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以来,中日两国的关系一直很紧张,抗日战争后尤甚。如今两国的冲突仍是不断。中国人一直停留在日本对华侵略的阴影中,提防日本,我们对日本也是所知甚少。但是,我们又都在强调日本是一个很优秀的国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所以,了解日本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在近代以来日本留存的中国古籍回传中国的历史中,清驻日公使馆曾经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其中在学界较为著名的有驻日公使黎庶昌、随员杨守敬等人.本文利用中日两国的文献、档案资料,考察了另一位驻日公使馆随员姚文栋在日期间积极搜求研究中日两国古代文献的事迹,对他向国内介绍日本收藏的中国古籍、推动并实际负责《经籍访古志》的出版以及收集并带回大量古籍的史实进行了考索,有助于学界深入了解和认识近代中日书籍交流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眼中的日本和日本人———中国公众对日印象的调查分析报告□喻国明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有过两千年密切的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人民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只是到了近代,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才使两国的关系蒙上了阴影。战后,经过两国人民的长期努力,终...  相似文献   

4.
四阻碍图书馆学教育发展的原因通过以上的考察和比较,可以说中日两国近代图书馆学教育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诞生的。尽管两国的图书馆及图书馆学教育的有关人士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中日两国近代图书馆学教育还是没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于各种社会性因...  相似文献   

5.
四阻碍图书馆学教育发展的原因通过以上的考察和比较,可以说中日两国近代图书馆学教育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诞生的。尽管两国的图书馆及图书馆学教育的有关人士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中日两国近代图书馆学教育还是没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于各种社会性因...  相似文献   

6.
<正>侨民是两国之间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更因中日两国地缘关系,自古以来交流就不断。尤其是隋唐时期,很多日本人来华学习先进文化,长期居住。著名者有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等人。他们可以说是近代以前在华日侨的典型代表。不仅如此,到近代之初,"日本之吸收、输入西洋文化,也和过去一样,是通过中国这一渠道开始的"。日本侨民也颇呈一时之盛。  相似文献   

7.
机器翻译研究用计算机实现不同自然语言之间的翻译。自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开始,人们一直在研究和探索高质量高效率的机器翻译技术。近年来,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基于实例的机器翻译和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这几种主要的翻译模式共同存在且相互补充,并有不断融合之势。随着中国和日本在科技、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机器翻译研究对于打破汉语和日语之间的语言壁垒进而推进中日两国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中国和日本两国机器翻译研究人员已经开展了大量的汉日/日汉机器翻译的理论研究与系统研制,已取得了有效的成果,但距离大规模实际应用和高标准的翻译质量的要求尚有差距。为此,中日两国机器翻译人员有必要在汉日/日汉机器翻译技术与系统研制方面展开合作,特别是在对齐平行文本、实例词典、专业术语词典以及句法分析等共同课题方面展开合作。文章介绍了中日两国机器翻译研究的进展并加以比较,对中日两国在机器翻译领域的合作做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中日两国同文,因此自古以来两国文人相遇,在思想沟通、文化交流等方面不存在多大障碍.因为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可以通过笔谈的方式来进行交流.在日本的各种资料,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公私资料中,保留有许多日本文人与中国文人笔谈的记录.这些笔谈记录成为今天我们研究中日文化交流史、中日关系史等的珍贵资料.本文介绍的冈千仞1884年访华时与上海文人的笔谈记录即属此类.[1]  相似文献   

9.
古代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是书籍,日本保留下了大量的汉籍图书.文章对日本最早的汉籍图书目录<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进行了统计与整理.该书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与发展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为研究两国的文化交流提供了珍贵的佐证.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的反侵略战争中,1894年的甲午战争可以说是规模最大,失败最惨,影响最深,教训最多的一次战争。甲午战争,日本创造了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世界经典战例,号称亚洲第一舰队的“北洋水师”,“弹指问,樯橹灰飞烟灭”,令人扼腕叹息。战争的结果导致了中日两国此后百年国运的改变:胜利者迈入了近代列强的行列;失败的一方不仅承受割地赔款之辱,且刚刚开启的近代化进程亦被拦腰打断。  相似文献   

11.
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二十五周年,由中日新闻事业促进会主办,中国新闻社、江苏无锡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二○○三中日媒体交流论坛”于1 0月1 1~1 2日在无锡开幕,旨在促进两国相互理解和友好合作,加强两国新闻交流。以促进中日两国新闻界的相互了解、增进中日两国友好合作为宗旨的中日新闻事业促进会成立于1 994年,是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国媒体驻日记者为会员的法人社会团体,也是中国驻外记者唯一的同人组织。日本经济新闻、朝日新闻、共同社、NHK、东京新闻、北海道新闻、日中经济信息、国际广播电台等日本媒体,中国新闻社、人民…  相似文献   

12.
据日本《读卖新闻》22日报道,日美两国在围绕1972年美国向日本返还冲绳的谈判过程中达成的日本默许美国向冲绳运进核武器的密约原件已经被找到。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两国,其双向文化文学交流源远流长。这种交流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密切程度上看,都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多见的。颇为有趣的是,在我国古代尤其是唐宋明以后,这种交流主要表现在辉煌的华夏文化向日本输出,基本上呈现单向流动的文化态势。这对日本古代民族文化的发展无疑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借鉴。直到19世纪中叶稍后即中国的近代,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则把它的文化视野从东方的华夏转向了先进的西方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前沿。这时沉滞封闭而又充满危机感的华夏文化开始输入消融了西方文化的日本文化,即通过日本这个西方“窗口”大量引进西方文化。中日文化交流则  相似文献   

14.
日本近代中国学界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无论就其组织规模,还是研究成果都是世界各国所仅见的。但是,我国学术界对于日本的这种研究势态并不十分了解。为了充分利用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加强中日两国文化的合作与交流,一九七七年十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科学研究所第一研究室约请北京大学严绍璗同志编撰《日本的中国学家》一书。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该书现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付排,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即可出书。《日本的中国学家》一书,从一千五百余种日本学者研究中国文化的专  相似文献   

15.
汪旻 《兰台世界》2012,(7):75-76
俄日统治旅顺时期,俄日两国都在加强建设近代学校教育设施。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对国内移居旅顺的本国人民后代的教育;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长期占领该地区,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化教育。俄日两国,特别是日本在旅顺地区建立起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一系列教育体系。其学校建筑,一直保存至今,成为历史的见证。1.旅顺工科大学旧址。旅顺工科大学旧址,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光荣街道友谊社区茂林街89号,始建于1900年,近代俄式建筑,三层,呈一字排开,整个大楼简洁、大方。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7,(9):37-43
中日两国的近代广告皆历经了传统"告白"一词为主导到新造语"广告"一词为主导的演进,这其中的流变过程极为复杂,表面上看是中日两国强势文化输出、输入转换造成的,深层原因则是两国广告功能从"告知"到"说服"的核心认知观念的变化引起的。伴随着广告观念、广告表现、广告行业、广告研究等的近代化进程,广告的内涵经历了朴素的广而告之阶段、劝服意味的商业名词阶段、现代广告学意义的专业名词阶段的演变。  相似文献   

17.
周烨 《新闻爱好者》2011,(22):30-31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级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级大地震。对于这两场巨大的灾难而言,中日媒体都进行了及时有效翔实的报道。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日本媒体对日本地震的报道和中国媒体对汶川地震的报道,比较两个媒体在报道观念、内容、方式及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方面的异同,进而通过观察中日媒体地震新闻报道各自的优劣,为两国媒体在像地震这样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上提供相互见解和参考,使两国媒体在灾难性报道方面能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8.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级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级大地震。对于这两场巨大的灾难而言,中日媒体都进行了及时有效翔实的报道。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日本媒体对日本地震的报道和中国媒体对汶川地震的报道,比较两个媒体在报道观念、内容、方式及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方面的异同,进而通过观察中日媒体地震新闻报道各自的优劣,为两国媒体在像地震这样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上提供相互见解和参考,使两国媒体在灾难性报道方面能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9.
中日两国企业档案学术交流的新起点──祝贺《中日企业档案、企业史料学术交流协议书》的签订与实施靳云峰近几年来,中日两国工商企业档案工作部门人员,建立了学术交流的联系,有了初步的交往。中国企业档案工作者曾两次赴日参观访问,进行企业档案工作的考察;日本企业...  相似文献   

20.
8月12日,经过“马拉松”谈判之后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终于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两个月后,邓小平访问日本,并出席《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两国批准书互换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