应对社会思潮冲击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吴小林先生所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建构》于2012年11月由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是湖南省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学科的重大成果,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理论成果。认真品读此书,发现该书对大学生社会思潮具有引领作用,其主要表现在:理论引导具有说服力、思想引领具有推动力、引导方法具有科学艺术力。  相似文献   

7.
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影响的特点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性别、学历、年级、政治面貌和专业高校学生对社会思潮的知晓度、影响度和认同度各不相同,呈现出不同的人口学特征.当代社会思潮影响高校学生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应客观认识各种社会思潮的来源和实质,提高对各种社会思潮批判引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积极拓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渠道;针对当代大学生与各种社会思潮互动特点,积极探讨教育引导的新方式;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特点,分层次有针对地进行教育引导;加强社会舆论环境建设,为高校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思潮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8.
社会思潮对高校影响愈发深刻,如何引导大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分析当前社会思潮,在繁杂的社会思潮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传播各类思潮中的"正能量",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是对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提出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要高擎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用辨证的眼光透视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社会思潮的共同意识,最大限度达到共识、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社会思潮朝着有利于促进人民精神更加昂扬向上的方向发展。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人们的行为规范,在多样性社会思潮中坚守社会伦理道德;必须继续深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的凝聚力、战斗力,抵抗渗透的抗击力、反击力和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必须积极引导各种非理性思潮、毫不遗力地抵制腐朽反动思潮,促进社会多样性健康思潮和谐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引导大学生社会思潮,就要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会给学生,赋予大学生理性批判的武器,并在分析和评价社会思潮时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理论说服力,以便对各种社会思潮作出正确的取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因此,引导大学生社会思潮还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各种社会思潮具有明确导向、规范调整的功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多样化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课题,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社会学群体分类理论的视角,依据不同群体学生思想和行为特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重点,探索思想引导路径。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为此应从理论建设、实际传播、内在管理三方面去深入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路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包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心在于构建共同的社会理想和共同的道德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诸多特性,而只有把握它的包容性,才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实现超越,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道德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包容性,是对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历史方位的高度自觉,是社会资源整合的价值诉求,是实现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前提所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存在重视不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通过认知性教育、实践性教育和渗透式教育等方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价值追求,明确社会...  相似文献   

16.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凝聚力,是现阶段党的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但是,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宣传中多元化的社会思潮、理论宣传和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以及多样化的传媒宣传的出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实现步履艰难。因此,要从多方面进行解决,从而为实现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以城市文化的发展脉络为轨迹,通过对中国城市文化发展的现状调查分析,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城市文化发展的系列探讨,厘清核心价值体系与城市文化的内在关系,明确价值体系在引导城市文化发展中的作用,积极探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城市文化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社会思潮是重要的社会意识现象。研究和引导社会思潮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和主要内容。正确认识与科学对待当代社会思潮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出发点;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当代社会思潮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着力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对当代社会思潮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9.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培育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崇高使命。在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下,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帮助大学生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实现伟大复兴的问题。为此,提出了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形势下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必然要求,目前宗教升温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因此有必要帮助大学生澄清模糊认识。正确认识宗教的影响,提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思考,为推进当前的思想文化建设做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