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金融生态是指一定区域内的金融生态。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优化,与该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正相关性。近年来,山西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山西区域金融生态建设滞后,对山西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也愈加显现。  相似文献   

2.
重视和加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金融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中原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本文在金融生态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原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优化中原地区金融生态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3.
当前,金融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不仅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制约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决定对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吸引力和合理性。征信业作为金融生态内部秩序的维护者,在区域金融生态建设中具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推动新的金融生物产生,增强金融生态主体的活力、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都市圈经济是区域经济中一种特殊的经济业态,是以一定区域内城市为主体构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布局.都市圈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由于都市圈有其特殊的生态个性特征,相应的金融发展策略也必须更加集中与聚焦.因此,围绕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的总体目标,推动都市圈经济与金融的互融共生,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都市圈金融,加强...  相似文献   

5.
《商洛学院学报》2018,(2):13-16
生态承载力研究是可持续发展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是规划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分析手段。基于生态承载力理论,分析了我国区域生态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构建了区域产业发展因果反馈模型,并提出了尊重自然生态规律、强化生态补偿理念、跟进金融配套服务、立足区域本地特色的区域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部地区农村金融生态发展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部地区作为传统的农业区,其农村金融生态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较东部地区而言,中部地区农村金融生态发展中还存在着金融结构发展不均衡、金融供需矛盾突出、金融环境脆弱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中部农村金融生态发展。为此,以金融功能观为视角,通过转变政府职能,结合中部区域特点,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健全金融组织体系,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等途径,加快中部农村金融生态发展体系建设,为实现中部崛起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
指标权重如何确定是金融生态评价模型中的一大难题.尝试利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聚类法,不设定权重,对各地区的金融生态进行聚类分析,以确定某特定地区金融生态属于何种水平.  相似文献   

8.
加强金融生态建设,改善金融环境,是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吸引资金流入、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我国金融生态建设虽有了一定成绩,但尚未达到自我调节、自我优化的良性发展状态,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活化金融生态主体等多个因素,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从提高金融生态主体免疫力和市场竞争力等角度,整体推进金融生态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水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文章利用2006—2020年淮河生态经济带2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其新型城镇化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结合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两系统间的互动发展效应。研究发现:淮河生态经济带新型城镇化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现稳健上升态势,其中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异质性更明显;两个系统之间互有正向影响且均存在短期惯性特征,其中新型城镇化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程度更大。据此提出,淮河生态经济带要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联性,加强地区间经济互联互通和水生态文明协同建设,积极培育区域发展新动能新业态,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分类建设新型城镇化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实施"昌九一体双核"发展战略,是江西策应再造长江经济新支撑带,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重大举措。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文章基于双核结构理论和金融集聚理论分析了"昌九一体双核"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可能性,从金融规模指标、金融效率指标和金融环境指标三个层面构建金融集聚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产业集中度、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的金融集聚指数对区域金融集聚效应进行量化分析,由此进一步提出建立区域金融中心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供应链金融上升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加快供应链金融发展步伐,探索区域供应链金融发展对策,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改进金融供给质量和结构的重要抓手。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总结分析区域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经验与障碍,在此基础上揭示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示范区的内涵要义,为区域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示范区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优化“金融生态”,必须以加强自身管理能力、提升经营水平为基础,充分依靠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和基础条件(制度安排)。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工具,从三个层次对优化金融生态理论进行了综述: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进行金融生态内涵解读;从信用稀缺现象分析金融生态失衡症结;从制度变迁方式阐释金融生态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3.
金融资源的集聚和辐射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之一.文章利用简化的威尔逊模型对空间关联的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区三个经济区域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后发区域金融存量水平较低,中心城市金融辐射能力较弱.因此,加强区域合作有利于加速资源流通,缩小区域差距.  相似文献   

14.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与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区域内部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五大功能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且主要是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差距明显,区域内各个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具有明显的差距。建议应通过大力发展交通业、进一步强化区域中心城区的辐射功能、积极打造全域旅游业、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缩小区域之间及县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是推动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长株潭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在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仍存在经济基础薄弱、金融发展水平低、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地方政府主导明显以及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因此,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金融体系,减少地方政府行政干预,健全信用体系,将有利于长株潭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在中国金融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金融集聚现象,而金融集聚与区域的经济增长紧密联系。本研究以安徽省1996—2016年数据为基础,利用区位熵模型对新常态下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安徽省金融产业集聚程度要低于全国水平,区位熵值仅处于0. 5左右,金融集聚能力有待加强。(2)安徽省金融行业中银行业集聚对于经济增长的推进力度最大。(3)安徽省应该把握好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规律,及时调整对金融行业中不同产业的扶持力度,推进金融产业市场化改革,优化产业服务,向金融大省迈进。  相似文献   

17.
文章使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研究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以金融相关比率和金融市场化衡量的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该影响依赖于各省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外开放程度、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水平,存在门槛效应;且随着转换变量的取值变化,在高低区制之间平滑转换。金融相关比率和金融市场化均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地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弹性系数较大。据此,文章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而区域生态创新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突破口。"一带一路"是新常态下中国发展中的大战略,有"中国梦"的新时代内涵,可以有效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下,基于生态位视角,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三生"承载力,结合京津冀区域三地发展情况,提出了京津冀区域生态创新发展策略:加强区域产业协作,扩大环境容量生态保护空间,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资源环境保护,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广西北部湾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广西北部湾区域金融发展过程中,金融业发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环境管制太严格,导致金融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应加强北部湾区域内金融监管部门间的合作,建立北部湾各地间的金融协调机制,优化北部湾经济区的金融支持体系;加强与珠三角区域金融人才培养和交流的力度,加强与珠三角区域金融监管当局之间的合作,促进与珠三角区域金融市场一体化;加强与东盟国家区域金融合作,构建中国—东盟自贸区区域金融多个层次合作的机制,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经济区贸易结算体系;建立以南宁为中心的区域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20.
优化村镇银行的金融生态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生态是由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生态调节构成的有机系统。目前,我国部分地区成立的村镇银行在金融生态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村镇银行的金融生态主体竞争性不充分且竞争力不强,二是村镇银行的金融生态环境不佳,三是村镇银行的金融生态调节机制不畅。下一步国家金融监管部门需要通过放宽主发起人资格要求,大力增加村镇银行的数量和提升竞争力等措施来健全村镇银行的金融生态主体,通过加强社会宣传提高社会认同度和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来优化村镇银行的金融生态环境,通过完善政府扶持机制、提高外部金融监管有效性和完善村镇银行内部法人治理等措施来完善村镇银行的金融生态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