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理分布图的阅读、识记程序是:①阅读地理分布图的名称;②读图例;③看分布并识记。 阅读地理分布图的名称,是阅读分布图的第一步。恰恰是这第一步又被不少师生所忽视。他们对地理分布图的阅读往往是直奔主题直接读分布,有的只是在读地理分布图的过程中偶尔提及,有的甚至根本不提分布图的名称。这样的“导”显得杂乱无章,学生掌握知识也流于疏浅。特别是随着教学工作在时间上的推移  相似文献   

2.
地图是地理教材的一大特色。地理教材的各种图形,具有简明、生动、形象等特点,因而学会阅读各种地图并能从图上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学好地理必备的一种能力。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都是落实在具体的位置上的,地理分布图的阅读有助于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因此阅读地理分布图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而言,都是重要的环节。地理分布图的读图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3.
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学好地理的工具。掌握地理图表的判读方法,是学习地理的关键,下面分别说明各种图表的判读方法。1.地理分布图的判读地理分布图类型多,占的比例较大,它包括政区图,工、农业分布图,人口分布图、铁路分布图、资源分布图、气候分布图、水系图等,  相似文献   

4.
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学好地理的工具。掌握地理图表的判读方法,是学习地理的关键,下面分别说明各种图表的判读方法。1.地理分布图的判读地理分布图类型多,占的比例较大,它包括政区图,工、农业分布图,人口分布图、铁路分布图、资源分布图、气候分布图、水系图等,但只需  相似文献   

5.
黄东旗 《考试周刊》2013,(44):134-134
<正>技能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掌握和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它能加强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新理念,认真学习新课标,吃透文本,讲究方法,培养技能,从而提高地理教学的实效性。一、地理技能的具体表现(一)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技能。掌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了解某种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地理分布,探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征,分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成原因,而这一切,都需要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  相似文献   

6.
唐萍 《地理教育》2013,(Z1):113-114
<正>一、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的重要性1.有助于确定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地图可以确定教师所讲授的各种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使学生获得各种地理分布知识。例如,讲解区域地理的"日本",首先必须运用世界地图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如图1),再展示日本行政区划图(如图2),让学生了解日本的经纬度和相对位置,用以形成关于日本的空间概念;进而运用地形图、气候分布图、资源分布图等各种专业地图,指出日本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各要  相似文献   

7.
地理教学中有许多地理名词、数据、地理图象等基本知识需要学生识记。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应首先提出明确的识记任务,实行精讲。认真准备板图,板画来刺激学生动脑、动手、用多种感官去获得知识,以取得最佳的效果。教师应避免把需要识记的内容一圈了之,而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知识分析、归类、讲解、同时结合各种记忆方法的训练帮助学生识记。  相似文献   

8.
根据近几年“3+综合”的高考命题原则和地理学科特点,并结合近几年来的重大时事,联系“3+综合”高考模式指导下的学生学习特点,按照2002年的地理高考考试说明,本人认为在高三后阶段,地理应该搞好以下几个专题进行复习。 1.地球、地图专题主要复习:(1)地球和地图的基本知识(包含初中地理第一章的“地球和地图”及高中地理第一章的内容);(2)地图阅读的基本方法:含经纬网地图的判读与应用;日照图的分析判断;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计算;等高线图和剖面图的结合应用、分析地形;各种等值线图的判断与应用;各种统计图、分布图的识记与分析、归纳;各种景观图和图像的识辨和分析;(3)统计图表的绘制与分析;(4)联系图框的建立与分析;(5)区域分布图的识记、阅读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凯丽 《学苑教育》2021,(12):43-44
思维导图是高效的学习工具,能够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思维力、想象力,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和识记知识,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词汇、听力、口语、阅读、写作、记忆等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识记词汇,以及提高英语语用能力。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英语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0.
正学地理,知天下,可使学生熟悉地球的形成,了解地域、环境的特点,理解地理知识,热爱祖国,激发爱国情怀。因此,地理教学要艺术化,要让地理课堂充满生机,在其乐融融的环境中,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地理,掌握知识,成为优秀的学习者和接班人。一、理解阅读的价值没有阅读,就缺乏领悟和思维能力,阅读是理解之本。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根据心理学研究,知识的吸收,大部分是靠阅读得到的,阅读对获取知识、巩固以往的知识、增强分析能力、提高学习成绩有巨大作用。理解了阅读的重要意义,在思想上认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识记世界三个主要人种及地理分布。(2 )识记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及主要使用地区。(3)识记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及教徒的主要分布地区。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人种的分布图》和《世界语言的分布图》 ,能从图中获得人种和语言的分布等知识。(2 )使学生初步学会区别三大人种。德育目标 :(1)树立民族平等和反对种族歧视的观念。(2 )正确对待宗教信仰的差别 ,树立无神观念。二、教学重点1 世界三大人种及主要分布地区。2 世界上使用汉语、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国家和地区的分布。3 世界三大宗教及主要分布…  相似文献   

12.
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紧扣地理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处理好地理事实材料和地理基本原理的关系,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加强地图教学,训练学生“文”“图”转换,培养地理空间记忆能力;培养学生用联系的眼光看世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因地制宜的人地观,用地理联想编织地理知识记忆网络;结合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学以致用,增强学生识记、保持和再现地理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本区的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矿产图和各种示意图 ,让学生识记本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和矿产。【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和识记地理知识的能力。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炎热多雨的气候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热带草原气候知识是本节的教学难点。三、教具准备 撒哈拉以南非洲政区挂图 ,自制非洲气候带分布图 ,自制重点地名纸条 6张 ,投影仪。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读图归纳法。五、课时安排 :2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 ,在第一册中我们学习了世界的分区地理 ,非…  相似文献   

14.
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紧扣地理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处理好地理事实材料和地理基本原理的关系,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加强地图教学,训练学生"文"图"转换,培养地理空间记忆能力;培养学生用联系的眼光看世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因地制宜的人地观,用地理联想编织地理知识记忆网络;结合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学以致用,增强学生识记、保持和再现地理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地理教育》2010,(6):10-10
山东省青岛市第十九中学冯秀珍、吕妍教师回答: 一、“图”破难点 地理图表学习是地理课的一大特色。地理图表的种类很多,如经纬网图、等值线图、剖面图、景观图、示意图、分布图、光照图以及各种统计图表等,对它们的判读一直是地理教学和高考的重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阅读各种各样的图表,以提高学生从图表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据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图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16.
杨必红 《考试周刊》2011,(41):78-79
高中学生课外词汇学习存在问题,影响他们的阅读水平。因此,教师应利用学生平时的阅读理解材料,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督促学生有意识地识记单词,使学生在反反复复地运用实践中记住单词,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初中地理新教材图像丰富,有地图、示意图、景观图、分布图、统计图、素描图等。它们具有信息容量大,知识精度高,鲜明直观等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二部分明确要求“学生需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所以,在地理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阅读地图是地理学科的一项重要技能,培养读图能力是小学地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小学地理教师上地理课就是要让学生头脑里有幅图。现以中国地理为例,谈谈自己在小学地理教学中,指导学生识记祖国政区地图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所学知识很难识记,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水平。之所以造成这一情况,其中固然有物理知识本身较多较难等有关外,但根本的还是因为物理学主要需要理解记忆,而学生却经常采用机械记忆。加之教师没有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解记忆的系统训练,教给他们有效的识记方法。那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才能使学生理解材料的意义,并进行理解记忆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进行积极地联想;二是要对材料进行加工整合。  相似文献   

20.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地强调机械识记,忽视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且识记效果也不理想。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就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识记习惯,提高他们识记历史知识的准确性,为此,应该在教学中加强意义识记。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加强意义识记呢?我们的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遵循认识规律,加强直观教学。 小学生感知和认识事物要经由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历史知识有过去性的特点,既不能使学生亲身经历,也无法直接观察。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加强直观教学,给学生提供间接观察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机会,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课文中的插图、画像,可以帮助学生感知历史知识,再现历史形象,增强生动性和真实感,促进理解和记忆。教材中的简明历史地图,有助于形成地理空间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