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年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增选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第一年,经学部主席团会议决定。增选总名额不超过60名,其中生物学部12名。经学部委员直接推荐及各省、市、自治区和国务院各部、委、局、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初选,生物学部共计有效候选人176名。学部委员们根据《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章程》(试行)、《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相似文献   

2.
1980年增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时,53岁的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田昭武当选了.在化学学部中,他是当时全国高等院校中最年轻的学部委员,也是为数很少的未曾出国留学或进修的学部委员之一.如果说这位“土生土长”的学部委员当时除了国内物理化学界的同行之外可算是鲜为人知,那么,在12年后的今天,他已是全国化学界和国际电化学界所熟悉的知名科学  相似文献   

3.
第六次学部委员大会通过并经国务院同意颁布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章程(试行)》规定:增选学部委员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名额不超过60名。继1991年增选之后,今年又在全国各有关方面推荐、初选的基础上,经过学部委员认真评审、民主讨论和充分协商,并于11月下旬进行差额无记名投票,产生了选举结果。按规定程序,各学部常委会对选举结果进行了检查确认,12月11日学部主席团会议对各学部的选举结果进行了审议并通过,紧接着,一并将选举情况和选举结果报国务院备案,选举结果已分别正式通报全体学部委员。今天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学部的建立是在1953年开始酝酿的,当时提出学部委员的条件是:学术成就,对科学的推动作用和忠于人民事业。1953年在推荐的527位候选人中,选出了233人,其中技术科学部40人。第二次增选是1957年,在21名中有3人是技术科学部的委员。第三次增选是1980年,在1000名候选人中选出了283人,其中技术科学部委员64名。第四次增选就是去年,在当选的210名中,有68人是技术科学部的学部委员,占32.4% (不幸的是建筑学家戴念慈在选完后即逝世)。当前技术科学部共有学部委员135人(其中女委员5人)。原有学部委员的平均年龄为74.7岁,增补后平均年龄为68.1岁,比原来降低了6.6岁,仍然偏高。这些委员来自70多个单位与工厂企业。如果按信息,材料与矿冶工程,机、电、宇航、能源与工程热物理,土木、水利、建筑与力学四类学科划分,委员的分布如表1。  相似文献   

5.
1990年12月3日,我们曾举行过新闻发布会,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文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增选200名左右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确定了各学部的增选名额。经过整整一年的努力,这次增选工作到目前已经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6.
(一)顺利完成了学部委员的增选工作在学部委员推荐和全国有关部委、部门初选的基础上,经过两轮的认真评审、民主讨论和充分协商,1993年11月24日经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18位新学部委员。  相似文献   

7.
今年4月15日晨读Slashdot发来的新闻时,倒数第三条引起了我的注意:当代著名的物理学家,"黑洞"和"真子"等名词的提出者惠勒(John A.Wheeler)教授逝世,终年96岁.消息如下:  相似文献   

8.
成立于1955年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在走过了30个年头的风雨历程后,于1984年1月召开了第五次学部委员大会,迎来了中国科学院学部蓬发展的新时期。从那时起,到1994年6月召开第七次院士大会,其间整整十年,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和学部委员明确性质、职能,学部委员改称为院士,建立院士制度,完善学部领导体制,参照国际惯例和根据中国国情,逐步与国际科学界接轨的十年,是通过三次选举,增选了一大批学部委员(院士)和首批外籍院士,使增选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十年,是学部委员重振雄风,学部工作再创辉煌,进一步发挥学部和学部委员(院士)作用的十年。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1,6(3):249-250
1983年11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改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大会及主席团的性质和职能,确定学部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努力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积极参与国家科技决策工作。几年来,各学部组织学部委员和有关科学家积极主动地开展调查研究,针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提出建议,受到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正值增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之际,我刊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学部的作用采访了涂光炽、王大珩、林兰英、陈芳允等四位学部委员,现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候选人提名工作于3月31日结束。经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定,最终确定的有效候选人共533位,平均年龄为55.78岁。我刊特邀主编陈劲教授入选增选候选人名单。陈劲教授:浙江大学化工自动化本科毕业,浙江大学管理工程博士学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文化大革命”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学部委员(院士)制度及学部工作逐渐恢复并得到发展。1980年,在学部委员停止增选20余年之后重建了选举制度。经过短期的实践与摸索后,在1984年的第五次学部委员大会上确定了“学部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学部的这一功能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  相似文献   

12.
<正>2008年4月29日.发明迷幻药的著名瑞士化学家艾伯特·霍夫曼因心脏病发作.在瑞士西北部城市巴塞尔附近的家中逝世.终年102岁。在此之前.英国曾出炉过一份"天才排行榜",艾伯特·霍夫曼被列在了第二位。  相似文献   

13.
1 两年来的工作回顾1.1 1995年的增选院士工作在1995年7月份召开的技术科学部常委会议上,专门讨论了增选的有关问题,审议通过了“技术科学部院士候选人评审、选举办法”,并确定了其它事项。在1995年10月5日—15日  相似文献   

14.
路甬祥院长主持召开学部主席团五届四次会议5月13日,第五届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路甬祥主持会议。会议研究了2005年院士增选工作,听取了学部主席团秘书长沈保根关于院士候选人推荐和资格审查情况的说明;听取了李静海副院长关于起草《严格坚持标准,客观公正评审,确保2005年院士增选工作质量》报告的说明。会议听取了关于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50周年庆祝活动方案的说明和有关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关于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倡议书起草情况的说明。学部咨询评议工作委员会主任赵忠贤院士汇报了筹建战略研究平…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的规定,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名额不超过60名。继1991年、1993年和1995年增选之后,从今年年初开始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在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解放军三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科协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院上的共同努力,已于10月24日圆满结束。经过全体院士严肃、认真的讨论、评审,在7、8月份第一轮评审会议上,从418名有效候选人中产生了137名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初步候选人。在10月下旬召开的第二轮评审暨选举会议上,采取40…  相似文献   

16.
丁索 《金秋科苑》2009,(11):105-106
霍英东,男,汉族,广东番禺人。1925年5月生,2006年10月28日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4岁。 1955年创办霍兴业堂置业有限公司及有荣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先后担任香港地产建设商会会长,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永远名誉会长,香港足球总会会长、永远名誉会长,国际足联执委,世界羽毛球联合会名誉主席,  相似文献   

17.
丁索 《今日科苑》2009,(11):105-106
霍英东,男,汉族,广东番禺人。1925年5月生,2006年10月28日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4岁。 1955年创办霍兴业堂置业有限公司及有荣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先后担任香港地产建设商会会长,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永远名誉会长,香港足球总会会长、永远名誉会长,国际足联执委,世界羽毛球联合会名誉主席,  相似文献   

18.
公元2007年7月30日下午16时,我尊敬、挚爱的父亲因癌症引发呼吸衰竭在郑州空军医院逝世,享年84岁。  相似文献   

19.
院士增选是中国科学院学部的主要工作之一。为了对候选人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 ,学部制定了《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定 ,增选工作逐步规范化和制度化 ,增选工作量也逐渐增加。不少院士反映 ,每到增选年 ,院士的主要精力都要投入到增选工作中。院士们从 1月份推荐院士候选人开始 ,以后要陆续参加大学、研究院所等基层单位的候选人推荐评议工作及初选评审会议。 7月份和 1 0月份要参加两轮院级评审会议 ,在此期间 ,还要对初步候选人进行复审 ,消耗很多时间和精力。简化选举程序和办法 ,使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保证院士将更多的精…  相似文献   

20.
公元2007年7月30日下午16时,我尊敬、挚爱的父亲因癌症引发呼吸衰竭在郑州空军医院逝世,享年84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