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张恨水原名张心远,祖籍安徽潜山,1895年出生在江西。这位武门之后怎么也没有料到他阴差阳错地在报界一举成名,并进而成为中国20世纪20-40年代大红大紫的畅销书作家。  相似文献   

2.
来自西方国家同行的信息 上海期货交易所前任老总是新闻记者出身,他在和我交流时说,他接待过日本的经济记者,日本记者说,中国经济记者的权力真大,想报什么就报什么,想怎么报就怎么报,有的报道一看内容就知道记者“超越权限”了;有的报道则很“外行”,话说不到点上:有的轻率地、主观地做判断、下结论,误导受众、影响市场等等。比如,期货是很专业的,市场反应也很敏感,不是什么记者都可以报的,也不是期货领域里的什么事情都可以放到媒体上传播的。  相似文献   

3.
周志强 《中国图书评论》2011,(10):M0001-M0001
最近我喜欢在逛书店的时候随意用手机拍下各种喜欢的图书封面,回来检点归类,慢慢琢磨。透过这些书名,忽然惊讶地感觉到其间的乾坤别具:《繁荣的背后》、《中国崛起的困境》、《中国经济大萧条还有多远》、《发展的受害者》……扑面而来的这些新书,令人焦虑震撼,不觉丝丝凉意。在这里,未必要“亲历阅读”就足以能激活一种“社会学的想象力”——中国怎么了?我们的社会出问题了吗?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一个崭新的课题摆在地市报尤其是生活类地市报人面前:当国际国内发生重大新闻时,地市报如何报道?按照以往的惯例,“上面怎么报,下面就怎么报”。可是,这样的做法已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生活类报纸是走向市场的,其受众不满足于所获取的信息与其他媒体雷同,令人可喜的是,一些地市报特别是生活类地市报已在这方面迈出了探索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无论大家怎么评价它的得与失,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网络文学为中国文学的多元化形态开辟了一条新路,使中国文坛显露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6.
从1995年开始我给《中国食品报》写稿,至今已7个年头,发的稿子总计在150篇左右。我在中国食品报上发表的稿件大多是在报社领导和一些编辑、记者的指导、帮助下写出来的,我很感谢他们,因为在此以前,我从未写过有关餐饮和食品的稿件。如果说我近几年在西安、陕西乃至全国报刊上写了不少有关餐饮和食品的文章,那完全是中国食品报把我带上路的,这话不是谦虚,而是事实。这里我谈一点粗浅的体会:一、多看报。比如,要想给《中国食品报》投稿,就要先了解中国食品报,多看中国食品报,记者是怎么写的,别的通讯员是怎么写的,看中…  相似文献   

7.
看到本文的题目,你或许会觉得,有点自相矛盾:既然是频道专业化,就意味着要分众化、小众化,怎么又说大众化是中国电视频道专业化之路呢?这主要是针对目前一些批评者提出的,他们认为中国的频道专业化缺乏创意,一个个台都设立影视剧频道是他们最为反感的现象。他们希望中国也像欧美一些国家一样,创立一些别具一格的频道,如园艺频道、钓鱼频道等等。笔者认为,这种想法固然有超出一般人的地方,但不符合中国的实际。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们的消费水平比较低,如果我们也办园艺频道、钓鱼频道,广告量少,自不用说,恐怕观众少也是不可避免的,那怎么维持这个频道的运营呢?只有收费了。  相似文献   

8.
余斐珍 《兰台世界》2007,(6S):58-60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领袖,是国际名的政治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张作霖是奉系军阀的首领,统治东北的“草莽枭雄”,时刻觊觎国家元首宝座的野心家。他们二人怎么能联系在一起呢?可这一历史真真切切地发生了,在20世纪20年代,这两位截然不同的人物,进行了一次长达五年的合作联盟。[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4年度全国优秀审读报告评选活动”颁奖仪式暨“规范审读报告提高编辑质量”研讨会,我要对主办单位、承办单位点赞。同时,我建议要很好地总结这次活动的成果,认真研究现阶段中国特色的审读报告,让它成为推动出版业繁荣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目前,我们每年出版40多万种图书,现在必须要思考,我们有哪些东西可以作为重要的知识和信息能传播、传承下去。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出版社怎么发展,怎么更好地为经济、政治和社会发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间登山从无到有,再到迅速发展,在中国登山协会对外交流部主任、此次指挥攀登珠峰的总队长王勇峰看来,无疑和中国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王勇峰说,现在有很多人,认识的或不认识的,都在向他咨询怎么去登雪山。  相似文献   

11.
缪老,您如此忧心焦虑我国的新闻漫画.中国的新闻漫画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但是十月革命的消息是怎么传到中国的,恐怕知道的人不多。  相似文献   

13.
领导情结     
无意中看到娱乐节目“星光大道”里的一个镜头,一女子歌唱组合被淘汰了,哭得伤心欲绝。然后,一个代表沉痛发言“感谢领导给我们这样的机会……”20岁出头的小女生怎么一开口,也是八股味十足,这样的选秀、娱乐纯粹就是个人行为,是自己在竞争中为自己创造机会的,怎么一开口,就习惯性地感谢“领导”?  相似文献   

14.
正版语文     
王佩  菁菁 《出版参考》2005,(4):21-21
如果我问你:“宋美龄姊妹几个?”你肯定毫不犹豫地回答:“三个。”但是,按照中国很多地方的语言习惯,正确答案应该是六个,而非三个。对,宋美龄姊妹六个,按照序齿排列分别是——宋蔼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宋子安。这个答案可能会让你困惑,怎么把宋氏三兄弟也划到“姊妹”行列里去了?我们今天探讨的就是“姊妹”一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15.
温家宝总理的话清晰地传达了政府的意志:钱,必须服务于公共利益;怎么花,得让老百姓看明白  相似文献   

16.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历来有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也有人认为,在中国古代,教师从来没有受到过特别尊重,仅是在师生关系上有无可争议的权威。究竟怎么看这个问题?不妨历史地考察一下中国古代教师职业的产生及其地位变迁。  相似文献   

17.
杨慧 《大观周刊》2011,(14):32-32
语文课堂教学除了首先从整体上考虑一个特定教学内容应该怎么教,怎么学之外,还要注重娱乐功能——充分营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最大限度地追求教学的艺术性。可从四个方面着手:(1)形式新颖(2)语言活泼(3)解析机趣(4)手法多变。  相似文献   

18.
方便快捷的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1994年10月22日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宣布开通并对外营业,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出席开通仪式并作重要讲话。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等主要新闻单位都作了相应的报导。那么,什么是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呢?它是怎么产生的...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图书馆大变革时代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文章由两部分构成,一、对二十一世纪图书馆的走向到底应怎么看(作者不同意“社会不再需要图书馆因而它将消亡”的观点,认为图书馆不会消亡的前提是它必须根据新形势的需要不断变革以便更有成效地肩负起它独特的历史使命,因而,图书馆不能惊慌失措,而要冷静沉着,从 国情,馆情和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完成自身的变革),二、我们应当怎么干(作者认为关键在于搞好各种基本建设,1.馆藏建设,2.机构重组,3.队伍建设是根本,4.优质服务,5.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20.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4年度全国优秀审读报告评选活动”颁奖仪式暨“规范审读报告提高编辑质量”研讨会,我要对主办单位、承办单位点赞.同时,我建议要很好地总结这次活动的成果,认真研究现阶段中国特色的审读报告,让它成为推动出版业繁荣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目前,我们每年出版40多万种图书,现在必须要思考,我们有哪些东西可以作为重要的知识和信息能传播、传承下去.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出版社怎么发展,怎么更好地为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服务.在这里我提两方面的建议,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