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狗年,读者发现报纸变重了:几十年如一日的每天对开四版报纸,一下子变成了两大张三大张,有的甚至是十几大张.原来的周报,也大多变成了周二或周三报,也等于扩了版.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去年底统计,国家注册公开发行的报纸,全国已有2039种,是1978年的近11倍.此外还有内部报纸5000多种.这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出现的第二次办报热潮.第一次热潮是在1984年.由过去的二百多种首次突破千种大关.  相似文献   

2.
扩版潮不期而至的扩版潮,冲击着1992年的中国报业。新年的钟声响过,文汇报的读者捧读到了8个版的报纸,该报去年9月即发布预告,其后又4次试刊,多方征询意见,终于如期隆重推出两大张8个版的报纸。福建日报、黑龙江日报也于同一时刻完成了同样大幅度的扩版动作,这一东一南一北3家报纸,继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天津日报之后,跻身于省级以上综合性日报少数8版报纸的行列中,而解放日报在日出8版之外,今年于每周六又增出一张4开8版彩色报纸。今年下半年,北京日报也将“加盟”这一队列。广州日报于1990年即出对开8版,新年伊始,又  相似文献   

3.
我国报纸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家批准注册的报纸,已由1978年的186种上升到1994年的2108种,报纸的版面也有很大的扩展,中央和省(市)级报纸已从原有的4版扩展到8版、12版,乃至16版,有的专业报纸甚至已扩展到一百几十个版。这种发展速度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这是一种很可喜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疯狂比版症     
近年来,新闻界出现了一股比版风,而且越刮越烈。所谓比版,就是看谁出的版数多。于是,你出50版,我出100版;你出100版,我出200版。新千年之际,南方某报发行200版特刊多达4亿张,据说可绕地球几圈,在中国报业史上创下了一天报纸出版数最多、一天报纸刊登字数最多、一天报纸刊登图片最多等几项记录。中国人一向以大为美,又有许多人喜欢以大自居,比如大手笔、大思路、大改革云云,似乎什么事情一旦沾上“大”,就不同凡响。这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都市生活类报纸习惯于把第一版作为要闻版,人们常把一版比作一张报纸的“脸面”,甚至有“窥一版而见全报”之说,通过对稿件的长短搭配、轻重处理,版式的高低组合、区位排列,报纸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一览无遗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一版还直接、集中体现了一张报纸的读者定位、价值取向、风格特点和办报质量。都市报为了增强视觉冲击力,强化卖点,在一版中将各种版面手法用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6.
翻开一张报纸,不管是四个版八个版还是十六个版,都应该充满鲜活的新闻,使各个层面的读者得到他们要看的东西。报纸不是杂志,不是理论和文学或其他专业刊物,快捷的新闻应是它的主体和骨干。现在我们国家已步入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报纸也是商品,它要靠大量的鲜活的新闻吸引读者、扩大影响,占领读者市场。相反,一张报纸就会失去其生命力,失去读者,也就谈不上什么政治和经济效益。 《扬子晚报》是一张四开四张十六版的报纸,有要闻、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7.
所谓“厚报”,即“成叠的报纸”。厚到什么程度?以报社的实力和实际需要而各有所厚。如今,一份报纸已经由过去4个版、8个版,转眼间发展到40个版、80个版,甚至100个版以上,如《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深圳商报》;国外的报纸如《今日美国》、《费加罗报》、《太阳报》等都是厚报的典型。 报纸越出越厚,不仅仅是一个量的问题。报纸竞争是报纸质量、报纸版面各方面因素的比拼,因此报纸版面的形式创新和厚报的版面特色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被作为报纸竞争的有力…  相似文献   

8.
人有人名,报有报名。报名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就要正式备案、记录在册,不可随意改动和变更。在报头的设置上,绝大部分报纸比较规范,一张报纸,一个名称,一个报头,一目了然,然而有个别报纸,在报头设置上却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现在,有不少报纸出了扩大版、周未版、星期刊等各种专版、专刊,有的还给这类专版、专刊起  相似文献   

9.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成了时下一大热门话题,不少有识之士呼吁:为节约计,为环保计,过度包装应当“瘦身”、“缩水”。由商品的过度包装,想到了报刊的“豪华”包装。近年来,我国仿佛进入了“厚”报刊时代,报刊纷纷扩版,越办越厚。报纸动辄几十版,甚至上百版;杂志则早已由传统的48个页码“升级”为56个页码、96个页码甚至更多。不仅如此,报刊用纸也越来越考究。报纸纷纷出彩报,杂志则用铜版纸进行“豪华”包装,彩页、插图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如果“加厚”的报刊版版有好稿、页页都精彩,倒也是读者之福,可令人遗憾的是,不少“加厚”的报刊并没有多少…  相似文献   

10.
今年6、7月间去台参加中文传播研讨会时,与台湾新闻界有所接触,现写下对台湾新闻界的粗浅印象,供朋友们参考。 媒体大膨胀 自台湾当局1988年元月宣布解除报纸登记和张数限制(即“开放报禁”)以来,台湾报业获得了大发展,目前报纸总数已由当初的31家发展到288家,5年间增长了8倍多。报纸版面也大幅度增加,报禁期间规定每种报纸每天最多只能出3大张12个版,现在一些报纸出好几大张,像联合报、中国时报这样的大报有时一天出20张80个版,一份报就是一大摞,看都看不过来, 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台湾多家报纸的地方新闻版,并不是各地新闻的拼凑,而是分别编印、自成体系的“地方报”,也就是说,专供台北地区读者阅读的是专登台北新闻的“台北版”,专供高雄、屏东一带读者阅读的是专登高雄、屏东地区新闻的“高屏版”,如此等等,这些地方版几乎涵盖了台湾的每个县市,使各地每天发生的新闻都得到充分、及时地报道池。因为这样,台湾报纸多集中于台北,其他城市报纸很少。众多地方版无形中加大了报纸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