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公共空间性来研究图书馆的社会价值,以为市民服务为基础,打造出符合市民需求的图书馆.本文通过研究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将图书馆的价值展现出来,以期让图书馆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相似文献   

2.
公共空间作为一个从西方引进的概念,它是描摹一种社会现象的概念。公共空间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社会空间,它具有全民性、自由、平等及交流与对话的特征。从公共空间性来看图书馆的社会价值,一个是基本的社会价值,其内容就是为全民服务;一个是本体性的社会价值,其内容是交流与对话。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不仅仅为公众提供信息共享服务,还记录城市变化发展轨迹、承载城市文明、反映城市文化特征并传承着城市文化.第三空间语境中,图书馆需要提升社会参与能力,体现开放、平等与包容,实现服务范式的转变,发挥城市休闲功能,开发城市休闲价值,培养公众休闲价值行为判断,提升公众休闲素养,构建城市多元文化融合的公共平台和文化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4.
在读者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满足单纯阅读需求的今天,图书馆理应作为偏重于研究的数字资源共享区而存在,于是就有图书馆作为半开放式数字公共空间的设想。Dspace适应这一变化而成为数字图书馆的首选数字存取系统,从而实现对半开放式图书馆数字公共空间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作为城市中的信息载体,近代西欧报刊与画展、舞台、音乐会、咖啡馆、图书馆等共同组成了城市公共文化和舆论空间.报刊本身是一种纸质的城市公共话语空间,汇集了广大市民的观点,反映市民阶层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近代西欧报刊真实反映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态,譬如公共画展、公共音乐会、公众剧场、图书馆、咖啡馆等.近代西欧报刊并积极推进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譬如由私人化向公众化转变,话题聚焦点由文学艺术向政治转变等等.  相似文献   

6.
大学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是大学实力体现的方式之一,高等教育经费中,捐赠收入是继政府拨款、学费收入和高校社会服务收入之后的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广泛发动社会赠书建设大学图书馆具有重要意义,应针对图书捐赠主体主动发起图书捐赠,对赠书的个体及组织予以回馈及宣传,高效管理和利用赠书,拓展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空间发挥聚集捐赠资源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公共空间,从本质上来讲,主要是一种主体间的间性空间。它主要包括体制内政治公共空间、体制外政治公共空间与文化公共空间三个领域。公共空间是现代社会的主要标志。公共空间的存在,公共空间内部以及公共空间与社会各领域之间的顺畅沟通,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避免出现整体性的偏差。网络媒体对于公共空间建设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正面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网络媒体扩大了公共空间参与人群的规模,拓展了公共空间的延展范围、延展维度;网络媒体使公共空间内部、公共空间与社会各领域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便捷。当然,网络媒体对于公共空间建设也有一些消极的、负面的影响,还需要认真加以对待。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安徽科技学院图书馆公共空间环境为研究对象,借助心理实验的SD法,从人的感知情况进行评价,并对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得出更为全面的空间环境评价结果。从而为图书馆内部公共空间环境的舒适性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并在此研究方向上探索一种可行的技术手段和提供有利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田勤  沈朴 《现代企业教育》2009,(24):153-15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在新时期开展的文化建设举措,图书馆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是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0.
公共空间意识是文明社会的现代人的标志之一,幼儿园教育中渗透公共空间意识教育是培育社会"小公民"的重要桥梁。基于幼儿认知的"经验性"和行为的"模仿性"特点,在培养幼儿公共空间意识上提出如下策略:营造良好的公共空间环境氛围以及空间布局;设计游戏化公共空间教育课程及区域;探索行为辨析法、行为巩固法、示范演示法、社会实践法的公共空间意识培养方法;建立和谐的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地方高校图书馆公共开放服务对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部分地方高校对于图书馆公共开放服务的这一重要性认识不够,观念陈旧、服务意识薄弱、资源闲置率大、服务范围狭窄。探索地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途径是地方高校图书馆提高资源利用率、服务社会、推进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能为乡村社会治理提供最佳场域和重要载体,为维系乡村社会良性运转提供文化保障,为乡村社会稳定提供凝聚力。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我国乡村公共文化有衰退的迹象,公共文化空间也在发生蜕变,给乡村社会治理带来了一些困境。地方政府或村民自治组织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重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来推进乡村社会治理:拓展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塑乡村社会善治良序;创新乡村公共文化活动,重构乡村社会价值认同;增强村民参与主体责任,充实乡村公共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现代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逐渐从单一型向"智慧型"转变,基本实现了读者服务更加主动,书籍文献资源库建设更加丰富,图书馆功能更加完善,为现代化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但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需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图书馆更新服务理念,强化虚拟空间,以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为通道,构建虚拟网络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建立图书馆服务文化品牌,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树立良好的公共新形象。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是社会公益性组织,是提供社会公共信息(文化)的重要机构,公共文化服务关注公民的文化权利,提供公共性、公平性、便利性和多样性文化产品。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图书馆应积极探索如何在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文化资源公益性开发,做好图书馆文化资源的公益性服务。  相似文献   

15.
公共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在新时期开展的文化建设举措,也是图书馆提升自身,扩大社会影响,充分发挥作用的良好机遇。文章就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提出图书馆应紧紧抓住机遇,开拓思路,努力创新,积极投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去。  相似文献   

16.
推进全民教育,激发全民创新创造活力,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必经之路,也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历史使命。图书馆作为典型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重要的全民教育基地。在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AI)重塑公共文化服务赋能全民教育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值得关注。芬兰国家公共图书馆颂歌(Oodi)利用AI技术重塑全民学习服务设计、重构多样服务空间、再造信息服务流程、重建服务共同体,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重塑以促进全民教育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7.
村落公共空间是村民交往的重要场所,凝结着村民的共同记忆,其空间布局及物质构成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本文基于社会文化角度,从“点、线、面”三种物质形态分类要素去解析皇都侗文化村公共空间特征,探究物质空间表征背后的社会文化逻辑,研究结果表明:(1)公共空间向心性特征显著,鼓楼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都占据着侗寨空间及侗族文化的中心位置;(2)侗族村寨小众公共空间活力弱,小众公共空间从属于大众公共空间;(3)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文明的冲击以及乡村旅游的发展,侗族村寨公共空间有了明显的世俗化趋势;(4)文化内涵是影响侗族村寨公共空间活力的重要因素,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传统公共空间依然深受村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18.
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共建共享,是吉林省图书馆调整省级图书馆定位,确定全方位、立体式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理念.图书馆共享模式的构建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共建共享,是吉林省图书馆调整省级图书馆定位,确定全方位、立体式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理念。图书馆共享模式的构建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结合空间句法的轴线模型,从关系视角整合空间与社会研究,以福州林浦村为例,通过量化指标综合衡量村落公共空间网络的结构性、凝聚性、可达性、层级性问题,深入解读公共空间网络的特征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村落公共空间整体形成“三团、两带、多散点”的结构特征;村落公共空间网络具有较高的联通性并以某一公共核心区为中心向外圈层放射状发展;村落公共空间网络的形成受到交通骨架的主导、社会活动的型塑、宗法礼制的支配。通过对村落公共空间网络的量化分析,可以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