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汉语“教”字句是能表使役和被动的兼语构式,唐代是其由使役句语法化为被动句的初始阶段。本文将互动构式语法观熔铸到特殊句式的语法化研究之中,以更精准地考察“教”字兼语构式在唐代的语法化表现及相关动因,并更谨慎地界定其语法性质。“教”字兼语构式在唐代之前的表达式为“NP1+教+NP2+V+NP3”,大多表示教授义或指令义,到唐代则变化为“NP3+(NP1)+教+NP2+V”。考察发现,唐代“教”字兼语构式有两个显著特征:“教”的施事NP1的消显、V的受事NP3的话题化。前者来源于前代“教”字构式中NP1可因语境隐去的用法,后者的出现受两方面因素,即动词V的句法-论元配比,以及受事NP3的语篇功能及其相关句法操作的影响,其中后一因素涉及话题延续性的作用、句子成分的等同删除以及语句对比或对举关系的凸显。它们属于构式组构成分在句法、语义和语篇界面所涉的制约和互动,推动“教”字句发生...  相似文献   

2.
“以学定教”可以将课堂从“教”转划“学”的小心来,它将学生从被动式的接受中解放出来,促使他们能够主动去学。  相似文献   

3.
韦有强 《小学语文》2010,(12):31-32
在校本教研和教学研讨活动中,评课是重要的一环。然而,在评课中,大家的评课着眼点往往放在评“教”。我认为评课也应从学生“学”的视角出发来评,从学生“学”的状态、过程、收效来评价和检验教师的“教”,以达到改进教师的“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传统语法理论认为“不”字是否定副词,在句子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是在很多方言口语中,“不”字却可以充当前后缀的角色,甚至可省略可替换。本文着重讨论方言口语中“不”字做前缀后缀的种种用法。  相似文献   

5.
框式介词是汉语中一个重要的语法现象。本文以“从”为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从”字框架的定义、句法功能、外国留学生习得“从”及“从”字框架存在的偏误,明确提出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从”字框架研究,以进一步提出“从”字框架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东汉道教典籍《太平经》中57例“被”字的逐例分析,发现该书中的“被”字呈现出一个未变、正变和已变的状态,语言发展的渐变性在“被”字动态的虚化过程中得到体现。《太平经》中“被”字被动式有18例,其中“被AV”式11例、“被V”式7例。和同期其他文献相比,《太平经》在语言上有超前性,而庚部的写定时间有可能比其他几部稍晚。  相似文献   

7.
词缀“的”有所有格性和形容词性之分,前者来源于唐代“底”字,后者来源于上古“之”字,“的”与其前成分构成“所有格短语”和“形容词短语”,“的”字是插入到“的”字短语里的,“的”与其前成分组成的语法单位使独立“的”字结构成为可能;现代汉语人称代词所有格意义的非“的”字短语用法源自古代;独立“的”字结构是名词化结果,不同于数量词短语的独立使用。  相似文献   

8.
笔画部件是构成汉字字形的基本要素。开始教简单的独体字,一般用按笔顺分析笔画的方法识记字形。如“人”字先撇后捺.笔顺为先左后右。掌握了笔顺后再指导学生在课本的田字格中描写、仿写。教合体字或结构复杂的独体字时.可以分部件来学习字形。部件是合体字的结构单位.它是由偏旁部首和一些有结构能力的独体字构成的。分却件可以把生字与熟字联系起来学习。如“好”字可以说“女”字旁、“子’字边.而“国”字可以说“□”字框“玉”字心.  相似文献   

9.
在词语家族中,“而”秀才发现许多孩子不懂“而”字的用法。他决定周游四方,寻找诊治的妙药。  相似文献   

10.
镶“有”字成语或类固定短语是现代汉语里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类语言事实。它们有其独特的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论文从表、里、值等多角度来考察“有”字成语,拟从该语言事实的构成形式、语法意义和语用价值方面对嵌“有”字句成语或类固定短语进行认真考察、详尽描写和解释。  相似文献   

11.
以往对虚指代词“他”的研究过分侧重从句法结构方面去做分析,那不仅没有真正触摸到问题的实质,而且还对现行的语法体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本文运用语言的主观性理论对虚指代词“他”进行了重新分析,认为虚指代词“他”在语句中的运用,主要是通过凸显言者对表达内容中数量词语的主观夸大强调,以加强语势。  相似文献   

12.
“跳岭头”流传于今广西南部的钦州市,是当地壮、汉民族每年农历八月至十月间在社坛或庙坛前戴面具舞蹈表演的融宗教性和戏剧性于一体的前戏剧形态。“跳岭头”文本是“跳岭头”的文字载体,其名称可划分为四类:以“××科”命名的文本。以“××灯”命名的文本,以“××脚(或格)”、“××偈”命名的文本,以普通词语命名的文本。各类文本名称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本名称的多样性则是“跳岭头”前戏剧形态的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教"的本义、基本义、使役义与被动义的语法化演变过程,指出"教"进入兼语式由二价动词变为三价动词是其使役义产生的基础,探讨了使役义用法中"教"与"交"、"叫"的关系。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其使役义与被动义转化的三个条件,指出在劝诫句中率先出现了"教"的被动义用法,并分析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14.
“比较”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程度副词,在其功能演化扩展的过程中,语义上,该词逐步从相对副词范畴扩展到绝对副词范畴;语用上,从肯定式扩展到否定式。追本溯源,“比较”的功能扩展是语用表达需要和语言结构内部调整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主要以副词“比较”相对程度义作为该词的语法意义的原型范畴,考察该词的功能演化轨迹,描述其现实表现,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蒙元统治者为了利用与规范道教,在着力扶助张留孙建立官方政治化道教——玄教的同时,让张留孙参与国家政治事务,使之成为政治化道士。张留孙秉持龙虎山天师道传统的"黄老政治"思想,积极劝导蒙元统治者施行黄老政治,并由此和蒙元统治者展开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张留孙的思想与行为赋予了玄教浓厚的政治化特色,而蒙元统治者也利用玄教比较有效地实施了自己的宗教政治。  相似文献   

16.
焦裕禄同志坚守共产党的价值追求,并在短暂的一生中创造了"焦裕禄精神"。焦裕禄精神内容丰富,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公仆情怀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在焦裕禄身上的生动体现,对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日语的「ラレテイル」是由被动形「ラレ」加上体「テイル」组成的,这种表现表达的语法意义是"结果继续"。在形式上,与日语「ラレテイル」对应的汉语表现为"存在句""自然被动句""被字句",对应的韩语表现为"被动形 "。通过实例调查可以得知日语的「ラレテイル」在汉韩语言中如何表现。研究发现,日中韩3语形成了"ラレテイル—自然被动句—被动形 "的相对稳定的对应关系。在这组稳定对应表现中,它们都存在着表示"结果继续"的要素。另一方面,"ラレテイル—自然被动句"的对应率与"ラレテイル—被动形 "的对应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应该是缘于汉语、韩语与日语的语言类型相似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中唐时期著名诗僧皎然的诗论主张"作用"说意指诗人创造性的艺术构思活动。"作用"说是皎然诗学理论中一个核心概念范畴,涵盖了诗人进行诗歌创作时所关涉到的内容主旨与艺术形式两个方面的内容。"作用"说统摄了皎然"明势"、"明四声"及"取境"等相关的诗论主张。诗歌中有无"作用"是皎然评点历代诗歌得失的一个重要标准,皎然以"作用"说来描述历代诗歌发展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被动句、被动式进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汉语有标志性被动式类型的发展过程,进而对《宋书》中81~90卷中的被动式从被动式的类型、出现频率、被动式内部的成分类别和语法功能等角度,探讨《宋书》的语料价值和被动式在六朝时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